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儿女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文明奇迹犹如星夜的盏盏繁星,数不胜数,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这不仅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动力的精神源泉,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会延续在民族文明发展血脉之中,每当我们回首历史,都会从中发现许多可贵的东西,引发我们的思考和精神上的领悟。

赵威编著的《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一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史料,按历史年代顺序以点连线。

内容推荐

赵威编著的《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一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史料,按历史年代顺序以点连线。同时,力求语言生动,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浩繁的中国历史知识。除此之外,《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集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可以作为学生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良师益友。

目录

华夏文明的曙光——远古传说

 “中国”和“九州”/2

 远古的神话传说/2

 盘古开天辟地/4

 女娲炼石补天/4

 黄帝战蚩尤/6

 尧舜“禅让”和大禹“传子”/7

 大禹治水/8

青铜主宰——夏、商、西周

 第一个王朝的建立/10

 少康复国/10

 夏桀亡国/11

 奴隶宰相伊尹/12

 盘庚迁殷/13

 武丁中兴/14

 武王伐纣/14

 周公辅政/15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16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17

 甲骨文/18

群雄争霸——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22

 齐桓公九合诸侯/23

 晋文公“退避三舍"/24

 楚庄王一鸣惊人/25

 秦穆公厉政称霸/25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26

 韩、赵、魏三家分晋/28

 李悝变法和西门豹治邺/28

 商鞅变法强秦/29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31

 马陵之战/32

 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33

 荆轲刺秦王/35

 长平之战/37

 “圣人”孔子/38

 “百家争鸣”/40

 神医扁鹊/41

 孙武与《孙子兵法》/42

 与日月争光的伟大诗人——屈原/44

 李冰和都江堰/45

帝国雄风——秦、汉

 秦王扫六合/48

 千古一帝——秦始皇/49

 万里长城的修筑/51

 陈胜、吴广起义/52

 巨鹿之战/54

 鸿门宴/55

 楚汉之争/56

 白登被围一/57

 文景之治/58

 清君侧/60

 汉武帝/6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2

 张骞出使西域/64

 卫青和霍去病/65

 苏武牧羊/67

 王莽改制/67

 绿林、赤眉起义/69

 光武中兴/71

 王昭君出塞/72

 “党锢”事件/73

 黄巾大起义/75

 班超通西域/76

 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和管辖/77

 司马迁著《史记》/79

 王充与《论衡》/80

 班固和《汉书》/82

 蔡伦与造纸术/83

 张衡发明地动仪/84

分裂、割据与动荡一三国、两晋、南北朝

 董卓擅权/88

 挟天子以令诸侯/88

 官渡之战,/90

 孙权称霸江东/90

 诸葛亮隆中对策/91

 赤壁之战/93

 刘备进益州/93

 三国鼎立/95

 吕蒙白衣渡江/95

 陆逊烧连营/97

 诸葛亮七擒孟获/99

 诸葛亮六出祁山/101

 马谡失街亭/‘101

 邓艾偷渡剑阁/103

 扶不起的阿斗/104

 司马氏专权/105

 王溶楼船破吴/106

 八王之乱/107

 李特的流民大营/108

 匈奴人称汉帝/109

 王与马共天下/111

 石勒读汉书/111

 桓温北伐/112

 王猛扪虱谈天下/114

 淝水之战/115

 拓跋珪建立北魏/115

 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116

 北魏的分裂/118

 梁武帝做和尚/119’

 士、庶族之争/120

 侯景之乱/121

 陈后主亡国/122

 建安文学/123

 华佗治病/125

 《齐民要术》/127

 地理学名著——《水经注》/127

 陶渊明与《桃花源记》/129

 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130

 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132

 大数学家祖冲之/133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盛行/133

 范缜和《神灭论》/135

封建盛世——隋、唐

 隋文帝节俭治国/138

 隋炀帝游江都/138

 瓦岗军开仓分粮/140

 李渊建唐/142

 玄武门之变/144

 “贞观之治”/145

 文成公主进吐蕃/147

 玄奘取经/148

 一代女皇武则天/150

 开元盛世/153

 姚崇灭蝗/154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55

 隋唐的科举制/157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158

 安史之乱/159

 马嵬驿兵变/160

 颜杲卿骂贼/162

 张巡草人借箭/163

 颜真卿刚强不屈/164

 南霁云借兵/165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167

 藩镇割据/168

 甘露之变/170

 朋党之争/171

 唐末黄巢起义/172

 初唐四杰/173

 “诗仙”——李白/174

 “诗圣”——杜甫/176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178

 “药王”——孙思邈/179

 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181

 “画圣”——吴道子/183

 唐代书法艺术——“颜筋柳骨”/184

 唐代的“狂草书”大家/186

 世界上最长的艺术画廊——敦煌壁画/187

割据与统——五代、辽、宋、夏、金

 朱温灭唐/190

 伶人做官/191

 儿皇帝石敬瑭/192

 周世宗斥冯道/193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194

 赵匡胤统一南北/195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197

 阿保机建立辽政权/198

 萧太后治国/199

 “澶渊之盟”/200

 杨无敌/201

 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202

 李元昊建立西夏/204

 庆历新政/205

 王安石变法/205

 沈括出使/207

 铁面无私包拯/208

 方腊起义/209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和辽朝灭亡/210

 李纲守东京/211

 太学生请愿/212

 靖康之难/213

 南宋建立/214

 南宋抗金诸将和岳家军/215

 韩世忠阻击金兵/216

 郾城大捷/218

 卖国贼秦桧“绍兴和议”/219

 “莫须有”冤狱/221

 钟相、杨么农民起义/222

 虞允文书生退敌/223

 文天祥抗元/225

 张世杰死守崖山/227

 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228

 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229

 唐宋八大家/231

 苏门三学士/233

 南宋词坛大家辛弃疾/234

 南宋抗金诗人陆游/235

 易安居士李清照/236

横跨欧亚的草原帝国——元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40

 蒙古的三次西征/241

 耶律楚材治天下/243

 忽必烈建立元朝/244

 元朝统一全国/245

 马可·波罗来华/247

 南人和汉人/249

 元朝的行省制/250

 元末农民起义/251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252

 王实甫和《西厢记》/254

 郭守敬与《授时历》/256

 黄道婆改革纺织术/257

汉族的复兴发展——明

 明王朝的建立/260

 胡蓝之狱/260

 靖难之役/262

 明成祖迁都北京/263

 郑和下西洋/264

 土木之变/266

 北京保卫战/267

 杨一清计除刘瑾/268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270

 戚继光抗倭/271

 海瑞刚正不阿/273

 西方传教士来华/275

 张居正改革/276

 俺答封贡/278

 万历怠荒/280

 魏忠贤专权/281

 东林党争/282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283

 萨尔浒大战/285

 袁崇焕大战宁远/286

 皇太极施反间计/288

 闯王李自成/289

 明代三大古典小说/291

 汤显祖与《牡丹亭》/293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294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297

 手工业科技巨著——《天工开物》/298

 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300

末代王朝——清

 清军人关的前前后后/304

 史可法死守扬州/305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306

 郑成功收复台湾/307

 李定国转战西南/309

 三藩之乱/310

 雅克萨反击战/312

 三征噶尔丹/313

 康熙帝/315

 改土归流/316

 土尔扈特归国/317

 清朝的文字狱/318

 大贪官和坤/320

 白莲教起义/321

 虎门销烟/322

 中英鸦片战争/324

 《南京条约》的签订/325

 太平天国起义/326

 第二次鸦片战争/328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29

 辛酉政变/330

 洋务运动/330

 左宗棠收回新疆/331

 中法战争/332

 中日甲午战争/332

 百日维新/333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334

 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334-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与旧三民主义/336

 黄花岗起义/337

 顾炎武著书立说/339

 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340

 中国最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341

 清代戏曲《桃花扇》与《长生殿》/344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345

 “扬州八怪”/347

 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龚自珍/348

 魏源与《海国图志》/349

 严复与《天演论》/350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351

 冯如和我国第一架飞机/353

民主共和——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356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358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59

 袁世凯窃国和洪宪帝制的丑剧/360

 陈独秀与《新青年》/361

 李大钊与新时代的曙光/362

 五四运动/36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65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366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68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369

 北伐战争/37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37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74

 东北易帜/377

 红军长征/378

 遵义会议/380

 “九·一八”事变/381

 伪满洲国的建立/381

 华北事变/383

 西安事变/384

 卢沟桥事变/38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86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387

 平型关大捷/389

 南京大屠杀/389

 台儿庄大战/390

 百团大战/391

 皖南事变/392

 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393

 抗日战争的胜利/393

 重庆谈判/394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96

 三大战役/397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39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99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401

试读章节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开辟。宇宙就像个大鸡蛋,混沌一团。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着。大约经过了18000年,盘古醒来了,睁开双眼,发现上下四方浓黑一团。他非常恼怒,挥动双臂,用力向混沌黑暗砍去。只听“哗喇”一声巨响,大鸡蛋破裂了,多少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徐徐上升,散发开来,成了蓝蓝的天空;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厚厚的大地。盘古站在天地之间,感到非常的快慰。

盘古担心天和地再合拢,于是,手撑青天,脚踏大地,身子不断猛长,每天要长高1丈,也就使天地每天高1丈。经过了18000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子也有9万里长了。正是靠了他的神力,天地才开辟出来,黑暗混沌一去不复返,但是,巨人盘古耗尽了精力,劳累而死。

本想创造一个无限光明美好的世界,但他壮志未酬。就在临死时,他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中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空中的星辰。他的手足四肢和身体,变成了东、南、西、北四极和高大雄伟的五岳。他身上的血液,成了江河。全身的筋脉,成了大地上的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玉石和地下的宝藏。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据说,盘古死后的精灵魂魄凝聚变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就是世上万物之灵。

这个故事以神奇的想象,表现了上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的形成、人生和万物的起源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释,表达了人在天地万物之间所特有的万物主宰者的地位,热情歌颂了盘古这个顶天立地为人类造福的英雄。至今,民间仍习惯地认为天地是盘古开辟的。

女娲炼石补天

神话是一些想象力丰富,情节美妙动人的故事。它有关于自然现象的,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我国古代神话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是史前神话。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等许多原因,史前神话完整流传下来的较少。关于人类的来源,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一种·说法是由盘古氏死后的精灵变化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由女娲亲手创造的。

古书《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天地开辟以后,天神女娲来到天地间,看到大自然这么美好,但是缺少主宰天下万物的生命。于是用双手捏合黄土,按照自己的面貌,造出了一个个会直立行走,会说话,非常聪明的小东西,并给他们起名叫“人”。人,是能直立行走的意思。女娲不停地捏啊捏,已经十分疲倦了。后来,她找来一根野藤,一头拿在手中,一头拴在大石头上,其间堆上泥浆,不住地抡甩起来,溅到地上的泥块,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绵延不绝,女娲特意建立了婚姻制度,使男女相亲相爱,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因此,古代也称女娲为“神媒”,即婚姻之神的意思。

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间发生了一场大战。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都想独霸世界,这一仗,共工惨败。共工又羞又恼,怒气冲冲地一头往不周山撞去。由于力量太大,竟把一根撑天的柱子撞断了。那时,天是由千根粗大的石柱支撑的。西北角撑天柱一断,半边天塌下来,天上马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上被震得横一道竖一道出现了好多大深坑,地心涌出了洪水,江河湖海的水被荡得冲上岸,波浪滔天,一片汪洋。山石撞击出的火花把山村烧着,熊熊大火把野兽赶出了山林,到处逃窜,残害人类。人类面临着巨大灾难。

女娲很难过,决心把天重新修补好。她站在大地中央,环顾四周,拣了许多五色石,堆在一起,用火烧成石浆,把天上窟窿填补好。她砍了大龟的脚,立了大地的四极,又用芦苇烧成灰,把泛滥洪水的沟壑堵塞填平。当时冀州平原上有条为害人类的黑龙,还有许多猛兽、大鸟到处吃人。女娲首先杀掉了黑龙,其他野兽害怕了,纷纷逃进山中,不敢再肆意逞凶了。

残破的天地经过修补以后,和以前的样子不太一样了。天往西北方倾斜,日月星辰都往那个方向溜去。地面受到震动后,东南方逐渐低沉。因此,地上的江河总向东南方流去。不过,正是因为有了日月星辰的运行,大地上才有春夏秋冬四季和昼夜的区分。正因为江河里的水不断东流,两岸大片的土地才得到灌溉,才会蕃生草木,五谷丰登。这样,人类获得了新生。

没想到,天帝听到这一切以后,并不高兴。他想:大地上有了万物之灵人类,我的神威不就受影响了吗?因此,他对女娲很冷淡。可是人类感谢女娲这个勇敢智慧的征服自然灾害的女英雄,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世世代代地被人们所传诵。P4-5

序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儿女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文明奇迹犹如星夜的盏盏繁星,数不胜数,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这不仅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动力的精神源泉,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会延续在民族文明发展血脉之中,每当我们回首历史,都会从中发现许多可贵的东西,引发我们的思考和精神上的领悟。

中国是个有着深厚人文传统的国度,向来重视历史学习。人们通过读史、学史,来达到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目的,并以能否博古通今、见解独到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和个人能力修养的重要尺度。不仅如此,我国古时的各个朝代也都十分重视修史,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史学编纂,故而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和史料书籍浩如烟海。但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古老的史学作品大多文字艰涩、篇幅冗长,人们读起来既耗费时间,又难得其真谛。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编撰了《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一书。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史料,按历史年代顺序以点连线。同时,力求语言生动,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浩繁的中国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本书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集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可以作为学生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良师益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17114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