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黑洞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分析众多的社会现象和典型心理障碍,从生活、职场、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等五个纵面进行深入剖析,直击根源,寻求解决途径。本书文字风格兼有严谨与幽默的特点,既从专业的视角剖析心理现象,又从通俗的维度解析其攻破途径;本书整体的文本构架兼顾了多个侧面、多个身份、多个环境,把一些最常见、最典型的“心理黑洞”问题摆在了读者的面前,供大家反思和调适;同时,本书根据相应的内容为读者绘制了形象的图表以加深理解、加强互动。

本书可以作为你茶余饭后扩充知识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你调整情绪、自我反思的参考书,更可以作为你寻求心理帮助、寻求心理黑洞解决途径的工具书。

内容推荐

消极心理有些是显性(特征明显)的,有些是隐形(具有潜伏性)的,所以我们将这些影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病症统称易“心理黑洞”。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席现象普遍存在的现实面前,我们都应该谨小慎微。

《心理黑洞》是一部心理读物先驱之作,意在从当下社会中人们所涉及到的学习、生活、职场、社交、恋爱、婚姻、家庭、以及两性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的“看似平常”实则是种心理障碍的行为,通过自我诊断和自我调适来发现潜在的“心理黑洞”、修复已经形成的心理病症,从而走出因“心理黑洞”所导致的一系列恶性循环。让每一位读者轻松去除心理疾病及其隐患,打造属于自己的健康心理,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目录

第一章 打破恶性循环,直面心理黑洞

第一节 健康心理,是幸福人生的保障/003

 心理黑洞是幸福生活的隐形杀手/004

 警惕心理黑洞引发的恶性循环/007

 谨防六大典型心理疾病/0012

 走出心理健康的常规误区/016

 祛除心理黑洞,走出幸福人生路/021

第二节 生活中让人困惑的心理黑洞/025

 为什么考试之前越“磨枪”,效果越差?/025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超市零消费”所欺骗?/027

 为什么总是在陌生人面前扭捏不安?/032

 为什么工作中越努力越不被认同?/036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别人在欺骗自己?/039

 为什么“算命先生”的话让你感觉很震撼?/042

 为什么运气不好的时候晦气连连?/045

 为什么意外之财总是消失得很快?/048

 为什么85%的癌症患者死于自我恐吓?/050

 为什么噩梦会严重影响你的心情?/053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一)/056

第二章 生活是一本难“炼”的经

第一节 学习上的心理障碍/061

 合理调适萎靡的学习情绪/062

 如何突破学习瓶颈/069

 正确调适考试焦虑症/075

 公正评价成功与失败/086

 科学运用“自我暗示”法/088

第二节 生活中的心理障碍/095

 正确对待生活“妄想症”/096

 合理释放生活压力/102

 从“抱怨”的阴霾中走出来/108

 科学调适生活“虚空症”/114

 避免“群体意识”的误导/118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二)/125

第三章 没有硝烟却能决定你“生死”的战场

第一节 初人职场的心理障碍/129

 避免过度自卑或过度自负/130

 杜绝职场新人的惯性消极心理/136

 理智看待公司里的“皇亲国戚”/1加

 正确把控“加薪”的焦躁心理/145

 走出“自我限定”,规划职业人生/150

第二节 职场上的心理障碍/156

 你是否有职场交际“恐惧症”?/157

 正确规避“职场性骚扰”/161

 科学调适职业“厌倦症”/169

 怎样避免陷入“跳槽症”的怪圈/176

 合理对待求职失败后的心理阴霾/182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三)/186

第四章 面纱下的交际往往是“心惊动魄”的

第一节 涉世新人的心理障碍/191

 正确释放社交“恐惧”心理/192

 科学根除人际交往中的羞怯心理/197

 在形象上树立交际信心/202

 如何避免异性交往中的恐慌心理/206

 涉世新人必备的四大交际心理/211

第二节 社会交际的心理障碍/218

 战略性摆脱“求人”时的害羞心理/219

 合理修饰社交中的利益心理/225

 切忌对社交范围自我设限/229

 让“第一印象”成为你的名片/233

 如何在社交中礼貌拒绝/238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四)/243

第五章 说声“爱”你不容易

第一节 恋爱中的心理障碍/247

 你有恋爱“妄想症”吗?/248

 剔除“单相思”的痛苦心魔/253

 恋爱之中,没有谁对谁错/257

 俘获芳心,这样最有效/262

 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267

第二节 婚姻中的心理障碍/273

 消除婚姻中的“经济戒备”心理/275

 警惕“占有欲”的无限扩张/279

 如何度过“七年之痒”/283

 “晕轮效应”消除婚姻厌倦心理/287

 且谈“婚外情”/291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五)/296

第六章 “家”是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第一节 家庭沟通中的心理障碍/301

 帮孩子度过“青春躁狂”期/302

 消除父(母)子(女)交流的“鸿沟”/306

 解读夫妻之间的“同床异梦”现象/309

 女性的“更年期”心理过渡/313

 营造健康的“家庭关系”/316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心理障碍/320

 夫妻“性冷淡”的尴尬心理/321

 成人电影(AV)不是性爱教科书/325

 正确交流,让两性“关系”常存/328

 合理看待“性幻想”/331

 “性趣”的多种营造方法/335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六)/339

第七章 丢弃消极心理,回归健康心态

第一节 轻松掌握自我心理/343

 窥探人格,给自己轻松定位/344

 性格分析,找到属于你的类型/353

 八种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362

 人格测试的方式和方法/369

 需要的五个重要层次/374

 透视人性的致命弱点/378

 你需要关注的健康心理“补丁”/387

第二节 十大典型消极心理/396

 透视蝴蝶效应——从自卑谈起/397

 透视焦点效应——从自欺欺人谈起/398

 透视斯德哥尔摩效应——从忍受谈起/400

 透视蔡戈尼效应——从放弃谈起/401

 透视道森定律——从欲望谈起/403

 透视绑尼人力定律——从依赖谈起/404

 透视斯诺克理论——从偏执谈起/406

 透视仰巴脚效应——从完美谈起/408

 透视鲶鱼效应——从忧郁谈起/409

 透视海格力斯效应——从报复谈起/411

 突破心理黑洞之每章自我问答(七)/412

结语 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414

试读章节

祛除心理黑洞,走出幸福人生路

正所谓“成功和幸福的未来从不会眷顾消极、抱怨的人”一样,如若我们想要自己调整好积极的心态、创造幸福人生的话,我们就一定要对“心理黑洞”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在我们“一帆风顺”的时候,不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自己、想想自己,最近的心情还好吗?在我们偶遇“坎坷”的时候,一定要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心魔、走出泥潭。

这个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样神奇,同样一件事情,在积极的人的眼中,事情也会是积极的;在消极的人的眼中,事情就会变成消极的。我们来看看下边这个经常被人引用的小故事:

有位秀才屡试不中,在心中极度郁闷的情况下第三次进京赶考。

秀才住在一个以往经常住的店里备考。就在考试的前两天,他做了3个梦:第一梦是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时,他戴了斗笠同时还打着一把伞;第三个梦是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却是背靠着背的。

秀才觉得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会不会代表了某种寓意?于是,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一个算命先生解梦。

算命先生前后一听,连拍大腿说:“唉,我看哪,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墙上怎么能种白菜呢?这不是‘白费劲儿’吗?戴了斗笠还打雨伞,这难道不是‘多此一举’?跟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你说这不是明摆的‘没戏’吗?”

秀才一听,本来就抑郁的心更加心灰意冷了,于是他回到客店准备收拾包袱回家。这时候,店老板就感到非常奇怪,就问秀才:“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今天你就准备回乡了’?”秀才无奈,如是这般地把算命先生的话给店老板说了一番。谁知,店老板听了后笑着说:“哟,客官,按这么说,我也是会解梦的,依我看啊,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而且必定高中。”

秀才听得是云里雾里,这时,店老板继续解释说:“你想想,墙上种菜,这不是‘高种(中)’的意思吗?戴了斗笠还打着雨伞,不是说明你这次考试‘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衣服背靠背地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觉得店老板的话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了那次考试,结果果然高中。

上文这个故事,除了告诉我们不要去相信算命先生的妄语之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心理常识——积极的心态会给人积极的人生,心理黑洞不但会毁掉一个人的大好前程,而且还容易因为失败而抑郁、而抱憾终身。也就是说,祛除心理黑洞,势在必行。

而祛除心理黑洞的首个关键就是把我们心中消极悲观的情感因子全部祛除掉,这就好比血液一样,干净的血液更能让一个人精力充沛、情绪激昂。心理黑洞就如同一颗隐藏在脚底不起眼的小沙粒,它固然渺小,可当脚步走得越远,它的阻挡性也就变得越强——这粒沙子往往成为你脚步疲乏时的致命软肋。

在影响我们人生幸福路上的障碍中,“心理黑洞”无疑已经成为一个罪魁,它侵蚀着我们健康的心理和细胞,它蚕食着我们的情绪和期望。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对于“心理黑洞”,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去认识它——创造幸福健康的人生路,“心理黑洞”是一大障碍。

“心理黑洞”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恋爱中屡屡得逞,屡屡破坏。

在生活中,有人会因为一连串的生活不如意而产生对生活的恐惧感,这时候,他的眼中除了忧虑别无其他。当忧郁的心情一天天扩张,他看世界的眼睛立即就会变得浑浊和不安。他开始惊恐地警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害怕别人会再次伤害他;他开始把自己强制性地关在那方寸之间的小房子里——他害怕看到阳光和听到别人议论的声音;他开始感到呼吸急促、胸闷脑涨,他开始感觉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这样的生活状态,能让人产生更好的积极创造性吗?很显然,它会摧毁任何一个曾经健康、伟岸的人。

又如我们的学习。有的人对学习有一种反感,甚至连坐在教室里都感觉别扭极了。他上课不专心,经常欺负小同学。成绩不好,再加上欺负同学,所以这个孩子令带他的老师感到分外头痛。这个孩子为了独树一帜、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肆无忌惮地破坏课堂环境,殴打老师和同学、逃课等现象就会接踵而至。这种“不良少年”的行为我们也是屡见不鲜了,对于这样的学生,父母和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呢?那就少不了有关心理学的若干知识了。又比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避免考试忧虑症等,这些都是心理学可以告诉给您的答案。

各位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公司里,你的上司很让人讨厌,他喜怒无常,赏罚不分明,穿着邋遢甚至还有一口黄板牙。他经常对下属的工作吹毛求疵,甚至对女员工进行性骚扰,他经常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可他毕竟是你的领导,你必须得“闭嘴”才行。这个时候,你会因为忍耐而考验着自己“仗义”的心情,如若不是考虑其他后果,你可能会冲上前去狠狠地教训教训这个老秃驴,可是你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上司。你会转念一想?这样素质的“老东西”怎么能成为自己的上司?这难道真的是老天没眼吗?嫉妒、不满、抱怨、仇视……这些词就会光顾你了。当然,你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和思路把“老秃驴”柔化,你可以思路清晰、情绪健康地走上职场晋升的道路,是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另一种健康的心态和思路而已。

随便说说恋爱的故事吧。各位想起自己的初恋是不是很让人回味呢?可有些人一见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就会呼吸紧促、面部通红,或者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甚至发生仓皇逃离的现象。这样的举止,不但不会得到异性的青睐,甚至会得到他们的厌恶,结果如何呢我的朋友?你会因为自己的糟糕表现而错失一段美妙的因缘。所以,为了你以后的幸福生活,你必须把消极、错误的“心理黑洞”给一一解除掉,你应该树立自信,然后调整呼吸,拿着一束漂亮的玫瑰花走到她(他)面前。微笑吧,你是可以做到的。

亲爱的读者们,我们有理由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可以过得更为幸福的人,所以,面对已知或者未知的这些讨厌的“心理黑洞”,我们应该拿起“武器”了。P21-24

序言

谈到心理疾病,很多人觉得无所谓,与自己无关;有的人却畏之如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无疑都表现为对心理疾病的不了解与茫然。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似乎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快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恰好是抑制我们快乐生活的根本,也正是这样才造成了许多的不满、抱怨以及愤世嫉俗。当我们对自己的这些消极心理没有足够的认识的时候,愤懑、仇视、忧郁、感伤、嫉妒、自卑、偏执……这些平时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极就完全转化为行动——报复、仇杀、自闭、人格障碍、狂躁、自杀、强奸……进而带给我们更大的伤害。

这些消极心理有些是显性(特征明显)的,有些却是隐性(具有潜伏性)的,所以我们将这些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病症统称为“心理黑洞”。一般都表现为下面几种“症状”:

一、自认为没有任何“心理黑洞”的“完美者”,他们完全不认为自己的心理会出现任何状况。

二、心理暂时有一些小疑惑或小忧虑的“观望者”,他们总是在质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有多严重,在能否治愈、恢复健康等问题上不停地纠结。

三、心理非常忧郁和明显感知自己心理出现了疾病的“确认者”,他们已经到了不太相信自己能恢复心理健康的地步了,他们内心极度忧虑,对结果非常恐慌,却又不愿意相信自己能改变这种糟糕的局势。

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现象普遍存在的现实面前,我们都应该谨小慎微。因为不论属于“完美者”、“观望者”、“确认者”,很显然在心理上都是有问题的。“心理黑洞”在更多的情况下都具有极强的潜伏性和隐蔽性的。

本书根据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与现实生活状态并结合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之后形成的“心理黑洞”,深挖其诱因及其典型表征,通过自我诊断和自我调适来发现潜在的“心理黑洞”、修复已经形成的心理病症,从而走出因“心理黑洞”所导致的一系列恶性循环。让每一位读者轻松去除心理疾病及其隐患,打造属于自己的健康心理,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项戈

后记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不说“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而要说成“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呢?其实,关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印证了本书起初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态度。

本书名为《心理黑洞》,意在从当下社会中人们所遇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障碍出发,直击“心理黑洞”的根源,从根本上摆脱不健康心态对我们的束缚和消极影响。

现在这个社会,充斥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斥着浮躁的心态和侥幸的情绪,充斥着匆忙的脚步和惰性的思维,以至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细节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冻结了我们的愿景、摧残了我们原本健康的心理指数。

社会再变,总有其不变的源“宗”所在,如若我们能冷静下来好好去思考钝化我们思维和情绪的这些现象,就不难发现——其实不是社会在变,而是我们自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为什么我们自己却看不到这一点呢?因为我们总是深陷其中,没有能停止下来看一看、想一想,结果就在“心理黑洞”的蚕食之下一步步走向深渊。

本书立足于分析众多的社会现象和典型心理障碍,从生活、职场、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等五个纵面进行深入剖析,直击根源,寻求解决途径。本书文字风格兼有严谨与幽默的特点,既从专业的视角剖析心理现象,又从通俗的维度解析其攻破途径;本书整体的文本构架兼顾了多个侧面、多个身份、多个环境,把一些最常见、最典型的“心理黑洞”问题摆在了读者的面前,供大家反思和调适;同时,本书根据相应的内容为读者绘制了形象的图表以加深理解、加强互动。

本书可以作为你茶余饭后扩充知识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你调整情绪、自我反思的参考书,更可以作为你寻求心理帮助、寻求心理黑洞解决途径的工具书。总之,这是一本立足于专业之上的通俗心理学读本,兼顾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完全可以作为普通家庭收藏和参考的实用心理学著作之一。

然而,认真思量过后,我们有必要看清这样一个事实:仅靠一本书的力量,仅靠一本书的疏导,可能并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想建立起完备而科学的心理学认知体系、形成健全的良性循环的心理系统,不但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补充,还需要各位读者继续坚持主动学习和主动关注,这不是一个短暂时期的学习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心理黑洞》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建议,其最现实的愿望,无非就是让读者形成对心理黑洞的持续关注,提起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当在大家心里感到不安、情绪感到失落、意识感到彷徨的时候,知道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脱离心理黑洞的困境,知道在自己无法得到突破的时候向谁寻求帮助,知道总有一种途径能让我们的心理重新获得健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的原因,也是本书作者的目的。

当你找不到相应的提示和解决方式的时候,你应该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而不再像以前一样羞于启齿、自我封闭与压抑。

希望各位读者都能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和学习,让逐渐成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医生。当然了,不管是“心理按摩师”也好,是“心理医生”也罢,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与意义所在,我们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能够在困境中获得释放,能够在逆流中看清方向,能够在人生长路中看到快乐也看到悲伤,能够在奋斗历程中接受成功也接受失败,能够在一生的岁月里公平地体味着酸甜苦辣。

最后,祝各位读者都有一个良好的健康心态。同时,也欢迎各位热心读者给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黑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项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292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6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9-49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