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主编的这部《中文学术前沿》旨在介绍中文学术的前沿学术成果,本书是第1辑,包括美学专题、求是讲堂、汉籍研究、中国形象研究、名家访谈、国学研究、校友创作论坛、域外视野等几大部分。
图书 | 中文学术前沿(第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主编的这部《中文学术前沿》旨在介绍中文学术的前沿学术成果,本书是第1辑,包括美学专题、求是讲堂、汉籍研究、中国形象研究、名家访谈、国学研究、校友创作论坛、域外视野等几大部分。 目录 美学专题 李泽厚美学的思想基础还是历史唯物主义吗?——兼与刘再复商榷 求是讲堂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演讲 中国形象研究 百年文学与中国形象的审美建构——兼谈中国形象的跨域传播问题 论老舍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在域外的中国形象思考——以南洋游记为研究个案 汉籍研究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成书过程和学术成就 王朝公权的威严象征:略谈日本汉籍的一个重要特性 日本旧钞本《白氏文集》校勘方法 名家访谈 词学访谈录 词心学脉的传承与拓展——吴熊和教授的词学渊源和贡献 国学研究 《荀子》的儒学修辞观 蒋伯潜经学成就发微 校友创作论坛 低吟慢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琦君的文学世界 琦君创作与佛教 附:琦君书目 域外视野 青年张闻天和他的《歌德的浮士德》 论英国玄学派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中国的现代小说三题 “瞬间”体验在卡夫卡小说中的存在论意义 序跋书评 走近高山和大海的精神桥梁——读《鲁迅大辞典》有感 《宋琬年谱》序 学术会议综述 百年中国文学图景的“中国形象”之审视——“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世界文学经典与跨文化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文学术前沿(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秀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852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5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85 |
宽 | 20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