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
内容
编辑推荐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把国军各部队战斗力排出准确的一二三个名次,是不可能的。《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选择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7军、第18军、第5军、第25军、第35军、第8军、第74军、新1军和第52军十个军,且号称“十大王牌军”。记述它们的征战轨迹和其中发生的人和事,只是为了让人们对国军部队有个大致的了解。

内容推荐

攻击王牌军——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以善于攻击驰名。

“广西狼兵”——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精锐种子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民党军老牌劲旅。该军先后产生了国民党军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号称“种子军”。

攻守双料军——第25军: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战,将领凶悍。是国民党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铁甲机械军——第5军: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嫡系中的王牌。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魔头乱世军——第8军: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火力猛,战斗力强。在内战中,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

新锐实力军——新1军: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时称“天下第一军”,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但军中派系争执厉害。

虎贲御林军——第74军:以傲、恨、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在国民党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守兼备,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杂牌强悍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曾是著名的常胜军。

野战凶悍军——第52军:既抗日,也反共;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目录

第一章 攻击壬牌军——第2军

 1.几度风雨,此2军非彼2军

 2.深得蒋介石宠信的蒋鼎文

 3.“征战”与“兵商”

 4.“福将”李延年

 5.全师上尉以上军官按连坐法处分

 6.王凌云上任,再次远征作战

 7.军长是从排长升起来的

 8.白崇禧三难第2军

 9.“30年一轮回,这是天命”

 10.嫡系王牌军成了解放军的一个师

第二章 “广西狼兵”——第7军

 1.“桂系新三雄”

 2.“北伐是广西推动的”

 3.龙潭战役立大功

 4.内乱:惨遭灭顶之灾

 5.“还不如把红军留在江西好呢”

 6.“反蒋到底”的宣誓

 7.淞沪抗战拼了老本

 8.第7军在徐州会战的前前后后

 9.打游击靠共产党

 10.“财从天上落”的奇迹

 11.在武汉的“拆台戏”

 12.“我从出道以来都没这样大败过”

 13.李本一被处死门

第三章 精锐种子军——第18军

 1.陈诚创军,好事多磨难

 2.“扩军法”

 3.先锋旅和王牌师的惨败,全军损失三分之二

 4.淞沪一战:第18军“打”出2个军长

 5.军长“黄悟我”上任之前改名“黄培我”

 6.宜昌一战,引发惊人“后果”

 7.胡琏“奋争”军长

 8.湘西会战:煮熟的鸭子飞了

 9.“河蚌相争”,“得利渔翁”也不快

 10.前去救援,却陷入天罗地网

 11.死中求生-胳膊没拧过大腿

 12.胡琏“救”第12兵团

第四章 攻守双料军——第25军

 1.两支乌合之众组成第25军

 2.第67军编入第25军

 3.皖南事变的刽子手

 4.“杂牌”如何成“王牌”

 5.末日疯狂:上的欺骗与下的绝望

 6.代理军长的儿子被枪决

 7.“多享几个月的福后,又和我们见面了”

第五章 铁甲机械军——第5军

 1.“落难公子”巧遇两“伯乐”

 2.南京保卫战:不怕死的英雄被埋没

 3.世界一流的武器,国军一流的战将

 4.昆仑关一鸣惊人

 5.远征缅甸,4.2万人马只剩下2万

 6.“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

 7.邱清泉在云南的“武行当”

 8.和谁都搞不来的邱清泉

 9.再次东援黄百韬

 10.从走“下策”到“死守”

 11.军长失踪,副军长赌气

 12.熊笑三的结局

第六章 魔头乱世军——第8军

 1.军长第一仗就受到“人生第一次处分”

 2.郑洞国“为人做嫁衣裳”

 3.血战松山

 4.李弥的“疗伤”和短暂的辉煌

 5.“傀儡军长”周开成和全军覆没

 6.李弥的“生死逃亡

 7.李弥“起义”后又出逃

 8.千里逃窜,还是逃不出命运的绳索

第七章 新锐实力军——新1军

 1.从税警总团到远征军

 2.一个团救出英军一个师,一战成为“天下名师”

 3.生死撤退:因抗命早5个月安全到达印度

 4.“婆媳之争”

 5.“亚热带丛林之王”一听新1军的名字转身就逃

 6.第54军“出事”被“送”往国外

 7.异国归来,连马匹都坐飞机

 8.糊涂中转入内战,孙立人与长官“内战”更猛烈

 9.辽西成为了新1军的坟场

 10.暂编53师最后的结局

第八章 虎贲御林军——第74军

 1.名噪一时的俞济时和王耀武

 2.第74军的主官:两个生意佬

 3.万家岭大捷,任光曾谱写《第74军军歌》

 4.俞济时与王耀武“玩真假”大戏

 5.常德会战:8315人生还83人

 6.雪峰山会战:获得第二面飞虎旗

 7.张灵甫:人兽两性兼具的鬼才悍将

 8.张灵甫的乌鸦嘴和孟良崮自杀

 9.邱维达“重建”第74军

 10.在挣扎中灭亡,军长成了“老敌手”的军事教员

第九章 杂牌强悍军——第35军

 1.守城名将:从团长到军长

 2.“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

 3.与德王和鬼子的闪电较量

 4.守太原城:“陈扒皮”升任副军长

 5.铁心跟随“傅先生”

 6.傅作义的两只虎:孙兰峰、董其武

 7.围涞水,战庄疃一痛斩“虎头师”

 8.在新保安的守城战中毁灭

 9.不保留建制,全部改编为解放军

第十章 野战凶悍军——第52军

 1.因长城抗战丢了军番号

 2.“打得最窝”和“亮西边”

 3.台儿庄大战的攻击王牌

 4.战功赫赫的郑洞国竟被逼出第2师

 5.守瑞昌拱卫武汉

 6.湘北练兵的“读书”趣闻

 7.“牛营”、“牛兵”、“牛师”和“鬼子走的妙”

 8.“闲”出事端来,上、中、下都出事儿

 9.初战东北的“兴奋”

 10.血战摩天岭,兵败新开岭

 11.刘玉章上访和撂挑子

 12.死里逃生,第2师毁在自己手里

 13.又一次“敦克尔克大撤退”

试读章节

国民革命军第2军,源自于湖南的建国湘军,但这建国湘军不是蒋介石时代第2军的“正根”。国民革命军第2军首任军长为谭延闿。

谭延闿的父亲叫谭钟麟,湖南茶陵人,大清咸丰六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文人却有武才,追随湘军首领左宗棠征战四方。由于会打仗,官至浙江巡抚、陕甘总督、吏部尚书、闽浙总督、两广总督。名门之后谭延闿当属“将门虎子”,但个人出身却很低微。他是谭钟麟在浙江巡抚任上与丫鬟李氏私通所生的。李氏生子后才被纳为妾,但吃饭时仍不能与家人坐席,只能在桌边站着吃。因为庶出,谭延闿被人称为“小老三”。他自小就为老娘愤愤不平,也视庶出为恨事。

官场风水轮流转。在两广总督任上时,谭钟麟被慈禧太后嫌弃,不得不提前退休回了老家湖南,然后在长沙荷花池自建谭家大屋,谭延闿和母亲也随着回湘。因为“出身不好”,谭延闾读书努力用功,既学文又习武,论语倒背如流,还精于骑射。1904年,24岁的他竟然一举考中会元。在近200年科举中,湖南出过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没出过会元(会试第一名),谭延闿一破湖南“200年记录”,震动三湘。会试后参加殿试,皇帝点他为二甲第35名,赐进士出身。子贵母荣,谭钟麟便向家人宣布:“李氏夫人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谭延间中进士后,录用到当年父亲工作过的翰林院。可他上班几个月就因事请假回湖南。此时革命党人、明德中学体育老师黄兴准备长沙起义,要“炸”湖南巡抚。谁知隔墙有耳,被人了告密,遭到清廷四处捕抓,躲在明德中学创办人龙绂瑞府里。谭延闾是明德中学校董,于是和龙绂瑞背着银子联手打点关系,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子,两人把黄兴捞出来后将他送出长沙,黄兴东跑去日本,继续闹革命去了。

腐败的大清王朝没维持几年,1911年10月lO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发。22日,湖南的共进会会员焦达峰和陈作新联手打下长沙府,成立军政府,宣布湖南独立。湖南君主立宪派抢先下手,推举“豪门新秀”谭延闿为湖南都督。但遭到新军的强烈反对,焦、陈立即登上正副都督宝座。君主立宪派不罢休,于次日成立湖南参议院,推举谭延闿为院长,并硬性规定:都督的命令须取得参议院同意,才能公布执行,否则无效。谭延闿成了卡正副都督脖子的实权人物。

谁知谭延闿还没来得及与正副都督较量,焦达峰和陈作新就被手下一个叫梅馨的军官乱刀斩首砍掉了头。梅馨原是湘军第50标营管带,为焦、陈争权立下过大功,事后论功行赏,要求做大官,被焦、陈一口拒绝。不让人当官不就是叫我去死么!这梅馨气一上来,舍得一身剐,带上一班人马冲进督军府,竟然把焦、陈两人乱刀砍死了。焦达峰被杀,就要一人接替来当湖南都督。梅馨知道自己资历不够,难以服众,于是说:“去把谭延闿抬来。”谭院长虽在长沙“威望极高”,但影响只及于高层。梅馨手下那些小军官知他谭延闿是哪个?打听到住址后,一伙人跑到荷花池谭家大屋外面,大声乱喊:“谭延闿出来!”谭延闿闻声出来,一到门口就被这伙兵痞强行捆起来,抬到了都督府。随后,坏事变好事,他被强行推上了湖南都督的宝座。

谭延闿当了都督后,提拔了梅馨。因为年轻,谭延闿身上少了老官僚身上的那股霸气和傲气,对下和气得多。他就任都督后,都督府的卫兵都是按日轮流调用警卫。谭平时都是坐着大轿进大门,因此多数卫兵天天为他站岗却不识得这大都督,并且都府有条死规定:往来人等,必须检查。一日天下大雨,谭大都督乘轿进都督府,轿门紧闭,旁边又没其他随从跟侍,卫兵喝令检查。谭大人下轿后,冒雨受检,淋了个湿透。事后,卫兵营营长鲁涤平得知大都督被拦大发雷霆,对卫兵要动大刑处罚。谭延闿闻讯后,又亲自出面制止,说:“卫兵初来,能尽职检查,是好兵,不必责罚他们。”结果,他还跑去慰勉卫兵。

1912年孙中山成立国民党,谭延闿入了党,并当上了湖南的支部长。11月,时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的黄兴回到长沙,谭都督随侍在黄总前后,形影不离。为了取悦党国大佬黄兴,他将长沙新建的小西门更名为“黄兴门”。这拍马术人称也破了长沙几百年的纪录。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6月,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武力“平天下”,先后罢免国民党阵营的李烈钧等人的都督之职,并向江西、江苏两省进兵。湖南革命党人也用手枪、炸弹威胁谭延阊举旗反袁,省外的黄兴也来电督促,谭延闿不得已,只好于7月25日宣布湖南独立。谁知才过几天,黄兴、李烈钧等人反袁失败,害得谭延闿又不得不于8月13日宣布取消独立。这墙头草行为完全得罪了袁世凯,结果,他一个口头谕旨,就把湖南都督之职转手给了安徽军阀汤芗铭,谭则被令“入京待罪”。不久,谭延闿被袁大总统判处“四等有期徒刑”,事后经多人求情才被“特赦”。谭延闾由“官人”变成“罪人”,又由“罪人”变成了“平民”,尽管不幸中大幸,心情却好不沮丧。

但是,袁世凯也没折腾几年。1916年,他在北京称帝失败,一命呜呼。他的走狗汤芗铭也被湖南人赶跑,湖南再次选举督军。众人推举黄兴,黄兴则乐哈哈地说:“我不合适,有一人比我合适,他就是谭延闿。”可就在谭延闿准备参选时,新上台的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却硬要派自己的内弟吴光新来湖南当这督军。湖南上层人士坚决反对,说:“你们徽人搞家天下,我们湘人坚决不同意。”此时带兵驻湘的老桂系首领陆荣廷也声援说:“上届徽人汤芗铭在湖南就没干过好事。徽党占了湖南,就是毁了湖南;毁了湖南,也就毁了我们广西。”段祺瑞眼看强插内弟就要惹翻两省首领,这时与大总统黎元洪争权也处于下风,只好把私心压下,同意谭延闿出任湖南省省长兼署督军。

可是,谭延闿这“省长兼署督军”当得并不安稳。1917年6月14日,张勋带着他的三干辫子兵从徐州闯进北京城推出废帝宣布复辟,事后,副总统冯国璋代黎元洪为北洋总统,段祺瑞再次组阁,并掌握北洋政府大权。这段总理念念不忘上次内弟“湖南都督被挤”之事,为报一箭之仇,再次下令任命陆军部次长傅良佐为湖南督军。这易督令一下,就急死了一个人,他就是现任督军谭延闿。他不得不四处求人,请冯大总统收回命令,冯大总统则与段总理是铁哥们儿,毫不客气地直接以总统府名义答复说:“谭延闿文人不能治兵。”“谭文人”见自己平白无故摘了官,怒不可遏,准备反了这“河间老妖”(冯国璋)和“袁孽余怪”(段祺瑞)。谁知手下湘军的两个师师长都对他的军事护位之举“不感冒”,其他军官也多被北方政府收买,纷纷表态说:“你们是一己之争,我们反对在湖南用兵。”谭延闿见势不妙,知道自己就是勉强扯起帅旗也会手下无兵,自讨苦吃,急忙转舵改向,改“抵抗”新督军为“欢迎”新督军,并派人敲锣打鼓去北京迎接。

谭延闿的尴尬令段祺瑞和湖南的反军事护位派忍不住暗笑,说:“这个书呆子经不起一吓,你看你看,一吓就打退堂鼓了。”可他们哪想到这竟是“书呆子”施出的一个障眼法!他表面上派人去迎新督军,自己还放了“退休”的“起身炮”,给跟随他的亲信们也发了散伙的安家费,其实他并没决意就此离开,而是暗中准备与北洋军势力决一雌雄。为此,他偷偷变卖了家产,加收税款,补充军费。当一切准备好了时,新督军也要来了,“书呆子”不与新督军见面,回“茶陵老家省亲”去了,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我做惯了婆婆,做不得媳妇!”

这“省亲”还是“书呆子”的一个障眼法,他没回老家茶陵,而是从茶陵折向江西南昌,然后从南昌登上火车,悄悄去了上海。

9月9日,傅良佐被北洋军一个卫队护送到了长沙,湖南立即燃起战火。到11月14日,“书呆子”的亲信部队联合陆荣廷的桂军一起发动反攻,直捣长沙城,傅良佐与新省长周肇祥仓皇而逃,湘军和桂军联手占领了长沙。长沙既定,陆荣廷理应欢迎谭延闿回湖南。谁知他也打起了小九九,学了段祺瑞的小样儿,派自己的内弟谭浩明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名义“兼理湖南军民两政”。谭延闾卖了家产,打了赢仗,人还是回不了湖南,气得直翻白眼,又是骂敌人段祺瑞,又是骂盟友陆荣廷。北洋政府哪容得“湖南这么乱”?大军立即打过来。这陆荣廷又与南方的孙中山在广东闹起了矛盾,广东比湖南重要,只好放弃湖南,不战而退,北洋军第2师师长吴佩孚迅速占领衡阳,准备“接位”。在这关键时刻,时刻关注湖南都督大位的段祺瑞又横插一手,任命自己的安徽老乡、第7师师长张敬尧为湖南督军。这立即引起吴佩孚的不满,恰好他的顶头上司、直隶督军曹锟与皖系的“小扇子军师”徐树铮发生龃龉,曹锟大有替代总统冯国璋之势。退走的陆荣廷生怕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程潜控制湖南,暗中与吴佩孚联手,建立新反皖同盟。双方经过一番协商,决定让“老督军’谭延闿复位。于是,谭延闿在远离长沙的湘西永州重建了湖南督军府。P3-5

序言

20世纪初。主导中国革命的运动,是使中国从一个分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国家的国民革命。它由孙中山发起后被蒋介石掌握最高领导权,其核心的军事力量就是国民革命军(以下简称国军)。

在国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国民革命军在打倒军阀、统一四分五裂的中国方面立下大功。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的抗日战争中,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正面战场的抗战责任,打了不少大仗、硬仗,将士们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的独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曲,也奠定了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我们听听那国军将士传唱《凯旋歌》吧:

炮声隆隆,同志们齐奋勇,抖擞精神,勇敢前进,拼命作斗争!

进兮!进兮!抗日军队,锐气贯长虹。不收失地,不灭日贼,宁死目不瞑。

枪声堂堂,个个精神壮,冲破敌人,杀退敌人,魂飞胆又丧。

进兮!进兮!长驱直入,进捣阳山旁。不擒傀儡,不夺辎重,誓不转故乡。

号声呜呜,好似催阵鼓,风云色变,杀气冲霄,战士猛如虎。

进兮!进兮!手提敌头,战衣血模糊,白山黑水,我做主人,万岁齐高呼!

金声扬扬,保胜收战场,凯旋唱歌,跳舞红旗,乱飞扬。

进兮!进兮!民众庆祝,欢迎救国忙,羊羔美酒,纪念吾辈,民众庆解放。

国民革命军在战火中锤炼出多支有战斗力的部队,鼎盛时期多达800万人马。但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因为充当反人民的工具,这支强大的部队不可避免地败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它在北伐中兴起,在抗战中成为劲旅。又在内战中失败,盛衰存亡,前后不过区区几十年的时间,其辉煌与屈辱、胜利和失败的历史令人深思……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把国军各部队战斗力排出准确的一二三个名次,是不可能的。本书选择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7军、第18军、第5军、第25军、第35军、第8军、第74军、新1军和第52军十个军,且号称“十大王牌军”。记述它们的征战轨迹和其中发生的人和事,只是为了让人们对国军部队有个大致的了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冠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03646
开本 16开
页数 5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6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83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