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郑板桥/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郑板桥是我国清初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皆自成一家,影响后世直至今天。《郑板桥》以文学笔法讲述郑板桥的艺术道路和颇富传奇性的人生之旅,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最后深究了郑板桥在中国文明文化上的影响。

内容推荐

二百年前,在古老的扬州,涌现出一支新兴的艺术力量,它像一簇晨星,闪烁在当时的画坛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八怪”。而郑板桥就是八家之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郑板桥》以文学笔法讲述郑板桥的艺术道路和颇富传奇性的人生之旅,文笔生动,资料翔实。

《郑板桥》还深究了郑板桥在中国文明文化上的影响。

目录

引言 梦醒扬州

一、寒门儒生

二、魂牵情肠

三、科举道路

四、宦海生涯

五、风流神判

六、广结朋缘

七、板桥诗词

八、板桥书画

九、板桥印章

结语 流风遗韵

延伸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板桥的亲生母亲是江苏淮安府盐城县汪翊文之女,生得端庄秀丽,聪明贤惠,在板桥3岁的时候不幸病逝。27年后,板桥写了一组《七歌》,其中第二首就是怀念母亲的。诗中一些惨痛细节的描述,读之令人辛酸之至!

后来,继续给板桥母爱的人是板桥的祖母蔡太夫人的侍女费氏,费氏先后帮郑家持家将近10年。费氏淳朴勤劳、温柔善良,是典型的中国劳动妇女。

康熙三十五年(1696),兴化发生了罕见的荒灾。郑家一时陷入困顿之中,费氏出于感情,吃自家的饭,干郑家的活。每天清晨,她背着小板桥穿过长长的竹巷来到东城门口,用一钱买一饼递与小板桥,然后又沿着原路返回。小板桥吃着饼子,她料理着家务。平时,费氏如果能弄到一些鱼肉的话,总是先让小板桥吃,然后才给自己的孩子吃。蔡太夫人待费氏很仁厚,费氏待板桥也很慈爱。

两年后,兴化又遭水灾。为了生存,费氏的丈夫决定带费氏外出谋生,费氏不忍心给郑家讲明,又舍不得离开小板桥和蔡太夫人,无奈,只有暗自流泪。她将蔡太夫人的破旧衣服洗好补好,买了十几捆柴草放在厨房里,又给缸里挑满了水。一天清晨,她将做好的饭菜放在锅里,然后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郑家。待小板桥起床后,按照以往的习惯,先去找乳母,但今天,乳母房中空无一人,便再去厨房找,仍然不见乳母的身影。当板桥揭开锅盖时,看到做好的饭菜还冒着热气,7岁的板桥不禁失声痛哭起来,竟然不能用此早餐。生于盛世之下荒灾之年的板桥,又一次辛酸地失去了母爱!

费氏悄悄地离开郑家后,就随着丈夫去了外地谋生。立庵先生无奈,只好将板桥送到亲戚家,暂由板桥的二表姑抚养。

康熙四十一年(1702),费氏外出归来,继续来到郑家作女佣。第二年,她的儿子费俊做了一名京师传递文书的小官,多次要接她去享清福,但她因为蔡太夫人和板桥的缘故就是不肯离去。

少年时期的板桥聪明伶俐,他上学时虽然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因家境贫寒,却常常无端地遭到教书先生的训斥。这个教书先生是个势利小人,只要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就可以免礼;而只要是贫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就必须打躬作揖,否则,不是找岔打板子,就是无中生有地要小板桥罚站。板桥对他的所作所为极为反感,决定想个办法惩治惩治他。

板桥注意到教书先生特别爱摆“阔”,虽然家离学堂不远,但每天总是骑着个毛驴招摇过市。到了学堂后,就将毛驴拴在门口的树上。板桥决定就从毛驴身上下手。趁教书先生不注意,板桥先到毛驴面前作个揖,再走到毛驴后边对准驴屁股猛踢一脚。毛驴被惹怒,便朝后飞起一蹄,板桥躲闪一旁。如此这般多次训练,毛驴只要一看到板桥在它面前作揖,也不等板桥走到后边再踢它的屁股,后蹄子就自然踢起来。板桥得意地笑了。

一天早上,教书先生照例骑着毛驴上学堂,板桥见了老远就迎上前去,走到毛驴面前,恭敬一揖。那毛驴见状,马上飞起后蹄,一下子就把教书先生摔倒在地上。第二天,板桥又到驴前作揖,依然把教书先生摔了下来。谁知,那教书先生还很迷信,心想:板桥莫非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他命大福大,我命薄福浅,承受不起他的礼拜。于是,他从地上爬起来,整理好衣帽,认真地对板桥说:“郑燮,从今以后,你见了我,就免礼吧!”板桥听了便说:“那怎么能行?您是先生,我是学生,学生见到先生要行礼。我虽然出身寒门,但绝对懂这个规矩。”教书先生一再坚持说:“郑燮,免礼!免礼!”板桥听后心里乐滋滋的。后来,板桥针对此事还作了一首打油诗在同学问传诵:

郑燮前面作个揖,毛驴后边就扬蹄。先生摔得嘴啃泥,开口连连说免礼。P14-17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ls,1883—1969)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备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日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郑板桥/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明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80630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3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