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内容
编辑推荐

“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昭示了《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的立意和主旨:个人与国家的二元对立;以国家这一必要之恶,促人权之善;多元价值、道德中立与良善生活秩序的对立_……作者肖明通过对自由主义思想运动过程的梳理,揭示了自由主义宪政理论蕴藏着内在的矛盾,从而论证宪政制度运行中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内容推荐

《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共五章内容。

自由主义宪政的核心理念是限制国家权力,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而视国家为“必要的恶”,而把“什么是美好生活”交由公民的个人理性去选择。自由主义宪政将彼此对立的积极目标与消极目标结合在一起,使得宪政只能消极抑恶而非扬善。

自由主义宪政理论的这一根本立场,使得立宪政治不可避免地陷入多重矛盾之中,并集中表现为权利与权力、自由与道德的双重困境。宪政在两个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选择任意一方都可能会弱化另一方,从而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陷入困境之中。

“抑恶还是扬善”成了自由主义的“阿基里斯之踵”,而当代社群主义的激烈批判,使自由主义遭遇到最严峻的挑战。自由主义宪政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必须摒弃功利主义的传统,重建立宪政治的伦理基础,并达成广泛的共识。总之,人类对良好政治制度的追寻和探求是永无止境的,但无论什么样的制度,最终都要落实在对人的关怀之上。

《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由肖明编著。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本书的构思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自由主义理论与宪政国家的演变

 第一节 宪政国家产生的观念基础与历史经验

一、自然法传统与自然权利理念是宪政产生的观念基础

二、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是宪政发展的历史条件

三、中世纪英国的政治实践是宪政产生的经验基础

 第二节 权利自由主义与最低限度的国家

一、霍布斯:自然状态与“利维坦”

二、洛克:文明社会与“有限政府”

三、孟德斯鸠:宪政体制下的“自由与权力”

四、美国立宪政治的实践

五、小结: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宪政观

 第三节 功利自由主义与工具性国家

一、两种“自由”主义

二、两种政治建构理论: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分野

三、两种政治伦理基础:“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分野

四、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

五、小结: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宪政观

 第四节 社会自由主义与福利国家

一、有限政府的困境

二、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社会自由主义

三、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其宪政危机

四、对福利国家的反思

五、小结:自由主义宪政的逻辑

第二章 权利与权力:个人主义国家观的两难

 第一节 限权与扩权:宪政国家的困境

一、自由主义宪政的价值立场

二、宪政设计:抑“恶”而非扬善

三、宪政的困境:以国家之“恶”促个人之“善”

 第二节 自由与民主:代议民主制度的困境

一、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来源

二、代议制民主的设计理念

三、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四、代议制民主的衰落

 第三节 分权与集权:积极国家的困境

一、体制变迁:从代议民主走向行政集权

二、困境之一:分权导致宪政僵局

三、困境之二:集权下的宪政独裁

第三章 自由与道德: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两难

 第一节 个人自由与价值多元论

一、宗教宽容与自由观念的起源

二、自由与奴役的困境

三、两种自由观念

四、消极自由的宪政启示

 第二节 困境之一:国家中立与个人之善

一、宪政国家须持道德中立立场

二、国家如何实现道德中立

三、国家道德中立面临的宪政困境

 第三节 困境之二:价值多元与良好秩序

一、价值多元论与一元论的分歧

二、价值多元与自由主义的两难

三、公民不服从与宪政的秩序危机

第四章 宪政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回应

 第一节 契约正义理论的回应

一、回归宪政思维: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二、重建宪政价值:作为“社会基本结构”之基础的“公平正义”

三、回应宪政困境:自由主义宪政的伦理基础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分歧

一、新保守主义与“最小国家”的宪政构思

二、新自由主义与“普遍的权利理论”

三、何种分歧,因何分歧

 第三节 来自社群主义的挑战

一、社群主义对罗尔斯的批评

二、伦理分歧:正义还是德性

三、政治分歧:个人主义还是共同体主义

四、社群主义是一个可替代的方案吗

第五章 走出困境:宪政共识与伦理的重建

 第一节 宪政困境与伦理重建

一、伦理重建的方向

二、社会伦理的道德原则

三、社会伦理的内容

四、社会伦理与“美好生活”

 第二节 政治正义重塑共识

一、道德建构意义上的“正义”观念

二、功利正义论的危机

三、以政治正义观重建共识

 第三节 宪政共识的形成及其启示

一、何谓宪政共识:从英美两国的宪政经验谈起

二、宪政共识从何而来

三、宪政共识何以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97469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8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