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内容介绍:三号线工程呈南北Y字形走向,北起自广州东站与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路汇合,南到番禺广场。全线由南向北贯穿了广州市的天河区、海珠区和番禺区,形成了整个城市南北向客运交通新格局,建立起了广州市中心城区与南部地区快捷便利的交通干线,带动沿线经济的形成及发展,特别是促进沿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整个广州向南拓展的战略意图。
图书 |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内容介绍:三号线工程呈南北Y字形走向,北起自广州东站与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路汇合,南到番禺广场。全线由南向北贯穿了广州市的天河区、海珠区和番禺区,形成了整个城市南北向客运交通新格局,建立起了广州市中心城区与南部地区快捷便利的交通干线,带动沿线经济的形成及发展,特别是促进沿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整个广州向南拓展的战略意图。 内容推荐 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进行了全面总结,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提供参考资料与范例。全书共29章,涉及线路、行车、车辆、轨道、地质、建筑、结构、消防、供电、环境控制、屏蔽门、通信、信号、防灾报警、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扶梯、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经济等20多个专业设计内容。 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国内第一条时速达120km/h的城市轨道交通线,与常规的地铁线路相比,其技术上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三号线从设计到建设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与突破,解决了车辆、隧道限界、长区间通风与疏散、信号、供电、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难点,为今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书对工程设计关键技术及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详尽介绍,具有很强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 概述 2 设计难点解决及新技术应用 3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 4 行车组织与运营方案 5 车辆 6 限界 7 线路 8 轨道 9 车站建筑与装修 10 结构工程 11 供电系统 12 通信系统 13 信号系统 14 通风与空调 15 低压配电与照明 16 给排水及消防 17 综合监控系统 18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 自动灭火系统 21 自动售检票系统 22 屏蔽门 23 电/扶梯系统 24 防淹门 25 门禁系统 26 控制中心 27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28 人防工程 29 工程投资与概算 附录1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单位名单 附录2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总体部人员名单 附录3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大事记 附录4 设计技术标准 附录5 英文缩写语词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农兴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40924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2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22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U231 |
丛书名 | |
印张 | 3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0 |
宽 | 214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