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美国念中学(亲历别样的美国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琳琅满目的选修课程;严明的校纪与校规;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校园模拟总统大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我那令人钦佩的老师;上大学的喜悦和忧愁;欢乐的校园,顽皮的学生;生物课与上帝造人说;带你旁听州议会大会;一起走遍大半个美国;男生和女生,花季和雨季;……本书作者以亲身经历,给读者呈现了美国中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生动;他在新环境中的困惑、思考和进步,也正折射出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一名中国中学生在美国的留学生活。

作者先后在美国两所中学学习。作为一个有心人,他用心记录了他在美国中学的留学生活、他的老师和同学,以及所经历的文化碰撞、总统大选、在30多个州的旅游与参观经历,等等,描述了一个别样的校园,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和人情风貌。

全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中学生、特别是有意到海外留学的中学生及其家长、教育工作者和英语爱好者,了解美国中学教育,了解美国社会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目录

1.冬晨,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电话

2.忐忑不安: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签证处

3.飞越阿拉斯加

4.我上哪所学校?

5.Inman,我来自中国

6.上学第一天

7.“我代表中国参赛”

8.“让我来当老师”

9.旁听州议会大会

10.我们的联合国家庭

11.在OocaCola世界:尝遍全球各种口味的可乐

12.李云迪与飓风

13.中国的00splay,你在哪里?

14.Boyslikegirts-听Avril(艾薇儿)演唱会

15.CNN总部门前:展我中华神威

16.活生生的历史课

17.艺术素质教育

18.天佑汶川:来自地球背面的问候

19.庄严隆重的初中毕业典礼

20.走马观花游美东

21.GOWest!美国西部之旅

22.艰难的高中入学

23.生物课与生物老师

24.ESoL——专门为国际学生开设的小课堂

25.《科学》课本=科普读物?

26.每天七个小时“不见天日”

27.我的黑人同学和白人同学

28.欢乐的学校。顽皮的学生

29.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0.我那令人钦佩的老师

31.闲谈美国的教学

32.男生和女生。花季和雨季

33.严明的校纪与校规

34.我的高层次玩友

35.Philips球馆:姚明啊。姚明

36.你在哪儿。我的高端中国产品?

37.无处不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38.走近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39.参观米切尔故居

40.参观卡特总统图书馆

41.访民权斗士——马丁·路德·金中心

42.在美国过洋节

43.寄宿美国贫困家庭

44.畅游海洋世界

45.到迪士尼世界过新年

46.漫步环球影城

47.上大学的困惑

48.坐山观虎斗:亲历美国总统大选

49.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附录

试读章节

1.冬晨,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电话

正是寒假,中国南方遭遇了一场50年不遇的冰雪天气。这些天,我和妈妈一直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做着出国的各种准备,人显得格外疲劳。我和妈妈一起,到美国去探望爸爸。

清晨,还在睡梦中,我迷迷糊糊中听到“叮呤呤,叮呤呤”的电话声。“谁啊?这么早打电话来”妈妈不耐烦地说。妈妈起身披上衣服,拿起电话,原来是爸爸从美国打来的电话。今天晚上我们就要去北京签证,爸爸这次带来了什么新消息呢?

一会儿,妈妈过来告诉我:“你爸爸要我们改变原来的安排,希望你在美国呆一年,在那里上中学。”什么!呆一年?在美国上学?那回来以后中考怎么办?如果不直接面对中考,不就得留级了?不行!那么好的老师,那么好的同学,我才不愿意离开他们呢!原先我们明明约定只是去旅游一个月,在美国过春节,开学后再回来。因为我的旅游计划,学校还专门把年级篮球赛的时间推后了,如果我下学期不回来,怎么向体育老师交代?留下来又有什么好处的?能多学到些什么呢?在美国学习的知识对我的中考有用吗?再说,就我这点英语水平,去上课能行吗?在国外呆一年,把国内学的知识丢了怎么办?初二下学期可关键呢,还有一年半就面临中考,是紧张起来的时候了,应该为冲刺做准备了。到底是出去一年,还是一个月?我自己拿不定主意,很困惑。

我问了许多同学,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呆多长时间为好。尽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开学就回来,但是一个同学的话让我打定了主意。他说:“如果有机会,就应该把握住,这种机会以后可能很难碰到。这个时候去最好,初中稳定了,中考还不算那么近。”经过反复思考,我这才决定在美国留下来,呆一年再说。

由于是临时决定,妈妈那天没上班,拿上我的预防接种手册,与我一起到省出入境检疫检验部门换成专门的《国际预防接种证书》。爸爸特意讲到一定要带上《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和《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在入学体检时需要它们。下午,我去书店买回了下学期的课本,准备带到美国去,有空时看看。天公作美,我去买书的时候没有下雪。

晚上7点,我们出门赶火车。又是鹅毛大雪,雪深至少30厘米,路上的雪都冻住了,结成冰,走在路上一滑一滑的;树上结满了冰树挂,许多常青树被压断;屋檐上都是长长的冰凌;电线上裹着一层厚厚的冰,就是这个冰,将一些地方的电线给压断了,使我们这座城市最近常常停水停电。我们的行程安排得真是“好”,定在一个天气这么差的日子。

为了能赶到美国过春节,我们在前几天向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申请了加急签证,并得到了批准,将原先预约的2月12日的签证时间,改在1月28日上午九点半。

也不知道签证能否过关,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采取了冒险的方式:把所有的行李准备好,带到北京,如果签证通过了,就马上订机票飞美国;如果签证没通过,那就只好扛着行李打道回府了。

9点03分,火车准点出发了。我们踏上了去北京签证的路途。

2.忐忑不安: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签证处

正值春运高峰,担心路上堵车,28日早上,我们七点钟就走出宾馆,坐上地铁,赶往位于秀水街的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签证处。(补述:自2008年10月28日起,申请赴美签证的中国公民需到美国大使馆新址办理签证业务,新馆位于朝阳区安家楼路55号,从大使馆东门进入签证处,东门在天泽路与安家楼路交汇处,其最近的地铁站是10号线的亮马桥站。)

9点,我们赶到了签证等候室。等候室里坐满了人,很吵闹,大家都在这里等候。大厅的电子屏幕上的信息提醒大家按照约定的签证时间进去面签。等候室内有签证服务部,可以帮你填写签证表格,照签证相片,免费检查你的签证资料是否齐全。我们的签证资料带齐了吗?要不要检查一下?如果没有带齐,那不就得回家,重新预约签证?于是我问妈妈:“你确定我们的资料带齐了吗?”“当然。你爸爸发邮件给我,写了一个签证要带的资料清单,东西是只会多不会少,都在你的背包里。”妈妈如是说。难怪我的背包沉沉的!

焦急的等待将时间带到了九点半,该我们进去了。我们将包寄存好,按照规定,只带上用透明塑料包装好的签证资料,先要过哨兵岗。哨兵手上有个表格,上面列着今天签证的人名与时间,要求每个人拿出自己的护照做对照,符合以后才能放行。过了哨兵岗后,人们排队依次进签证大厅。进大厅前又是安检,不能带手机、MP3等电子物品。进去以后是一个大厅,地方不大,人却不少,200多人,挤得满满的。先是排队,交材料,然后一人给一个带颜色的牌子,按指纹,再按照牌子颜色分到各个窗口排队,同一个颜色牌子的人排成一队,等候签证官面签。

等待中,我观察来签证的这些人。来签证的有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还有一些老人去国外帮子女带孙子。有一位中学生,想去国外读书,签证没过,坐在门边唉声叹气,眼泪都快出来了。排在我旁边一队的一位叔叔准备去国外做商务考察,几次签证都没过,今天又来碰运气。排在我前面的一位阿姨申请探亲签证,准备出国带孙子,签证官认为她的材料不齐全。她费尽口舌,跟签证官解释了很长时间,但还是被拒签。

不断看到有人因为带的资料不全而退下来,也有人因为理由不充分被拒签。顺利通过签证的人高高兴兴,没有签过的则一脸严肃。我们能通过签证吗?我变得紧张起来。再看周围,人们都在小声地交流着,不像我这样担心的样子,这让我感到一丝放松,但一想到那个中学生的脸,马上又感到担心了。

我这条队的签证官是个洋阿姨。她隔着玻璃窗,举着我们的资料招呼我们过去,轮到我们了。我和妈妈一起走到签证窗口,通过一个话筒,用汉语与签证官交流。我们事先得知,与签证官谈话既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签证官一开始就问我们为什么要去美国。“马上就是春节了,中国的春节讲究家人团聚,我们是去美国过春节的,与孩子爸爸团聚。”妈妈熟练地说出事先准备好的话。没想到,签证官竟然只问了这一个问题,然后就不做声,开始看我们以前递交的材料,在纸上写着什么,一会儿又在电脑上看一看。

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了,所有的成败得失都取决于这一瞬间,这叫人能不紧张吗?突然,签证官一个响指,说了一句“All Right!”(好了)。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签证通过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剩下该做的事就是等着拿签证了。签证官给我们一张纸条,要我们到签证等候室的服务台办理签证的领取手续。服务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第三天上午就可以拿到签证。

出了签证厅的大门,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签完证是中午12点,签证竟然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一出签证服务处大门,妈妈马上给航空公司打电话订机票。我们订了30日下午4:30飞往美国的机票。

北京的天气真好,虽然要穿羽绒服,但是阳光明媚。没有想到南方遭遇50年不遇的大雪,北方却晴空万里。

第三天上午九点半,我们在签证服务处顺利拿到签证,然后马上回到宾馆取行李,到西单民航大厦门前坐机场大巴,赶往首都机场,要和时间赛跑了。

下面我将签证时所带的资料目录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护照;

(2)爸爸写的邀请信;

(3)DS2019表(J-2);  (4)已经填写好的DS156表、DS157表、DS158表;

(5)在中信银行交的签证费单据两联(注意申请J-2签证不需要交DS2019表的SEVIS费用,申请J-1签证才要在网上交这个费用);

(6)爸爸妈妈的结婚证;

(7)家里的户口本;

(8)妈妈的工作单位开出的雇用证明,收入证明等;

(9)爸爸的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包括:他的邀请函、DS2019(J-1)表、资助证明、护照、签证、海关签章、入境卡(I-94表正反面)等的复印件。

除了上面的材料外,建议带上全家生活合影照,家庭财产证明,如房产证或银行开出的存款证明等,以表明自己的经济实力,没有移民倾向等。

碰到友好的签证官,他只会看几个主要的材料,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就可以顺利通过签证;碰到固执刻板的,他会向你要这个材料要那个材料,问这问那,甚至怀疑你有移民倾向等。准备不足可就麻烦了。

……

P1-5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以亲身经历,给读者呈现了美国中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生动;他在新环境中的困惑、思考和进步,也正折射出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如何把国外教育中先进的成分吸收到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来,使中华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哈佛大学博士 鲁玺,贾妍

本书的部分内容曾在本报发表,并引起了众多在美国的华人的关注。我相信,本书对美国中学的详实描写必定会被国内广大读者所关注。

——美国华文报刊《美中报道》(China Tribune)主编 江维

美国中学生怎样学习、课程如何设置、老师如何要求学生、灵活的选课制度、校园俱乐部和课外活动安排,等等,关于美国中学的情况。本书作了记实描写。我相信读者朋友会从本书中收获良多。

——北京大学博士 李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美国念中学(亲历别样的美国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闻启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计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631413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