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涛编著的《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收录第一手资料,翔实披露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中鲜为人知的内幕风云。真实记录毛泽东与李宗仁、张治中、程潜、李济深、傅作义等十几位国民党将领的交往细节。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集合了毛泽东一生的生活剪影。

百余张珍贵图片+别具匠心专题设计+精美双色装帧环保纸张,高品质高档次,送领导送朋友最好的礼品书!

党政机关、军队系统、政府人员传阅率最高、最佳团购读物图书!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交往,既是国共两党长期斗争、几度合作的历史缩影,也是毛泽东人际交往中最有特色、最具魅力的华彩篇章。特别是毛泽东策动国民党高级将领投诚起义、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李涛编著的《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收录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以纪实手法记述了毛泽东与李宗仁、张治中、程潜、李济深、傅作义等十几位国民党将领的交往过程,《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披露了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毛泽东与李宗仁

 广州白云机场,一架波音707客机降落。一位白发老人喃喃自语:“我又回来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毛泽东和李宗仁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昔日的“冤家对头”又走到了一起

 毛泽东曾经给了李宗仁一次选择国共合作的机会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我是中国人,一定要回中国去!”

 李宗仁义无反顾地决定要在自己生命的夕阳之时,获得一次新生的机会

 毛泽东不失幽默地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上贼船了”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拉着李宗仁的手,连声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第二章 “你还是我的老上级”——毛泽东与程潜

 山城重庆,毛泽东回访“老上司”,力劝程潜参加副总统的竞选,“竞选不成,你可回湖南老家搞和平运动……”

 章士钊传来毛泽东的口信,称程潜“绝非久困之士,终归会投向人民的怀抱”

 收到程潜的“备忘录”,毛泽东高兴地说:“颂公为湖南人民立了大功啊!”

 毛泽东致电程潜:“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

 毛泽东握住程潜的手:“这次接您这位老上司来,是想请您参加政协,共商国家大事……”

 中南海,毛泽东亲自为程潜荡浆

第三章 “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毛泽东与傅作义

 兵临城下,傅作义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

 听到嫡系部队第35军在新保安战役中全军覆灭的噩耗,傅作义痛心疾首,唉叹道:“我的政治生命完了”

 再度和谈,傅作义迟迟难下最后决心

 傅作义请出老朋友邓宝珊与中共进行第三次和谈,最终做出抉择,将北平城完好无损地交到人民手中

 西柏坡,毛泽东亲切地对傅作义说:“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

 傅作义发表和平通电,毛泽东复电称赞“这是应当欢迎的”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傅作义力促绥远和平解放

 毛泽东指示:按傅先生提出的原则、步骤办

 毛泽东采纳了傅作义的建议,命令绥远部队组建为23兵团,开赴抗美援朝前线

 为了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傅作义踏遍大江南北,毛泽东满意地说:“看来你对水利这一行是真钻进去了”

第四章 “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毛泽东与张治中

 为谋求和平,张治中亲赴延安,把毛泽东接到了重庆

 张治中把官邸让给了毛泽东

 蒋介石忿然道:“我正在同共产党的代表谈判!”

 “我既然接毛先生来,当然要负责送回去!”张治中决定二上延安

 “将来你们写历史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写‘张治中三到延安’这一笔啊!”

 历史再一次把张治中推到国共和谈的历史舞台上,但他清楚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

 北平城,张治中终究没能使奇迹出现……蒋介石在溪口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过去的阶段等于过了年三十,今后还要从年初一做起!”

 张治中力促新疆和平解放,毛泽东笑道:“我们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吧!”

 “他这个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

 张治中陪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感慨万千,“二十天来如处春风化雨之中”

 天安门城楼上,张治中仗义执言:“你的步子走得太快,我们跟不上了”

第五章 “义声昭著,全国欢迎”——毛泽东与陈明仁

 陈明仁向蒋介石效忠:“与共军拼命,与四平共存亡”,但到头来却落了个“胸前挂勋章,手拿撤职令”的可悲下场

 长沙城,程潜、陈明仁高举义旗;北平城,毛泽东赞曰:“义声昭著,全国欢迎”

 “共产党的军队有饭吃,你有饭吃;共产党的军队有衣穿,你有衣穿”

 陈明仁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教育了我,宽恕了我过去的反动历史,更由于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使我走向了新生”

第六章 “应该对我们多提意见”——毛泽东与李济深

 李济深致信毛泽东,表示“愿意亲赴延安,与中共共商国是”

 毛泽东致电李济深:“北平解放在即,晤教非远,诸容面叙”

 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诚恳地对李济深说:“应该对我们多提意见,多提批评”

 李济深建议将供给制改为薪给制

 “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

第七章 “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毛泽东与卫立煌

 卫立煌途经延安,毛泽东做出指示“欢迎一定要隆重、热情,招待的规格一定要高”

 “卫将军是第一位到延安的战区长官,抗日坚决,和八路军友好合作,我们要沿着这样一条路继续走下去”

 “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早日来京,借图良晤”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毛泽东盛赞卫立煌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第八章 “为德之大,更不敢忘”——毛泽东与邓宝珊

 邓宝珊秘密路过延安,毛泽东再三叮嘱:一定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多住几天

 毛泽东与邓宝珊书信来往频繁,榆林与延安成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不指定路线便罢了,指定了,我偏要走延安这条路线!”

 毛泽东致信邓宝珊,“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从当时西北的整个战局看,还是应该打的”

 “只有邓宝珊这把钥匙能够打开傅作义的锁”

 毛泽东诚恳地说:“希望邓先生今后见到什么,还是不客气地提出来”

第九章 “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毛泽东与董其武

 “董其武是不可以不授上将军衔的!”

 傅作义语重心长地对董其武说:“走人民的道路”

 西柏坡,毛泽东为董其武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

 董其武归绥高举义旗,毛泽东致电勉励“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奋斗!”

 中南海,毛泽东称赞董其武:“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嘛!”

 “还是让你当军长,直接带兵,不离开老部队,有职有权,当军长好!”

第十章 “咱们是儿女亲家,不必拘礼”——毛泽东与孔从洲

 毛泽东亲自批准孔从洲入党,并风趣地对陈赓说:“你可不要‘吃’杂牌哟!”

 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向客人们介绍:“这是李敏的公公,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同志”

 孔从洲又一次走进了中南海,毛泽东笑着对他说:“咱们是儿女亲家,不必拘礼”

 孔从洲仗义执言,上书毛泽东,请求为老战友落实政策。毛泽东批示:政策为什么没有落实,让兰州军区来汇报

 孔从洲致信毛泽东,建议发展我军的电子战技术。两天后,毛泽东即作出指示:请剑英同志找二炮孔从洲等同志商议几次

第十一章 “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毛泽东与刘斐

 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风趣地对刘斐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哩!”

 毛泽东差点失笑喷饭,立即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

 刘斐在香港举义,欣然接受毛泽东邀请,北上参加政协会议

 “共产党取此政策,百川焉不归大海!”

 毛泽东谆谆叮嘱:“为章,有什么困难你要向群众请教”

第十二章 “欢迎你驾机起义”——毛泽东与刘善本

 延安,毛泽东握住刘善本的手,亲切地说:“欢迎你驾机起义”

 “听说你们不怕吃苦,都很愿意到东北航校去,这很好”

 彭老总军中缺钱,毛泽东亲自点将,“请刘善本驾机上天,送银元”

 开国大典,刘善本驾战机驶过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挥手致意……

 毛泽东指示:“三军的积案要重新调查:空军的刘善本……”

第十三章 “我们欢迎真正的和平使者”——毛泽东与黄绍竑

 “正规战已经输了,还打什么游击战?要知道毛泽东是打游击战的老祖宗!”

 黄绍竑出任和谈代表,对和谈前景忧心忡忡

 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连声说:“欢迎,欢迎,真正的和平我们是欢迎的嘛!”

 黄绍竑有感而发,填词《好事近》,毛泽东看后连声说:“好词,好词!”

 “海天明月最关情,深夜照人明里去”

 坚决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建设独立、自由、平等、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第十四章 “你是林则徐的侄孙,久闻大名啊”——毛泽东与林遵

 毛泽东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为突破长江防线,他想到了一个人……

 “我们的态度是欢迎他们起义”

 “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和工作制度,并继续学习海军技术,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光明前途而奋斗!”

 中南海,毛泽东紧握林遵的手,高兴地说:“你是林则徐的侄孙,久闻大名啊!”

第十五章 “你们就是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毛泽东与邓兆祥

 “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喜讯传到西柏坡,毛泽东高兴地说:“好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邓兆祥光荣出席了政协会议,向毛泽东建议,让旧海军人员发挥一技之长

 开国大典上,人民海军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接受共和国的检阅

 邓兆祥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胸怀大志,真心为国,海纳百川,天地可鉴”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毛泽东与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邻,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891年8月13日生于广西临桂(今桂林)。1908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转入广西陆军速成学校。1916年在护国军第6军任排长,参加护国战争。不久参加护法战争,随粤桂联军入湘作战,任营长。1921年升任粤桂第1路边防军统领。次年5月改所部为广西自治军第2路,自任总司令。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等人于1925年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北伐战争期间,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第3路军总指挥、第4集团军总司令。192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院长、国民党武汉政治分会主席。1929年在蒋桂战争失败后回广西,任护党救国军第1方面军总司令。1937年8月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组织指挥台儿庄会战,歼日军万余。 1943年后,任国民党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营主任。抗战胜利后,支持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3月,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和谈,企图“划江而治”。和谈破裂后,于同年底脱离国民党政府,以治病为由飞往美国,从此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1955年8月,在美国发表《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两党再度和谈。1965年7月,在“爱国一家”的号召下,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安排下,毅然冲破种种险阻,回归祖国。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广州白云机场,一架波音707客机降落。一位白发老人喃喃自语:“我又回来了……”

公元1965年7月18日上午7时许,一架波音707客机在广州白云机场缓缓降落。

此时此刻,机上一位饱经风霜的白发老人,透过机窗向外急切地张望,片刻间双眼中竟噙满了热泪,喃喃自语:“16年前,我飞离广州的时候,万想不到再会回来;可是世事的变化常常出人意外,由于祖国的呼唤,今天我又回来了。”

这位老人就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陪同李宗仁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郭德洁和前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委程思远。

飞机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李宗仁缓步走下舷梯,步伐沉重而又坚定。时隔十六载,他又重新踏上了魂系梦牵的祖国大地。

李宗仁结束海外流亡生活、回归社会主义祖国的消息,立刻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全球,成为当日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

在白云机场的候机厅里,李宗仁夫妇与前来迎接的陶铸等广东省党政军领导人亲切交谈,并一同品尝了广东点心和“及第粥”。早餐后,李宗仁一行重新登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上午11时到达上海。

20日,在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统战部副部长刘述周的陪同下,李宗仁从上海乘专机直飞北京。

7月的北京,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首都机场上,周恩来亲自率领陈毅、贺龙、叶剑英、罗瑞卿、彭真、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李宗仁的归来。参加欢迎仪式的还有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国民党起义将领等数十人。当年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等人也在其内。

上午11时,专机安全降落。

面对机场上的热烈场面,李宗仁激动万分,频频向欢迎的人群拱手致谢。当他看清站在欢迎队伍最前面的是周恩来时,连忙快步上前,与周总理紧紧拥抱。

“你回来了,我们欢迎你!”听着周总理亲切的话语,李宗仁热泪盈眶,连声说:“总理你好,总理你好。”随后,李宗仁与前来欢迎的陈毅等人一一握手致谢。当周总理介绍溥仪同李宗仁见面时,一个历史性的镜头出现了:在新中国的首都,清朝末代皇帝同国民党政府代总统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在机场大厅内的毛泽东半身塑像前,李宗仁郑重地宣读了《归国声明》:

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已经从海外回到人民祖国的怀抱里了。此行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方照顾,感激良深。当飞抵北京机场之际,又受到热烈的欢迎,内心感动,尤难自已。谨借此先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由衷恳切的谢意,并述个人愿望和感触以告国人。

首先我所欲言者,即十六年来,我以海外待罪之身,感于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之下,高举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坚决奋斗,使国家蒸蒸日上,并且在最近已经连续成功地爆炸了两颗原子弹。这都是我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凡是在海外的中国人,除少数顽固派外,都深深为此感到荣幸。我本人尤为兴奋,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报效祖国之年,耿耿此心,天日可表……

我尤欲寄语留在台湾的国民党同志者……台湾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吾党同志继承孙中山先生爱国反帝的革命遗教,与中国共产党有过两度合作的光荣历史。……深冀我留台国民党军政同志凛于民族大义,也与我采取同一步伐,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团结抗美,一致对外,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作出有用的贡献。

P2-4

序言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必须有一大批志同道合、坚定不移的人,

组成联军共同作战。

——毛泽东

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最爱戴、最信赖的领袖。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逊实际,中国农民的朴素勤勉,知识分子的好学深思,革命军人的机动沉着,布尔什维克的坚韧顽强”。正因如此,毛泽东不仅赢得了战友们的衷心拥戴,而且赢得了对手们的无比崇敬,使无数原本战场上的死对头,云集在他的麾下,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生命。这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交往,既是国共两党长期斗争、几度合作的历史缩影,也是毛泽东人际交往中最有特色、最具魅力的华彩篇章。其间,既有惊心动魄的斗争和高超策略的运用,也有为共同目标奋斗的真诚和友谊。特别是毛泽东以巨大的感召力和细致入微的工作,策动国民党高级将领投诚起义、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充分展示了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和领袖的雄才大略,令人津津乐道、叹为观止。

本书通过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纪实的手法和翔实生动的语言记述了毛泽东与李宗仁、张治中、傅作义、程潜、陈明仁、邓宝珊、李济深、刘斐、黄绍竑、孔从洲、董其武、卫立煌、林遵、邓兆祥、刘善本等十几位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交往过程,披露了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所独具的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有口皆碑的领袖风范、化敌为友的人际艺术。

时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毛泽东,怀念这位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历尽艰难险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奋斗终生的一代伟人。编撰此书,既是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又具有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重大意义。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批军事文献,使用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得到了军事图书资料馆等单位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61195部队张大庆同志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军事科学院王淼生、包国俊,长征出版社原副总编、责任编辑陈锡祥同志为此书最终付梓作了艰辛的劳动,以及于飞翔、张永超为该书出版作出的努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以及查阅资料等因素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15924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