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效应/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由任靓编著的《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效应》以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作桥梁,研究影响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以及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带来的效应,是对服务贸易更深层次的研究。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成果来看,其更多地集中在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上。

内容推荐

国际贸易的发展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际贸易的形式在多次变迁中日渐多样。产业内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十分迅速。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出现为国际贸易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服务业在国内的良好基础,促使其走出国门,使服务贸易成为可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程度较低。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来看,大力发展服务业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影响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及其产生的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任靓编著的《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效应》在研究相关问题时采用了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梳理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位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ADF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现代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并分析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同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作为工具分析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1章,绪论给出了本书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以及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文献述评。第l章介绍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从服务业的划分入手,界定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含义,给出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并对其作出了评价,分析了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中的适用性。

第二部分为第2章,本章介绍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从中国的服务业到服务贸易,分别分析了中国服务业总体状况、中国服务业引资状况以及对外投资状况、中国服务业结构性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服务贸易时,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并同其他9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本书认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同美国、英国、法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分析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时,采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给出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总体状况及结构状况,认为同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中国的旅游、通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其他商业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服务具有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交通运输、建筑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具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使用和特许费、电子音像则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第三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运用数理分析方法论述了影响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得出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IIT)同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SO)、中国服务业规模(sTs)和中国服务业引资(FDI)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IIT同FDI之间存在线性关系,IIT同STS和SO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STS、SO和FDI是IIT的原因,但IIT不是STS、SO和FDI的原因。第4章分析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主要涵盖微观层面的反倾销效应;中观层面的服务业集群效应以及宏观层面的国民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本章运用布兰德一克鲁格曼(Brander-Krug-man)模型和成本收益法分析了反倾销效应,两种方法都表明,中国服务企业应适时使用反倾销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从服务业形成的机理论述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带来的服务业集群效应,分析了北京服务业集群现象;以兰卡斯特(Lancaster)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国民福利效应,得出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会增加中国国民福利;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效应,认为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但GDP指数与IIT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第四部分为第5章,本章针对前述章节的内容,从规范服务贸易统计、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扩大国内服务业规模、增强服务业开放度等方面给出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目录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0.2.2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0.2.3 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0.3 文献评述

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问题

 1.1 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划分

1.1.1 服务业的划分

1.1.2 服务贸易的划分

 1.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问题

1.2.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含义

1.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

 1.3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1.3.1 新赫克歇尔-俄林(H-O,Heekseher-Ohlin)模型

1.3.2 规模经济理论

1.3.3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1.3.4 新张伯伦模型

1.3.5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中的适用性

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基本概况

 2.1 中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2.1.1 中国服务业规模

2.1.2 中国服务业引资状况

2.1.3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状况

2.1.4 中国服务业结构性状况

 2.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

2.2.1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

2.2.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现状

2.2.3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现状

 2.3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

2.3.1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2.3.2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现状

3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3.1 基本影响因素

3.1.1 要素禀赋

3.1.2 服务业引资

3.1.3 人均GDP

3.1.4 服务业规模

3.1.5 服务贸易开放度

 3.2 实证分析

3.2.1 模型构建

3.2.2 平稳性检验

3.2.3 协整关系检验

3.2.4 误差修正模型

3.2.5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

 4.1 反倾销效应

4.1.1 简化的布兰德-克鲁格曼(Brander-Krugman)模型

4.1.2 成本收益分析法

 4.2 服务业集群效应

4.2.1 服务业集群基本问题

4.2.2 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宏观视角

4.2.3 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微观视角

4.2.4 中国服务业集群——以北京为例

 4.3 国民福利效应

 4.4 经济增长效应

5 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思考

 5.1 规范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当务之急

 5.2 加大中国服务业引资力度是扩大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规模的必要条件

 5.3 扩大国内服务业规模是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坚强柱石

 5.4 增强中国服务业开放度是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必然选择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效应/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90725
开本 32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52.68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