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编著的《魏晋风尚志》以真实为纸,以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为墨,对魏晋历史进行百科全书式解读。白衣飘飘的魏晋,总在不经意间,以翩然的姿影,轻抚后人蒙尘的心。该书以瞻仰青春的名义,以一个不甘心的眺望者的姿态穿透历史的尘埃,去触摸那些桀骜不驯的风度,雍容大度的影姿,潇洒傲世的风尚,特立独行的人物,用激扬的文字重现魏晋风骨。
图书 | 魏晋风尚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升编著的《魏晋风尚志》以真实为纸,以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为墨,对魏晋历史进行百科全书式解读。白衣飘飘的魏晋,总在不经意间,以翩然的姿影,轻抚后人蒙尘的心。该书以瞻仰青春的名义,以一个不甘心的眺望者的姿态穿透历史的尘埃,去触摸那些桀骜不驯的风度,雍容大度的影姿,潇洒傲世的风尚,特立独行的人物,用激扬的文字重现魏晋风骨。 内容推荐 白衣飘飘的魏晋,总在不经意间,以翩然的姿影,轻抚后人蒙尘的心。在那残酷到窒息的政治高压中,有竹林七贤傲然立世的风骨;在海誓山盟的世态万千中,有“世说新语”男女两情相悦的奔放情怀;即使在那交织着奢靡腐朽的世风中,依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寄情山水田园的美好情怀。那潇洒飘逸的生活方式,让人叹为观止的情趣风尚,仿佛历史暗夜中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如昙花般灿烂的刹那,让人久久怀念。一段段特立独行的故事背面,傲然绝伦的容颜下,是我们这个民族无处安放的青春。 目录 壹·壹乱世野坟哭悠悠 一 乱世痴儿 二 放浪形骸 壹·贰酒罢挥剑斩樊笼 一 士人嗜酒 二 借酒抗礼 贰·壹勒马踟蹰儒道口 一 苦难社会 二 生命皈依 贰·贰风云变幻帝王家 一 曹门三杰 二 司马三帝 叁·壹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 嵇康托孤 二 异类叔侄 三 仕场交际草 叁·贰莲花频灿舒舌蕾 一 魏晋玄学 二 清谈之风 肆·壹云袖花靴诗中仙 一 诗的面纱 二 冰心诗魂 肆·贰怀古忧世究人伦 一 魏晋文风 二 言由心生 伍·壹飘似浮云矫若龙 一 魏晋书法 二 兰亭世家 伍·贰铁画银钩引神涎 一 魏晋绘画 二 美若洛神 陆·壹犹恍天籁萦千古 一 魏晋音乐 二 广陵散殁 陆·贰东篱菊下锄花泥 一 隐逸之风 二 五柳先生 柒·壹铁衣猎猎清风拂 一 竖子成名 二 迎风摆柳 三 经世治国 柒·贰魏晋士人爱科学 一 科学时尚 二 科学自娱 三 恐怖瘟疫 四 军工科技 捌·壹不恋亭榭居草舍 一 隐士之风 二 拥抱自然 捌·贰青瓷褐漆篆石碑 一 魏晋纺织 二 魏晋陶瓷 三 魏晋首饰 玖·壹胡糜汉羹一锅端 一 民间饮食 二 宫廷饮食 三 极端吃风 玖·贰子孝弟悌世同堂 一 孝悌之风 二 和峤生孝 三 王戎死孝 拾·壹体秀貌美风流骨 一 檀奴潘安 二 看杀卫玠 拾·贰挥鞭逐鹿安江南 一 静如处子 二 动若脱兔 拾壹·壹巾帼须眉竞比高 一 妇女解放 二 机巧才女 三 爱我一个 拾壹·贰纵情何须衣蔽体 一 服饰风格 二 服饰文化 试读章节 魏晋乱世一个痴儿的故事,或许应该从公元675年中国江西南昌赣江滨的一场豪门饮宴说开去。 此时恰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初唐时代。经历了大唐开国后两代人的励精图治,这时候的中国,已经是雄踞东亚大陆的最强帝国。其治下的中国百姓,早已告别了之前数百年南北分裂战乱的苦难,享受着和平繁荣的生活。这时代的中国人,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比起先前魏晋南北朝时代烽火连天的苦难岁月,可以说是“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中”。 这场饮宴的成员,就是那些“长在蜜罐中”的上等人。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凡响的显赫背景,或是豪门贵族家的“官二代”“富二代”,或是享誉当时的“时尚文化人物”,再就是政坛地位显赫的名流们。饮宴的地点,是一座历经十数年竣工的豪华楼宇,饮宴的主持人,就是当时江西的父母官——洪州牧阎伯屿。这是一场高档次的聚会。 既是高档次的聚会,必有高档次的主题:为这栋新落成的豪华楼宇,写一篇高品质的文章。这是唐朝“上流社会”的聚会风俗,也是才子们一展身手的时候。写好了一夜成名,甚至名垂青史,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这么重大的主题,早已“内定”了人选:洪州牧都督阎伯屿的女婿。人家尽了东道,自然要给面子不是?所以饮宴开始后,阎伯屿虚情假意地邀请来宾们挥毫泼墨,来宾们也虚与委蛇地婉言谢绝,一心就等着阎伯屿的乘龙快婿出风头了。都是场面上的人,得识相。 然而世事总有意外,却还真有个不识相的年轻人。阎伯屿邀请到他那里,非但不婉言谢绝,反而大模大样的挥毫泼墨。这么不上路,自然招了众怒。年轻人穿着寻常,大家高谈阔论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也不知什么来路。但再有来路,不上路也要挨骂的。阎伯屿嘴里不说,来宾们却看不过去了,年轻人写一句,围观群众就嘘一句,再华丽的辞赋,也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找毛病,从开头一直找到中间。年轻人接着写,背后的挑刺声愈高,恼火女婿出不了风头却还要保持风度的阎伯屿,脸就拉得越长。 直到写下这一句的时候,宴会全场如刹那间断了电似的一般哑然。半天不见动静,先前的挑刺声尽皆失语,方才脸拉得比马脸长的阎伯屿,登时改容易色,细细回味良久,却忽而拍案叫绝:千古名句,真千古名句也! 然后,就看着来宾们也纷纷噤声,自觉不自觉地反复低语,细细回味着这千古名句: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这场因为一个年轻人“不识相”而横生波折的饮宴,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这座落成竣工的豪华楼阁,就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阁。这个“不识相”的年轻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唐朝诗人王勃。这段“不识相”却成为千古名篇的文章,就是今天依然载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滕王阁序》。 P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魏晋风尚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359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7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