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的文章不算太多,只有九篇。当中有两篇收录进《重释“信达雅”》,而余下七篇大部分都不是在内地的刊物上发表的,有的文章完全跟文学无关,例如通事及同文馆这两篇便不涉及文学,但也有重点讨论文学史上的翻译现象,如讨论晚清对西洋小说的接受以及有关卞之琳的两篇。这就是本书以《翻译与文学之间》为名的原因。本书由王宏志编著。
图书 | 翻译与文学之间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收的文章不算太多,只有九篇。当中有两篇收录进《重释“信达雅”》,而余下七篇大部分都不是在内地的刊物上发表的,有的文章完全跟文学无关,例如通事及同文馆这两篇便不涉及文学,但也有重点讨论文学史上的翻译现象,如讨论晚清对西洋小说的接受以及有关卞之琳的两篇。这就是本书以《翻译与文学之间》为名的原因。本书由王宏志编著。 目录 “叛逆”的译者:中国翻译史上所见统治者对翻译的焦虑 一、“译者即逆者” 二、“译言之官,自古有之”:周朝以来的译官 三、“已转化为中国人的欧洲人”:清廷的传教士译者 四、“总由于内地奸民教唆引诱”:广州制度下的通事 五、“至买办等本系汉奸”: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方的一名译者 六、“从前曾经勾结夷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一条尾巴 七、“他的贡献的价值是没法表达的”:英方的译者 权力与翻译:晚清翻译活动赞助人的考察 一、赞助人:勒菲弗尔的理论 二、“夷情叵测,宜周密探报也”:林则徐赞助的翻译活动 三、“似与前代之事稍异”:恭亲王作为赞助人 四、“老眼无花,一读即窥深处”:严复的赞助人吴汝纶 京师同文馆与晚清翻译 一、“通筹洋务全局”:训练外语人才 二、“何必夷人”:同文馆的教习 三、“文字虽精,语言不熟”:同文馆的学生和课程 四、“兼理译书,未免事属份外”:同文馆翻译西书 五、“浅尝辄止,不敢大刀阔斧地干去”:同文馆的成败 “以中化西”及“以西化中”:从翻译看晚清对西洋小说的接受 一、翻译的权威性 二、“余不通西文”:晚清读者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三、“政治性阅读”:对西方小说的接受 四、“吾怒吾目视之”:西洋文学中的洪水猛兽 五、“何乃甚类我史迁也”:足以自豪的中国文学 六、“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翻译与创作 文言与白话——晚清以来翻译语言的考察 一、“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文言还是白话 二、“文如几道,可与言译书矣”:严格的要求 三、“由八股翻白话”:给“愚民”的译本 四、“成就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五四的翻译 “人的文学”之“哀弦篇”: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 一、“会稽周氏兄弟”合作的《域外小说集》 二、“在我头上打上几下”的合译 三、“特收录至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选材和方法 四、“我读小说大抵是当作文章去看”:没有故事的作品 五、“多记其悲观,尤极哀侧”:没有斗争的政治 六、“知海外犹有哀弦”:“人的文学”的翻译 七、“将来也该有存在的价值”:周作人的翻译 能够“容忍多少的不顺”?论鲁迅的“硬译”理论 一、“只有‘束手’这一条路”:鲁迅的硬译 二、“年青时自作聪明”:鲁迅的胡译时代 三、“适译亦期弗失文情”:《域外小说集》的直译 四、“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直译的标准 五、“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硬译的功能 六、“宁可译得不顺口”:至死不渝的硬译 翻译与阶级斗争:论1929年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 一、“硬译”还是“文学的阶级性”:论争的开展 二、“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相同的翻译观 三、“背后有一个团体”:新月与左翼 四、“不纯正的文艺理论”:问题的核心 五、“专门攻击科学的文艺论译本之不通”: 顺译的“徒弟”和“徒孙” 六、“谁能够说:这是私人的事情”:翻译就是政治性的行为 “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文章”:论卞之琳的创作、翻译和政治 一、三重身份:诗人、文学翻译家、学者 二、“又当政治任务又当艺术工作”:“庸俗鄙俚”的创作 三、“替代性的乐趣”:莎剧翻译 四、“文章误我,我误文章”:一生的创作与翻译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翻译与文学之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宏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798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4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0 |
宽 | 14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