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迷宫馆致命诱惑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绫辻行人编著的《迷宫馆致命诱惑》这个作品是以真实发生的杀人事件为依据而创作的。该杀人事件,同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发生在1987年4月,在著名作家居住的一个奇妙的地方,当时的部分媒体曾企图大肆地进行渲染。然而,看来最终他们并没有搞清楚事件的全貌。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一方面这个事件发生于一个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同时能够说清真相的知情人没有一个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而警察对于这个非同寻常的案件也深感棘手,虽然掌握了案件的一些真相,但并不想主动地向外界透露。这样一来,媒体也只好凭借警方发表的模棱两可的信息草草报道一下了事。

内容推荐

推理小说界的前辈作家宫垣叶太郎,邀请他的四位得意门生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宴会地址是建筑格局如迷宫的迷宫馆。但是,当四位作家到齐时,老作家宫垣已死,遗言中交代:四位作家要在五天内交出以“迷宫馆”为场景,以自己为受害者的小说,而写得最好的人,将得到他的巨额遗产。四位作家自然挖空心思地各显神通,然而,他们却陆续死于非命,而且死法和自己小说中写的一模一样……

《迷宫馆致命诱惑》将告诉你接下来的故事!

《迷宫馆致命诱惑》由绫辻行人编著。

目录

写在前面

引子

第一章 应邀去迷宫馆

第二章 写作比赛

第三章 当天夜晚

第四章 第一篇作品

第五章 破头的逻辑

第六章 第二篇作品

第七章 第三篇作品

第八章 第四篇作品

第九章 讨论

第十章 通注暗道的门被打开

第十一章 解开疑团的钥匙

尾声

后记

尾声之后的尾声

试读章节

“到底是春天了,海水的颜色和我春节回来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桂子大声说。

宇多山面带笑容。他很欣赏妻子这种无优无虑、带有孩子气的口气。她比宇多山小七岁,不过,毕竟今年也33岁了。他顺着妻子的视线看了一眼右边宽阔的若狭湾。

的确和三个月前看到的大海大不相同。太阳的颜色不同,微微晃动着的海水的蓝色不同,浪花的白色也不同。

“不过,我还是喜欢冬天的日本海,颜色虽然暗一些,但使人感到有一种深度。宇多山,你觉得如何?”结婚已经四年了,但桂子仍然叫自己的丈夫“宇多山”。

宇多山心想,大概到了夏天,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妻子就不会这样称呼自己了。他在考虑如何回答妻子的问话。

“提起冬天的大海,我首先想到的是可怕。我堂哥就是在我上小学时掉进大海里淹死的。说是去海里钓鱼,可转眼之间就被大海吞没了。”

“噢,记得你曾经说过。”

“好像是说过。”

4月1日是星期三。这天下午,宇多山带着妻子桂子前往宫垣叶太郎的迷宫馆。和年初一样,还是走沿海边的178号国道。这次也是开从哥哥那里借来的汽车。

正好两周前他接到宫垣叶太郎的秘书井野满男寄来的信,信中邀请他参加宫垣叶太郎64大寿的生日聚会。请柬上说,定于4月1日下午4点在迷宫馆举行生日聚会,晚上住宿计划安排在迷宫馆,请他出席,具体事宜请他与井野联系。

关于生日聚会的事,春节见宫垣时,宇多山曾亲耳听他说过。因此,他事先已经对自己的工作安排作了调整。何况邀请函中还动员宇多山携夫人一同前往,因此宇多山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宫垣在东京时,宇多山曾向他引见过自己的妻子桂子。因此,桂子对宫垣并不陌生。而且,桂子目前处在怀孕的稳定期。惟一让宇多山放心不下的是参加生日聚会的人数。

虽然宫垣说过人数不多,但他还是觉得要是人数太多,带桂子去就不太合适。虽然桂子性格并不怎么内向,但她多少有些怕见生人。何况目前桂子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生人过多对她是不利的。不过,当宇多山和平时住在东京的井野满男通过电话后,他的顾虑差不多全打消了。因为,宫垣的秘书井野满男告诉他说,包括他们夫妇在内,参加者计划是八人。而且,这些人桂子差不多全都认识。

“哎!还有多远呀?”大概是看够了车窗外面的景色,桂子打了个哈欠问宇多山。

“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再往前走一点就是丹后半岛的顶端――经之呷了。”

“宫垣先生住的这地方也太偏僻了。虽说上了点年纪,但也不至于离开东京来这么个地方,我实在是理解不了。”

“这里是他父亲的家乡。”

“那也不至于这样,”桂子还是感到难以理解地说,“他就不感到寂寞吗?”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喜欢寂寞’。”

“他独身了一辈子,又不喜欢孩子,真是个怪人。”

“他是有点怪,但并不是个坏人。”

“这我懂。他住在东京时,我也曾去过几次,每次他都笑嘻嘻地跟我说话。”

“那是因为他好像很喜欢你呀。”  桂子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是吗?”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他就不感到寂寞吗?”停了一下,桂子又说,“不过,先生年轻时很风流啊。”P21-23

后记

本来,这篇文章应该放在本书的开头。但考虑到近来很少有先读正文后读“后记”的循规蹈矩的读者,所以我还是斗胆把它放在了最后。因此,希望读者能把下面的文章当做开场自来读。

这个作品作为“小说”发表,其实我本人也多少感到有点不塌实。这是因为,如同有的读者朋友从“迷宫馆致命诱惑”这个书名所感觉到的那样,这个作品是以真实发生的杀人事件为依据而创作的。

该杀人事件,同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发生在1987年4月,在著名作家居住的一个奇妙的地方,当时的部分媒体曾企图大肆地进行渲染。

然而,看来最终他们并没有搞清楚事件的全貌。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一方面这个事件发生于一个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同时能够说清真相的知情人没有一个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而警察对于这个非同寻常的案件也深感棘手,虽然掌握了案件的一些真相,但并不想主动地向外界透露。这样一来,媒体也只好凭借警方发表的模棱两可的信息草草报道一下了事。

也许读者朋友会以为我是道听途说,信口开河。当事人不开口,你怎么能够把那个事件写成小说呢?

坦白地说,我曾“亲眼”看到了该事件的全过程。我是1987年4月份发生在迷宫馆的那个连续杀人事件的当事人之一。

现在,我之所以下决心把那件我也被卷入其中的事件用这种方式公布于众,主要出于两个理由:

一是由于某编辑先生的再三劝说。

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是为了悼念在那个事件中丧失了生命的“他们”。

说来惭愧,我相信“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极其热爱推理小说这一畸形文学,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因此,我认为尝试用这种方式对那个事件进行所谓的“推理小说式的再现”是对死者们最好的悼念。

作者的这些情况,对于多数读者而言也许无足轻重。无论有什么背景情况,终归是“推理小说”,在读者看来无非是消磨时光的工具而已。当然,这也没关系。我甚至希望读者朋友能够这样想。

最后,我想申明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书中的人名、地名大多数都是假名字。我本人也出现在作品中,当然没有用“鹿谷门实”这个笔名。

也许读者朋友中有人对我的笔名感兴趣,问:“当事人中谁是鹿谷门实啊?”但还是不说为妙啊。

鹿谷门实

1988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迷宫馆致命诱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绫辻行人
译者 赵宜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305074
开本 32开
页数 25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20
14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9-2010-098
版权提供者 KODANSHA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