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人权研究博士文库/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人权研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鼎楚的《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将清末司法独立分为思想、制度与实效三个层面进行考察,论述在宪政背景下中国司法独立的思想启动以及文化认同与选择;认为权力角逐是司法独立制度落实到中国最真实的动力,在落实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法权一体”、“司法组织”和“司法受制”,必然会影响今后中国司法独立的趋向;最后考察司法独立在清末的实效,并在结论中认为一种“圆盾”倾向而非“刀把子”倾向的司法独立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

内容推荐

在西方,司法独立对于实现法治、构建宪政以及保障人权意义重大。清末开启了中国司法独立的历史。基于必要性至可行性的演进顺序,本书《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将清末司法独立分为思想、制度与实效三个层面,进行文化、政治和社会全景式的考察:在思想层面上得出,清末司法独立与宪政从未在国家主权领域获得一种实质性联系。从制度形成中看到,权力角逐是其中最真实的动力,其所体现的“权力争斗”而非“权力对抗”的倾向,影响今后中国司法独立的趋向。在考察实效后发现,清末司法独立体现的一种“刀把子”而非“圆盾”的倾向不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以上的解读,依赖事实与逻辑的关联。然而在学术研究中,事实与逻辑所表达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变动不居的。主观与客观、事实与逻辑之间的决定论因而莫衷一是。我们应该警惕任何一种对于清末司法独立的绝对评判。由视角的开放、思路的展开和问题的拓展所带给我们对当下相关问题的启示应为本书真正贡献之所在。

《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由李鼎楚编写。

目录

第1章 引论/1

 一、问题与立场/1

 二、回顾与反思/3

 三、构想与求新/5

第2章 清末司法独立思想的端倪、动因及途径——至预备立宪前夕的考察/7

 一、端倪:自西徂东的新观念/8

(一)端倪出现的三个阶段或时期/8

(三)演进过程中的特点/13

 二、动因:自身需求与外来逼迫的共同作用/14

(÷),社会经济变革的需求/15

(二)删狱黑暗腐败的反省/16

(三)思想界国家意识的觉醒/19

(四)治外法权的催化/20

 三、途径;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引入的蜕变/21

(一)传教士的“精神侵入”/22

(二)出洋官员的桥梁作用/23

(三)留学生们的言传身教/25

第3章 清末官方主流思想对司法独立的理解与选择——以预备立宪期间官员的言论为中心/28

 一、一种直观的宪政逻辑:“制度崇拜”的司法独立/30

 二、“清弊救亡”:宪政神话下的“司法专官”论/35

 三、认同与选择:立宪主义“大权政治”下的一项措施/47

 四、小结:未曾迈进国家主权的领域/58

第4章 清末司法独立制度构建中的两场“斗法”——试析当局人在权力重置中的阶层意识与角色扮演/62

 一、新的观察点:从理论认知的确立过渡到制度中的权力分配/63

(一)突破宪政“三权理论”的分析框架/63

(二)历史解释中最真实的权力角逐/64

(三)从必要性到可行性的转向/66

 二、削权与踞权:中央当权者与地方督抚的较量/68

(一)当家者的“诡计”:地方官制改革中的司法独立设置/68

(二)看家人的拖沓与要挟:督抚对司法独立制度的冷漠与反对/77

(三)“标新取宠”的另一派:袁世凯试办天津审判厅/86

 三、司法领域内部的争权:法部与大理院的龃龉/94

(一)内讧的经过:以三部法规和三份奏折进行勾勒/94

(二)大权的“如来佛之掌”:部院的行政化倾向与清廷的“平衡术”/102

(三)在朝与在野的专家们:知识精英的意气与品性、论道与践行/106

 四、问题以及趋势:当家人、看家人和专家们的影响/111

第5章 清末司法独立操作中的实情与实效——以权利保障为中心/115

 一、旨趣与方案:清末司法独立实效解读/116

(一)可行性分析的深入:从制度。文本转化为现实操作/116

(二)警觉目的论的泥潭:解释“大事件,”与“历史描绘的精细化”/117

(三)一种真实的局限:‘定位清末司法独立实效考察的有效范围/118

 二、“同情”与“移情”:考察抑制实效的困难/120

(一)匮乏的困窘:人、财与法律/120

(二)传统的窒碍:无奈的思维惯性/128

(三)外来的“绊脚石”:领事裁判权的侵害/131

 三、“自评”与“他评”:案件处判的实情实效/134

(一)案件处判概况及其问题/134

(二)裁判者:权力运用与权威形成/138

(三)当事人:纠纷中的权利诉求与保障/143

 四、“短板效应”:配套审判的相关运作/147

(一)司法独立中的人事:法官选任、惩戒与法政教育/148

(二)“护身符”与“利剑”:法官保护与行政裁判/156

(三)法律人与普通人的沟通:陪审与律师辩护制度/161

 五、“圆盾”与“刀把子”:司法独立倾向于何?/167

结语 评判与拓展/171

 一、事实与逻辑/171

 二、三种评价:权力、权舆与权宜/173

 三、转变:视角决定评判/175

 四、问题的拓展/176

主要参考文献/178

后记:怀着感恩之心行在路上/18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人权研究博士文库/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人权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鼎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16566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9.52
丛书名 人权研究博士文库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