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水叶子(住在山水中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描述山水景物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将只奉献给风景。而且,这本书还将进入景物内部,描述景物里,那些细微的内容与变化。描述风,雨,花,草,云,甚而是空气与光线——光线是时间的另一个名字,景物镶嵌在时间的缝隙里,阅读者因为感受到光线的更迭,从而感受到一座山的呼吸与脉动。

《山水叶子》是一扇门,但愿阅读它的人,在进入阅读时,也在进入自然,进入水墨风景,进入自己内心的山水。

内容推荐

《山水叶子》是一本可以带领读者忘情于山水之间的文学作品。本书作者以一个山中居者的身份,近距离描述了山中景物的四时变化,以恬静空灵的文字向读者展示山中的风,雨,光,雾,水,月,植物,动物,人,与季节相呼相应的依存关系。在《山水叶子》中,山是有灵性的生命载体,山更是中国古代文人以水墨画相传相颂的文化象征。作者在书中借一位归隐山林的画家背影,向我们传递出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渊源与深情。《山水叶子》将归还现代读者回归自然山水的心情,同时也将启发他们对古代山水画的记忆与好奇。

试读章节

早上,我通常坐在楼上的一扇小窗前,让遮满窗户的梨树叶子,也遮满我的眼帘。一天中,唯有早上的光是乳白色的。乳白色的光像柔软的金属,弯曲着从树叶的缝隙间穿过。今天,三只年轻的麻雀,站在离我最近的一棵小枝上,—上—下地向里张望,转动着灵活的小脑袋,倾听里面的动静,商议是否借窗户前向外延伸的檐角,建筑它们的另一个居所。近来山上雨水多,空气里饱含水汽,因此麻雀的翅膀总是湿漉漉的。相对而言,我的窗檐却有着明显的优势,它们总是干燥和平坦的,不会在多雨的空气中,长出紫色的霉斑。

不过,从今天这束光开始,天色已经转晴,节气在过了立秋后,变得明朗起来,乳白色的光在爬到窗沿上时,已经变得硬朗而干净,斜洒在我右方墙壁上鲜亮的光斑,有如刀痕,不再有半点含糊之处。空气中的水分在逐渐蒸发,那些上了年纪的麻雀,已经比我更早地感受到了节气的变化,它们结实浓厚的羽翼下,已经开始滋生抵御严寒的小绒毛。我是该收起夏装了。拿出深锁箱笼的夹衫,在这初秋的风里晾晾,让干燥的氧气,充满织物密密的纤维,让那些穿过厚实的、深蓝色云层的光线,带走滞留在雨季的阴霾气息。

我在山上住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一个夏天。当这个秋天过去后,我就可以说,我在山上还住了一个秋天。我记得在春天梨花开着的时候,一对喜鹊看中了这棵繁花似锦的梨树,决定在三棵枝干组成的三角架上,建一所新宅。它们在枝叶间跳上跳下,仔细观察其间的地形地貌。它们又在周遭逡巡良久,看看施工材料是否方便相宜。当考察结束后,施工才正式开始。因此有几天,我总是在晨曦微启时,就被它们的谈话声吵醒。它们在研究工程上的问题。为了确保这栋建筑的质量,有很多技术要点需要反复切磋指正。此外,建筑还须兼顾审美上的要求。它们以为我听不懂它们的谈话,因此毫无顾忌,大声说着,争辩着,长尾巴在身后一起一落。是要在建筑中另辟一间密室,以储藏重要物品之用,还是先将未来婴儿室的建造,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它们正为这两件事举棋不定。有一天,外面很安静,我以为它们都进城去了,我走下楼梯,推开后院的门,仰起头,看见两双乌黑的眼睛正望着我。我们对视了半秒钟后,它们各自叫了一声,飞走了。它们放弃了刚刚开始的工程,将工程搬到离梨树稍远的一棵杏树上去了。喜鹊不知道,我其实很愿意和它们分享梨树的花香。

杏树开花要比梨树早,而且更加稠密。杏子比梨子更早成熟,杏树对于鸟来说,应是很好的取食之昕。粉色的杏花,几平在一夜间就披满了整棵树。我的园子里没有杏树,我的园子里有一棵梨树,一棵柿子树,一棵海棠树。在我住进这个园子前,它们就安稳地生长着,从来没有挪动过地方。在我到来之后,它们就更加安稳了。因为在早春缺雨的时节,有人会提供清洁的井水,如果这个人得闲,还会拿剪刀对树枝做一些修剪。这些举措,对于花朵和未来的果实,都是极有助益的。

住在山上,我发现,我只能看见山的一小部分,要想看见整个山貌,就要离开山,在山下的某处远望才行。山下是一座已经干涸的水库。没有水的水库成了一片平原。干涸平坦的水库底部,长满了衰草,一条蜿蜒小径,伸向草丛深处。草间散落着羊只和牛。水库的绵绵草丛中还住着锦鸡。我在山上散步时,曾惊飞过一只毛色艳丽的锦鸡。我既看过它飞翔的姿态,又听过它不大动听的呜叫声。因此,在平原上走过时,仅凭叫声,我就知道,草窝里蹲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锦鸡。

前几天,为了一睹山容,我走下山去,坐在一座尚未坏损的坝壁上,远远望着我的山。我看见我的山,姿容美好地矗立在大朵大朵的彩云下,山体上披满了青翠的灌木,里面藏着我的屋舍、梨树、柿子树和海棠树。不远处的杏树上还有一座新建的雀巢。只有在靠近山脚处,平坦的地方,才长着些高大的树木。是一些挺拔的杨树和树冠巨大的核桃树。我的山并不峻峭,也不很秀丽,它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而已,像一个倒垂的U字,有着温和的曲线和厚实的体态。在它的周围是山,在它的身后依然是一重接一重的山。但我的山并没有消失在众多山体中,它依然安详地矗立着,保持着姣好的倒U字造型和温良厚实的色译。

P3-8

序言

我想拥有一本描述山水景物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将只奉献给风景,每一个句子,只分配给那些组成风景的事物,每一个词语,仅与景物相关。而且,这本书还将进入景物内部,描述景物里,那些细微的内容与变化。描述风,雨,花,草,云,甚而是空气与光线——光线是时间的另一个名字,景物镶嵌在时间的缝隙里,阅读者因为感受到光线的更迭,从而感受到一座山的呼吸与脉动。我特意咨询了一位作家。我得悉,这样的书尚未出现。这让我感到不安。我想要拥有这样一本书的想法如此隐秘,只怕无人与我的想法相应和。而且,细细思量,这种想法确乎有些异想天开。如此这般,这样一本书,竟是无从获取的。好在我性格的基座下,游弋着两条鱼(属双鱼座),所以,最终我说服一条鱼去写这样一本书,以满足另一条鱼的这一非份之想。

06年上半年,我在完成《寂静之城》的写作后,便从城市生活中退了出来。我住进了山里。有一天,是一个早晨,阳光缓慢地照亮了窗户。我知道今天是立秋,我也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汉字,已经将我从繁华的夏天,带入秋季。我察觉到其中的变化。周围如此安静,平常,今天和昨天并无区别,但又是这么不同。我在笔记本上敲出一行字。在我心里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我只是在等别的句子出现。它们来了,跟随乳白色的光。一些句子与词语纷沓而至,从门窗的缝隙,从光线里,从树叶上,跃入我的房间。我控制它们的速度,语调与色彩。此后,每天早上,我的手指都在等新鲜字句的到来。每天,我留下壹千字,将它们码放整齐,有序地储存在笔记本里。《山水叶子》在一天天成形。

我认为这本书不必太长,因为它要保持轻盈的身形。我认为这本书还应拥有除我以外的别的读者。因为它是这样轻,像一片羽毛,或是树叶,它能将同样的轻盈,带给阅读它的人。

我在写作的时候就明了,它还应是一本可以看的书。因为,它将我对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热爱,分化为无数片断,珍藏在字迹之中。因为,我在写作中,曾无数次与山水画相遇。通过文字,我一直在接近一个让我倍感亲切与舒适的视觉世界。是黄秋园,石涛,是八大山人,髡残与龚贤……然后,是吴冠中。吴冠中让一个遥远的笔墨世界,再次逼近我们的视觉和生活——这些让我倍感荣耀的名字,引我进入他们密集的墨汁与烟雾。更多的山水画家随之归来,他们因为秉承了自然的灵气,回归内心的清净,而能在今天,在数百上千年后,经由一片叶子,与我相逢。我觉得我来自自然山水,也来自那些遥远漆黑的笔墨团块。

《山水叶子》是一扇门,我但愿阅读它的人,在进入阅读时,也在进入自然,进入水墨风景,进入自己内心的山水。

后记

我在上学时,曾临摹过陈老莲的《水浒叶子》。老莲的水浒人物页面很小,一片片,轻盈娟秀。人物都画在宣纸上,薄如蝉翼。每次,我都担心我的摹本会在不经意中飞走。我临摹的显然不是真迹,但是复制品同样带给我如此的满足。由此,叶子一词在我的印象里,变成了一张张册页,和一幅幅生动的肖像。后来,我还见识过黄宾虹的山水,篇幅都不大,可以放在桌面上,像读一本书那样阅读。由于我对老莲的叶子印象颇深,所以我在说到黄宾虹时,总是说黄宾虹的叶子,以小幅最佳,大幅反而过于空阔疏散……这是“山水叶子”中,叶子一词的由来。《山水叶子》,是由一幅幅微细的风景和山水册页组成的读物。

在完成《山水叶子》的写作时,我想象中的那本书还没有完全出现。那本美好的书,一半躺在电脑里,一半躺着我的想法里。它沉睡了两年。我渐渐知道,还有许多和我一样有类似需求的人,正在寻找它。现在,藉由吴冠中的笔墨片段,这本书已经成为现实,你要做的,就是去享受它,带着它,乘清风,重返山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水叶子(住在山水中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11933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