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生动地反映了马克·吐温在小镇的童年生活。本书是马克·吐温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小说,小说很多描写都反映了马克·吐温对他所见到的人性贪婪与残酷的憎恶,同时也是对美国社会深入而动情的评述。

内容推荐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之一,它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又一力作。本书内容取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生活,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翻开本书,一则则充满紧张悬疑、冒险刺激的故事情节,一个个洋溢着勇敢与奋斗精神的传奇故事,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故事中有平凡的小人物,也有伟大的英雄,你可以和他们共享丰富多彩、生趣盎然的人生……

试读章节

要是你没读过那本《汤姆·索耶历险记》,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没什么关系。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他说的大多都是真人真事。有些事是他展开来说的,但大部分都是真的。没什么要紧的。我从未见过谁不编故事的,总有那么一两回,除了像波莉姨妈,或者那个寡妇,也许还有玛丽。波莉姨妈,她是汤姆的姨妈,还有玛丽和寡妇道格拉斯,她们都是那本书里的人物。那本书里讲的大多数是真事,就是有点儿夸张,我刚刚说过了。

那本书的结局是这样的:我和汤姆找到了那些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钱,这笔钱让我们发了财。我们各分到六千块钱——全是金币。把那么多钱堆在一起,看起来真吓人。得啦,撒切尔法官把这笔钱拿去放贷,这下子我们每人每天都拿得到一块钱的利息,一年下来——钱多得简直叫人不知怎么花。寡妇道格拉斯把我当她的亲儿子看待,说是要让我知书达礼。可是那寡妇却要我按她的要求守规矩,讲体面,这样成天闷在屋子里过日子真难受;所以等我实在受不了时,就偷着溜出去了。我又穿上那身破烂衣裳,钻进空糖桶里呆着,这才觉得自在满意了。可是汤姆·索耶把我找到了,说他要着手搞个强盗帮,要是我肯回到寡妇那儿去做个体面的人,就可以让我参加。这样我就回去了。

寡妇为我哭了一场,说我是个可怜的迷途羔羊,她还骂了我许多别的,但她绝对没有什么恶意。她又让我换上了那些新衣服,弄得我简直没办法,只是一个劲儿地出汗,觉得浑身上下别扭。行啦,打那以后老一套又开始了。寡妇一摇吃晚饭的铃,你就得准时来。坐上了桌子你也不能马上就吃饭,还得等她埋下头对着那些饭菜嘟囔一番,尽管一桌饭菜什么问题也没有①。其实每样菜都是单独烧的。要是烧一桶大杂烩,那就不同了,什么东西都混在一起,加上各种汤汁一揽和,那种味道就好吃多了。

吃完晚饭,她就拿出书来,给我讲摩西和纸莎草②的事;我急不可耐,想马上搞清楚摩西是谁;可是她却一点一点地吐露出来,摩西老早就死掉了;于是我就没心思再理会他了,因为我才不管什么死人的事呢。

一会儿,我想抽烟,就请寡妇让我抽。但是她不同意。她说抽烟是坏习惯,也不干净,叫我彻底把它戒掉不抽了。有些人就是这样干事的。对某件事他们还没搞清楚,就去表示反对。你看,就拿摩西来说吧,与她非亲非故,还是个死人,对谁都没有用处,可她偏要在这儿瞎操心。还有劲儿找我的碴,何况我干的事还有点儿好处。

她的姐姐沃森小姐是个精瘦的老姑娘,戴着眼镜,刚搬过来和她一起住,这会儿也拿出一本识字课本来烦我。她逼着我挺费劲地念了一个多钟头,然后那寡妇才叫她放松一下。我可实在熬不下去了。接着又弄了一个钟头,无聊透顶,搞得我坐立不安。

P1-2

序言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最有代表性的杰作,问世于1885年。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嬗变的年代,发展进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社会矛盾——比如,一面是黑人的处境出现恶化,种族关系日益紧张;一面是“西进”运动蓬勃进行,一个崭新的国家正随着边疆的不断向西开拓而喷薄欲出,人们在不断告别陈腐的旧世界,而对自由新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这双重背景有一个契合点,即人们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所表达的“河”与“岸”鲜明的对立,某种意义上也正是这种渴望与追求的深沉回响。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诞生一百多年来,尽管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但迄今在美国发行量已超过一亿册,这足以说明其不朽的价值。诗人T.S.艾略特说这部书“像其它伟大的想像的作品一样,能给予读者任何他能从它那里得到的东西”,“马克·吐温写了一部远比他自己所能了解他在写的更伟大的书”,“谁能比奥德修斯更像希腊人?或者比浮士德更像德国人?比堂吉诃德更像西班牙人?比哈克·费恩更像美国人?”诗人奥登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了解美国的一把钥匙。”小说家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序中说:“整个现代美国文学都来源于一部马克·吐温的叫做《哈克贝里·费恩》的书,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部书,此后还没有哪本书能和它匹敌。”

此书的作者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缪尔·朗霍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1910),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个地方法官,家庭负担沉重,曾遭破产。12岁时父亲去世,他开始了自谋生路,曾做过印刷所学徒、报童、金矿工人、密西西比河上的领航员、新闻记者等。1863年,他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一些通讯和幽默小品。不论是对于年轻的克莱门斯,还是对于马克·吐温来说,密西西比河都代表了他的整个生命:他生在密西西比河边,长在密西西比河上,这条河流浸润了他的心灵,牵动着他的情丝,令他终生魂牵梦萦。即如“马克.吐温”这个笔名,本是早先河上所用的一句行话,意思是‘冰深两嚼”,即水深12英尺,船可以安全通过。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所主要描写的就是主人公哈克和他的朋友吉姆乘木筏在这条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历险故事。哈克不堪忍受专横的父亲的虐待和周围环境的拘束,于是在密西西比河上找到一只木筏,顺河漂流,寻找新的生活,漂流途中他遇到不愿被主人卖往远方而逃跑的黑人奴隶吉姆,哈克没有告发吉姆,而是和他结伴去寻找自由的‘‘卡罗镇”。他们一路上不断在河上和岸上来回,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经历了很多危险而有趣的事情。在沿密西西比河漂流的旅途中,他们渐渐消除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隔阂,成为了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他们一起享受密西西比河里肥美的鲜鱼,一起观赏密西西比河上夜晚的星空,一起驾着木筏度过了很多自由美好的时光。但最后他们在大雾中错过了他们要寻找的目的地卡罗镇,不得不回到岸上。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密西西比河是历险的联系纽带,深刻地象征着哈克和吉姆寻求的自由、平等以及兄弟友爱。每逢哈克和吉姆在岸上遭遇麻烦,他们就退到密西西比河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马克·吐温
译者 徐崇亮//赵立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50265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5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