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字中正,中国近代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浙江奉化人,冯玉祥的这本《我所认识的蒋介石》通过大量真实的资料向世人介绍了中国的“法西斯”——蒋介石的一生,他那扑朔迷离的家世,蜚短流长的婚恋,风雨载途的宦海,难挽既倒的兵败,不堪回首的逃亡,色厉内荏的反攻,是是非非的性格,有惊无险的劫难,神秘兮兮的亡故……
图书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蒋介石,字中正,中国近代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浙江奉化人,冯玉祥的这本《我所认识的蒋介石》通过大量真实的资料向世人介绍了中国的“法西斯”——蒋介石的一生,他那扑朔迷离的家世,蜚短流长的婚恋,风雨载途的宦海,难挽既倒的兵败,不堪回首的逃亡,色厉内荏的反攻,是是非非的性格,有惊无险的劫难,神秘兮兮的亡故…… 内容推荐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由冯玉祥所著。 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故冯玉祥对蒋介石的了解可谓入骨三分,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以大量的事实,讲述了蒋、冯之间关系的发生、发展稿变化,揭露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资料;具有珍赛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目录 绪言 自序:我与蒋介石 代序:我来扒蒋介石的皮 第一部分 誓师北伐 第1章 挥师北伐路 第2章 无奈交兵权 第3章 结盟为兄弟 第4章 祭奠总理灵 第5章 独揽大权 第6章 消灭异己 第7章 “九一八”事变 第二部分 不抵抗政策 第8章 三天亡国论 第9章 “一·二八”抗战 第10章 迁都到洛阳 第11章 我在泰山时 第12章 镇压人民抗日 第13章 何梅协定后 第14章 打击福建抗日政府 第15章 相邀南京开会 第16章 出卖福建安溪矿产 第三部分 动摇不定 第17章 救国会七君子下狱 第18章 西安“双十二事变” 第19章 违背三大政策 第20章 “七七”抗战 第21章 “八·一三”淞沪抗战 第22章 第六战区抗日 第23章 接受调停和议 第24章 弃南京,退武汉 第25章 堵塞长江交通 第四部分 民心尽失 第26章 阻碍人民力量 第27章 河南查看阵地 第28章 检阅湘黔川军队 第29章 武汉失守 第30章 焦土抗战 第31章 优良军队藏后方 第32章 压迫苗族同胞 第33章 重用特务,贩卖烟土 第34章 鼓励贪污 第五部分 为政不仁 第35章 放走汉奸汪精卫 第36章 乱用律法,滥杀无辜 第37章 剥削军需物资 第38章 遍设收税机关 第39章 对病兵不闻不问 第40章 破席裹尸骨 第41章 中央训练团 第42章 迫害抗战青年 第43章 罔顾法制 第六部分 一意孤行 第44章 不知道民主为何物 第45章 血口喷人 第46章 制造九鼎,预备称帝 第47章 谁说真话就枪决谁 第48章 不顾士兵温饱 第49章 善不能用,恶不能去 第50章 河南旱灾,置若罔闻 第51章 阻碍献金救国 第52章 阴谋破坏献金大会 第七部分 蝇营狗苟 第53章 制造谣言,提防共产党 第54章 “纸老虎”军队 第55章 监视各界民众慰劳团 第56章 朝朝夕夕算计打共产党 第57章 拿着新生活欺骗世人 第58章 原子弹响了之后 第59章 收买领袖 第60章 食言而肥 第61章 派出许多接收强盗 第八部分 倒行逆施 第62章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第63章 有时也像傀儡 第64章 特务流氓为害 第65章 三民主义变成三我主义 第66章 背叛总理遗教 第67章 杀害大学教授 第68章 迫害民主人士 第69章 黑名单杀陶行知 第70章 挥金如土 第九部分 穷途末路 第71章 拉美国下水 第72章 以人民为仇敌 第73章 三征害死百姓 第74章 排挤忠实将领 第75章 屠杀大学生 第76章 民心尽失 第77章 一心一意要做袁世凯 跋一 跋二 附录 再说蒋介石 第1章 日记节选 第2章 书信选录 家书教子 蒋宋婚姻 与孙中山 四封遗书 第3章 演讲选录 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纪念“九一八”七周年告东北同胞书 蒋介石: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 蒋介石1946年元旦广播演说 蒋介石1948年就任民国总统演说 宋美龄美国国会演说 试读章节 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总理并不是自今日始。有我的朋友确实知道,那一年孙总理在永丰军舰上,有陈炯明派的一个青年带着一个大炸弹去炸孙先生,被孙先生的人捉住了。后来有一个孙先生的外国朋友对孙先生说:“你是中国的大总统,是一个很大的人物,度量应当宽大。”这一个放炸弹的青年的父亲,是这个外国朋友的好朋友,因此他来求孙先生赦免他的死罪。孙先生完全答应了,并且说:“年轻的孩子懂得什么,我一定释放他。”中山先生提起笔来下了一个手谕,叫把那放炸弹的青年释放了。临到中山先生离开永丰军舰的时候,蒋介石对守卫的人说:“不要放,快快拉出去枪决了。”后来某外国人知道了那个青年被枪决了,到处说孙先生说了话不算数。实在呢,是蒋介石不服从孙先生的话,可是那个外国人,怎么会晓得那个内容呢!看看今天吧,孙先生原来说:“人民是主人。”蒋介石把人民当奴隶;孙先生主张国家独立,不依赖外人,并且说打倒帝国主义;今天蒋介石,是不是跪在帝国主义面前叫祖宗呢? 这是一件事实。有的人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那是说:“见微而知著也。”又说:“冰冻三尺,决非一日之寒。”蒋介石背叛孙总理的主义和媚外卖国,不是自今天才开始的。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过的蒋介石,那是一九二五年的事。 第二次听说蒋介石是在一九二六年春天。在外蒙古的首都(库伦)听见几个朋友说广东三月二十日逮捕了很多人,那是蒋介石干的。那时候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为了争夺个人的权利,把一些人抓起来了。 又有朋友说,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死了以后,蒋介石对黄埔学校的教员和学生说:“总理虽然死了;总理的政治顾问苏联鲍罗廷先生在这里,就同总理活着一样,我们学校里无论校长、教员、学生,都要诚心诚意地服从鲍罗廷顾问,就如同服从总理一样。”并且要求大家举起手来宣誓,要内外如一地服从。这件事情,徐先生说得很详,我不必说得太详细了;可是过的日子不多,一脚踢跑的踢跑了,抓起来的抓起来,押起来的押起来。 一九二六年五月我在莫斯科听说,蒋介石曾到过莫斯科。蒋说起话来是非常革命的,比谁都左。不久广东“三月二十日事变”发生了,莫斯科的苏联人和中国人大家都摸不着头脑,到底是怎么回事,会把许多人赶走的赶走,下监的下监? 一九二六年九月听说,蒋介石带着兵由广东到湖南,不久就到湖北。一些北平来的朋友们到包头五原来说,革命军是和国民军一致都是打倒军阀,取消不平等条约的。正是我在五原誓师消息断绝的时候,就靠着一些不怕死的同志,得些上海和南方的消息。五原是在绥远的西边,察哈尔、北京、河北省都是张作霖的军队;湖北、河南、陕西都是吴佩孚的军队。这时候从五原到上海和长江南岸,电报和邮政都不通,全靠着人送。所知道的蒋介石,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忽左忽右的人,怎样都与他自己合适,他就怎样做,并没有什么准则。 一九二七年到了西安(陕西省城),有唐生智的代表某先生来说,蒋介石完全是个军阀;若同张作霖、吴佩孚比,张、吴是旧军阀,蒋是新军阀。我没有等那朋友讲完,我就请他去喝茶。我对他说这时正在北伐,若自己里头不一致,互相攻击,张作霖、吴佩孚怕打不下去了。那位朋友很文雅,不慌不忙地说,旧军阀太腐败了,容易打;新军阀会拿什么主义来骗人,是不容易打的。若打他要现在就打,不能在北伐成功以后再打。那位朋友说话的意思就在本年首先应打蒋介石。我对他说,西安被围有八个月,饿死三万人,才把吴佩孚的部队刘镇华赶出潼关去,国民二、三两军是很疲惫的。国民一军自从南口败仗之后,行军几千里,人员、马匹、器械亟待补充。吴佩孚在河南省巩县兵工厂,张作霖的军队在河南省信阳县。若是我们革命的军队自己杀自己,将来不堪设想。那位朋友很耐烦地详详细细地说了两三天,他把蒋的独裁、专制都说出来。我对他说,你的话说得很对,不过大敌当前,我们先要打正面的敌人,不可自己杀起自己来。那位朋友很失望地绕道回湖北去了。他临走的时候给我一封信:蒋介石这个独裁者,若不在这个时候把他打倒,将来他会把你们打倒。 在郑州会师的时候正是一九二七年,我看见了谭延闿、徐谦、唐生智以及许多国民党的朋友,有很多都是很激烈地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我再三地说,张作霖在北边,吴佩孚跑到四川去,无论如何不要自己打起来,忘了我们的敌人。当时有些朋友很同意我这话,也有的人不赞成,说我已经同蒋介石勾搭在一起。本来那些朋友要在郑州多住一两天的,那一天的早晨忽然挂起车来走了。我听见了马上到车站同他们谈了两三句话,就开车了。 我在河南巩县兵工厂遇见邓演达先生。我请邓演达先生对兵工厂的工人们演讲,他骂蒋介石是背叛孙中山先生的。蒋介石是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邓先生是政治部长。我和邓先生初次见面,蒋介石我还没有见过他。他们都是由广东出来的,内容是怎么的事,我实在不清楚。邓演达讲完了以后,我的朋友刘伯坚对我说:“邓演达说的都是实话。”还有朋友们说,若是革命军自己打起来,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都高兴了。P15-18 序言 我写这本书的意思,不是注重字句,不是注重文章。每一章字的多少没有关系,每一句的雅俗没有注意,和写多长多短,我觉得全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确确实实,明明白白,说的都是真话,并且万分注意到:把我说的话使我们全中国的同胞不论是乡间的农民、推车的、挑担子的和铁工、木工,以及河边、海边扛大个的,农村的妇孺一听就懂。当然这本书要翻成外国文字,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一看就懂得。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 第一为铲除独裁,打倒小袁世凯,打倒希特勒第二。 第二要建设一个真正的各党各派的联合起来的民主政府,建设一个新中华人民民主的国家。 第三为的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让同胞们知道,谁是真正抗日,谁是假抗日,谁是背叛了孙中山先生,不实行三民主义,不实行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先生说:那个是国贼;蒋便说:那个是他的父亲。 第四,救国有罪,把一切爱国救国的人,蛮不讲理地下在监牢里,黑暗到万分的情形。 第五,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被蒋介石的特务怎样杀的,怎样打的,怎样坐了土牢,有些青年们在半夜里拉出去,枪决的时候,他们是怎样喊的三民主义万岁。 第六,真正抗战的军人吃不饱穿不暖,身体瘦得连枪都扛不动,路都走不动,伤了的无医,病了的无药,死了的无人葬埋。还要把他们十万的缩成五万,五万人的缩成两万,一直到一团人,把它拨散,拨开,名称都查不着,死伤的人数都无法子查问。 第七,不能打仗的军队,只要是他自己的嫡系就扩大就增编,并且发给美式的装备,结果见了敌人不是投降,便是缴械。 第八,政治全在用人,蒋是不论贤不贤,能不能,只注重在亲不亲,乡不乡,同姓和不同姓,看看今天贪污的情形就知道病源所在。 第九,说是以党治国,党里开会见不着他的面。国防最高会议,政治最高机关开一百次会议,蒋也到不了一二次,他是用两三个他自己的私人在那里听着,回去报告他,不用眼睛做事,只用耳朵来听,那同瞎子有什么分别? 第十,经济的事,来的时候是人民的一滴血、一滴汗,蒋要随便送人的时候,不是三千万,就是五千万,这样怎么会不紊乱呢?一担米到了一千多万,一块美金到了法币四百多万,这不是蒋一人干的么? 第十一,不论法律,不论组织的什么会审,也不问是定了三年监禁,是五年监禁,他拿起笔来一批,就是一律枪决。这真成了朕即法律,朕即国家。 第十二,所有中央委员,不论与革命有无关系,谁会奉承他,谁会谄媚他,便被他用笔一圈,成了中央委员。民众们说,这些东西都是狐群狗党,又说是刮民党,这真不是骂人的话。 第十三,蒋一高兴称胡汉民是老师,是前辈,忽然就把胡捆起来关在黑屋子里。蒋是黄埔学校校长,李济深将军是副校长,蒋当了委员长,李是参谋总长,忽然间就把李将军关到监牢里。蒋的心目中没有师长,也没有朋友,完全是阴狠,险毒。 第十四,当战事紧急的时候,陈军长说了几句真实的话,因为于右任催蒋快想个办法,蒋找何去,何不去,找张、俞去,张、俞也不去。说蒋的军事是纸老虎,这还是假的么? 第十五,无论公务人员和国内的同胞们,谁说真话蒋就说他共产党,杀的杀,埋的埋,不知死了多少人,就连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劝过蒋介石几次,叫蒋不要把军队留在西北预备打共产党,应当开到前线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因此蒋便逢人大骂:“史迪威是共产党!史迪威是共产党!”这不是血口喷人是什么? 第十六,忽然间又要投降,忽然间又讲条件,一点不得意,蒋便大骂:“他们要抗日,因为他们要抗日把国家弄成这样糟糕。”不是小声说的,乃是大喊着说的;不是平平静静地说的,而是红涨着脸,拍着桌子说的;不是对一个人说的,而是在最高国防会议时说的。 第十七,马歇尔元帅来调解内战,各党各派,无党无派,联合起来,建设国家。忽然间把开会和闭会的宣言全不算了。这个内战一打起来,蒋说,三个月可以完事。今天过了二十多个月了,国内的同胞至少死了六百万人,这是谁把这些人害死的? 第十八,从沧白堂、教场口打起,杀了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大学教授,逼死陶行知先生,在西安杀了西北人民领袖杜斌丞先生等十九人,在北平捕了余心清少将等二百二十个人下监。 第十九,各地学生们活不下去了,书不能读啦,到政府请愿,结果打伤的打伤,刺死的刺死。这一年多的工夫,被特务抓下监牢的青年学生们就有几百万。谁无父母,谁无子女,蒋把中国弄成什么样的世界呀! 第二十,孙中山先生亲笔写的三大政策,蒋不但把这三大政策完全推翻,并且加以仇视。看他对待中共,对待工农,是什么情形呀,旁的就不要说了! 第二十一,蒋打人民解放军,用的是新方法,每次打一个城镇,先用四五百架飞机,轰炸了三天三夜,用四五百门大炮轰击三天三夜,然后步兵才前进。城镇占领了,看不见人民解放军。蒋的政工人员问老百姓,解放军哪里去了?百姓说,前两个星期人家就走了。蒋家的政工人员说,这几天都是打的老百姓么?百姓回答说:“我母亲的死尸在这里,头被你们炸没有了,我哥哥弟弟的死尸一半在房顶上,一半在地上,我姊姊妹妹的尸首都炸散了,你们不是炸的我们是炸的谁呢?”蒋的政工人员把老百姓集合来说:“这个仗蒋介石不愿打,你们看,飞机不是美国来的么?坦克车和大炮不是美国的么?我手里拿的步枪和子弹不是美国的吗?这样你们还不明白么?这是美国来叫打你们的,不能怪蒋介石。”听了这些政工人员的话,就知道蒋介石的阴谋是何等毒辣呀! 第二十二,抗日出过大力的赵寿山将军、高树勋将军和云南的几位将军和张公干师长等许多有血性有良心的青年将领都跑到解放军那边去了,什么缘故呢?在这里写得很清楚。 第二十三,谁是最贪污的,并且是被弹劾的谁就升大官,这不是实在情形吗? 第二十四,什么叫作伪国大?出了些什么丑,全世界的人谁不知道? 第二十五,至于立法院里,刘不同怎样骂蒋和怎样的骂陈立夫,更是写的明白。 总而言之,看了这本书,一定能知道蒋是一个什么样的害国殃民的强盗,我不求别的,我愿意全世界的人类不要受蒋的欺骗,就算了。 有许多朋友,知道我和蒋介石的关系,但是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我和蒋介石的关系。因此,我就不能不把我自己介绍一下。为的是看我这书的人可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和蒋的关系。 若论国家军人的阶级来说,在民国十年,我在陕西当督军,陆军上将阶级;十一年我在河南当督军,也是陆军上将阶级;十一年到十三年,我当陆军检阅司,是陆军上将阶级。在这个时代,蒋介石跟中山先生当过上校参谋和少将参谋。民国十五年,九月十七日,我在绥远西北的五原誓师,我是国民联军的总司令,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民国十五年底,我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当那个时候,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我是军事委员会委员,蒋介石也是该会的委员。民国十六年,蒋介石被他第一集团军的军长把他赶到日本去,不要他了。我约了阎锡山(阎锡山是革命集团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共同发电,找蒋介石由日本回来,不但请蒋介石当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还请他当全国的总司令。我们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都愿归他指挥。这一通电发出,蒋介石才由日本回来。以后,蒋介石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我也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蒋介石百般设法,他请我们推他为国民党的总裁,我们就推他当了总裁。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以后,蒋介石找人给我说,他想当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我就推他当委员长。后来林森主席死了,他希望做国民政府主席,我们就推他当国民政府的主席。民国二十四年,我当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同日本打仗这八年中,蒋介石当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我在上海一带当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后来又到河北省当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来又到湘黔川检阅所有后方军队。总而言之,蒋介石是国民政府委员,我也是国民政府委员;蒋介石是军事委员会委员,我也是军事委员会委员;他当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我当副委员长;蒋介石是国民党的常务委员,我也是常务委员;蒋介石是最高国防会议主席,我是最高国防会议的委员。 二十年的光阴,我同他都在一起。他是如何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可以说没有一桩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每次开会,他虽然不到,他在纪念周上的表示,在与各人谈话中的表示,和在三五个人聚餐时的表示,都清清楚楚的。他什么时候把狐狸尾巴露出来,我是看得清白的。 至于民国十七年他同我拜盟兄弟,他亲笔写的是什么东西,有照片;我写的是什么东西,也有照片。我是说明了的,你若真正为实现三民主义,我们就在一起干,你若不拿人民当主人,而拿人民当奴仆,我是不能同你在一起干的,不但不能在一起干,并且是非打倒你不可。请大家看看那相片,就知道那个意思了,这就是我同蒋介石二十多年来的关系。 我这本书是我说着,李德全夫人用笔记下来的,我不能不在这里,说一句谢谢的话。 后记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加拿大的文幼章教授。他是蒋介石的顾问,他也是教会里的一位忠实的牧师。文幼章教授本来是拥蒋的,因为看见蒋用特务乱杀人,因此他是一天天地反对蒋了。现在他反蒋最烈,大学教授不当了,牧师也不当了。他说:“主持正义,认识真理,替中国老百姓打抱不平,就是真正的基督徒。” 我还有一位美国朋友拉铁摩尔先生,他是一位大学院长,他是蒋介石的顾问,原来是拥蒋的,后来因蒋用特务杀大学教授闻一多、李公朴,就变成美国反蒋的大旗。我问拉铁摩尔:“你是怎样由拥蒋变为反蒋的呢?”他说:“这是科学的,他是,我说他是;他非,我说他非;他爱民实行民主我就拥护他,他害民独裁我就反对他。这不仅我一个如此,大多数的美国人都有这种追求真理的知识。” 有一天我同蒋介石的亲戚,在哈得逊河华盛顿大桥的西边一个小餐馆里吃饭,我对那位先生说文幼章先生反蒋与拉铁摩尔反蒋的事,多么光明正大呀!对就说对,不对就说不对,不像我们中国人,一个无论多么坏,只要这个人是我的亲戚,或是我的长官就不能说半个不字,这种奴隶的病根若不拔除净尽,我们中国没有个好,没有个进步。蒋的亲戚,笑着说:“别说了!……我知道是说我了。”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个战术家,他是个拙劣的外行,作为一个战略家,也许好一些。 ——周恩来 蒋介石这个人,搞民主无量,搞独裁无胆,岂能不败? ——李敖 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布赖恩·克罗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玉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333051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54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7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2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46 |
宽 | 173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