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位外婆的育教经验(阳光少年心理成长家长辅导)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位外婆的育教经验——阳光少年心理成长家长辅导》记述了一位名叫柳珏的外婆的育儿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她8年来的育儿实践,读起来让人格外感到朴素、亲切,而且很启迪后人。

作者当上了外婆后,她不仅给外孙以爱与情,更是给这种爱和情赋予智慧,培养外孙健康地成长。

这位外婆的爱心与智慧,无论对爸爸妈妈,还是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能有所启迪。

内容推荐

《一位外婆的育教经验——阳光少年心理成长家长辅导》记述了一位名叫柳珏的外婆的育儿经验,是一本记述一位外婆育教孙儿的书。

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应该可以从《一位外婆的育教经验——阳光少年心理成长家长辅导》这本书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能给“隔代亲”赋予更多的智慧,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茁壮成长。

目录

0-3岁——发现和促进孩子体能和智能发展

一、年逾花甲又负重任,外婆的三个第一/2

二、3个月蹬破小床/4

三、6个月会站/5

四、壁虎一样地爬行/6

五、11个月会走路/8

六、会走后的烦恼——家无宁日/9

七、逛遍北京大商场——认识社会/22

八、启蒙教科书——社区汽车车牌/26

九、废纸盒的功劳/29

十、两岁半的忠实小读者/33

十一、拥有50辆“汽车”和多幢“别墅”的小富翁/35

十二、至今无法解开的谜/37

3-6岁——好学多动的小帅哥

一、幼儿园的乖孩子/40

二、玩中学,学中玩/46

三、令浩儿安静的绝招——画谜宫、下棋、玩电脑/49

四、见缝插针,全顽引导/5l

五、发现数学潜能,顺水推舟/55

六、懂得亲情的乖孩子/60

上小学

一、一年级的优秀生/63

二、三年级的小弟弟/72

三、四年级我要更棒/80

编后语/88

试读章节

七、逛遍北京大商场——认识社会

浩儿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无奈逼得我想出一个办法:带他走出家门,逛北京,认识社会,满足他的好奇心。

小家伙已有足够体力上、下四层楼,走一段路不让抱。于是我们祖孙俩每天带一瓶牛奶、一包饼干、一条大毛巾从小区门前乘公交始发车到京城四处逛商场。累了找个地方休息,给他盖上大毛巾抱着他睡一会儿;饿了找个地方吃饭,从此他就成了“麦当劳”、“肯德基”的常客。说来可笑,浩儿最初认识人类的文字竟是“m”和“KFC”。

这段时间我们一老一小逛遍了京城各大商场:赛特、华堂、友谊、燕莎、长安、百盛、当代、双安、宜家家居、西单图书大厦。从此宜家家居和西单图书大厦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至今,每年在浩儿寒、暑假或周末,我们祖孙都会光顾几次这两个地方。他爱去“宜家”是因为这个家居超市人性化的布置,一个个温馨家庭模式的小格局里,其中床、沙发、桌、椅、柜、电脑、家饰用品等可以自由抚摸、研究,这正好满足浩儿好奇心和好动心理,饿了对那里餐厅的食品也很感兴趣。西单图书大厦可以选购他喜爱的玩具、图书和音像制品。

第一次带他去图书大厦延续至今的效应使我意识到:不能忽略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幼儿的认知能力远远超过成人的想象。

那次去图书大厦乘滚梯上楼时,我有意识地引导他看我们脚下和周围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图书,这给他小脑瓜里留下了抹不掉的深刻印象,加之后来的不断光顾,所以直到现在浩儿对书一直有好感,看书成了他平时最喜爱的事情,甚至从3岁起在他床头柜上也像成年人一样往往放着一摞书,养成临睡前看书的习惯,虽然不知道他是否看进去,记得住?但总归是“开卷有益”吧!

第一次去时,我给他买了全套的“海尔兄弟”和“谁对谁不对”VCD光盘。“海尔兄弟”是一部由海尔集团出资编制的引导儿童认知自然和人类与自然斗争的片子,这套光盘虽然价格不菲,但我觉得对浩儿这样好奇心强的孩子花些智力投资是必要的,这是一部对他认知社会、认知人类、自然界万物、宇宙的启蒙教材。这两套光盘对浩儿很有吸引力,回家后每天都嚷着要看“克鲁德”——片中一个聪明、幽默、可爱的小男孩儿。

这两部光盘帮了我的大忙,减轻了我许多体力劳动:浩儿能聚精会神很长一段时间,安静地看“海尔兄弟”,听小朋友唱“谁对谁不对”儿歌。自从看了“海尔兄弟”,浩儿对打雷、下雨、刮风及大海、太阳、月亮、恐龙等动物和自然现象开始感兴趣。

在他要求下,第二年夏天我们带他去北戴河看了大海,这次看大海可能给了他刻骨铭心地记忆,直到上小学三年级一次作文里他还叙述了那次去北戴河的事情。

这段时间我们外出时在公交车上都坐在靠窗口的位置,始发站各路车的售票员阿姨都认识了我们这一老一小,并给予热情照顾。浩儿每次沿路都看到人和车的海洋,尤其对除小轿车以外的车型感兴趣,因为在社区环境里只有轿车。看到窗外没见过的车型,他往往站起来扒着窗户眼光追着车尾还在看,我则充当讲解员——

这叫“冷藏车”,是往商店里送咱们吃的冰棍、冻饺子的,所以没有窗户,要不然车里的冰和冰棍儿就都化了。

这个白色转着的大圆桶是送混凝土的车,咱们的楼房就是混凝土盖成的。大老吊把大方箱子里的混凝土倒进模子里,它硬了就是墙。桶要是不转,时间长了混凝土硬了,就拿不出来了。(那次回来第二天,我给他在超市买了橡皮泥给他玩,告诉他这和混凝土一样,混凝土是用水泥和沙子合的,和橡皮泥一样,第二天就干了、硬了。)

前面红灯转着、响着的车是“警车”,里面是警察叔叔和抓的坏人。并且指着沿途不断看到的路口红、绿、黄灯,告诉他红灯亮的时候车不能走,绿灯亮了才能走,黄灯是做准备。沿途看到众多夏利出租车对他印象深刻,我就势让他记住这些车的颜色是“红色”,和“红灯”颜色一样。

为了让他对方向有初步的辨别能力,在行车和车辆拐弯时告诉他记住前、后、左、右方向,告诉他你吃饭用勺的手就是“右手”,另一只手是“左手”,并且让他用手表示一下。

 这之后一次我们全家外出,遇到红绿灯和拐弯地方,我们有意考他,他都能正确指挥他爸爸的行车方向,小家伙的记忆力惊人之强。

总之,这段时间的京城游逛对浩儿影响很大,使他认识到除“家”以外,外面有那么多人,那么多车,商场里有那么多书,那么多好看好玩儿的东西。

此外,这段时间的京城游逛也增强了他的体力。王府井大街改造后我未曾再去,有一天我和他妈妈准备带他逛王府井,因为考虑要走较多路,怕他让抱,因而带了一辆折叠式手推小车,谁知我们在王府井南口一下公交车,他就表示不坐车,一定要自己推车走。于是他兴奋地推着小车一直往前走,上下人行道时,他竟知道把车把压一下,把小车前轮翘起来上台阶,小家伙聪明的举动逗得我和他妈妈大笑,这种办法可能是在家里摆弄那几辆小车时琢磨出来的。浩儿一直往前走,没兴趣进商店,我们只好跟着他。说来让人不可思议,他竟推着小车一直走到王府井大街北口大教堂附近才算“累了”,我们只好在教堂前边绿地旁找个长椅坐下,拿出带的牛奶和食品给他吃,吃饱喝足以后小家伙累得睡着了。谁知这一睡一直到日落才醒,我们也无心逛王府井了,只好推着他原路返回南口乘车回家,这也算逛了一趟王府井大街吧!

P22-25

序言

一位智慧型的外婆

本书记述了一位外婆的育儿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她8年来的育儿实践,因此读起来让我格外感到朴素、亲切,而且很启迪后人。

俗语说“隔代亲”。作者当上了外婆后,她不仅给外孙以爱与情,更是给这种爱和情赋予智慧,培养外孙健康地成长。

首先,外婆的智慧体现在她学习上的认真。外孙出生后,外婆成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看到他的家人,见到小外孙又胖又健康,外婆内心的愉悦难以言说,但同时又遇上了三个不明白,于是她就虚心地向护士请教。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又不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她认真地读有关育儿的书和杂志,并随时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可以说,外孙八年健康成长的历程也是外婆学习积累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外婆和外孙是在同步成长。

其次,外婆的智慧体现在她观察上的细心。她细心观察外孙点点滴滴的变化,并不断地创设条件,满足外孙的需求。如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探索精神,外孙8个月大的时候,外婆就给他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让孩子在这个空间自由地爬来爬去,孩子爬行速度之快简直就像是一只小壁虎。领外孙去图书大厦时,她发现孩子对书有兴趣,于是就在他床头布置了一个小小图书角。带着他在社区院子里玩耍时,她发现外孙对社区里的汽车车牌感兴趣,这位智慧的外婆就地取材,就把汽车车牌作为外孙的启蒙教科书。发现外孙具有数学潜能时,她就和外孙一起玩硬币,到商店里去认识价格,把物品称一称……

总之,外婆的细心观察和及时引导,不仅让外孙身体健壮,而且智力发育也很好。于是小外孙能从一年级跳过二年级直上三年级,成为三年级同学的小弟弟。

再次,外婆在启蒙教育中非常重视孩子的实践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能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如看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文字、天气预报、各省市的地理位置,看社区商业街上各种商店的名称时,她把这些均作为外孙的学习资源。在节假日里,她带孩子到祖国各地去旅游,让孩子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这种直观教育使孩子得到很生动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性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最后,外婆的智慧体现在她善于倾听。她能蹲下来和外孙一起在玩中学,而且一老一小快乐地进行互动式的学习。这种学习不仅让孩子感到学习是快乐的,而且这种民主、平等、友好的互动式交往也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建构。现在外孙已上了小学四年级,在班级里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外孙的健康成长中,蕴含着外婆的辛苦和智慧。

在结束这一短文时,我想说的是,本书在家庭教育的书刊中应该说是并不多见的。因为这是一本记述一位外婆育教孙儿的书。全国约有50%的孩子和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北京就约有70%的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因此,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应该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愿这本书能给“隔代亲”赋予更多的智慧,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茁壮成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梅玲

2009年2月

后记

在本书的小主人公浩儿刚入小学时(2005年),我就结识了柳珏老师,并开始与她探讨出版此书的相关事宜。如今,浩儿已经成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但年龄只有11岁),小时候养成的好奇、好问、好学的习惯,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浩儿喜欢学习各种知识,从学习中体会着成长的快乐。现在,他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

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们已经陆续升级为爸爸妈妈,他们所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使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承担带孩子的义务,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亲自培养孩子、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于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更多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陪伴下长大。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生,习惯也许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柳珏老师虽不是教育家,但她用自己的智慧在8年的育儿实践中,为浩儿的行为立下了许多好规矩,培养了浩儿许多好习惯,这将是浩儿受用一生的财富。

尽管柳珏老师的许多做法不一定很完美,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但我们还是决定不加任何评论地将《一位外婆的育教经验》奉献给大家,真心希望这位外婆的爱心与智慧,无论对爸爸妈妈,还是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能有所启迪。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最了解孩子的人莫过于孩子身边的亲人,让我们在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杨艳

2010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位外婆的育教经验(阳光少年心理成长家长辅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0073667
开本 16开
页数 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