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简单勾勒出中国天然植被概况、毁林的过程与模式,并对森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做出某些评论。第二章理论性地回顾了各种试图解释人类利用环境的复杂方式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显示了人类利用环境,有时是为获得持续不断的经济利益而进行自然资源管理,有时则为获得眼前利益而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将自然资源从一种利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利用形式。后面六章详细地叙述和分析了森林管理体系的六种个案。

内容推荐

19世纪,令来到中国的西方游客吃惊的是,中国不仅森林缺乏,而且仅存的一小部分森林仍然在遭到无情的砍伐。然而,在所有关于毁坏森林的报道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树木仍然被种植,森林仍然被维护。本书考察了林地的毁坏与保护、维护和管理之间各种力量的平衡,从对毁林原因的探究人手,进一步探讨了在一种主流文化背景之下,在一种不断把荒地转换为耕地的逆境中,森林管理体系趋向稳定的各种条件。从中可以看到,森林管理体系在中国早已存在。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中国的森林

 森林植被

 环境变迁:土地破坏与毁林

华北和西北地区

  东北和南部地区

 毁林的曲折途径

  直接影响森林的力量

  间接影响森林的力量

  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

第二章 森林的稳定与衰减:一种细微的平衡

 毁林问题

 自然资源的保护

 中国森林管理的条件

  森林资源的定义

  边界与遵守

  可持续性

 总结

第三章 皇家狩猎的木兰围场

 狩猎,满族身份与合法化的象征

 作为政令的自然保护

 狩猎围场的衰亡

 结论

第四章 寺庙与寺院森林

 深山老林:一种资源景观

 习惯、强制与有偿管理

 结论

第五章 宗族、村落与公共用地

 宗族土地

 村落与公共用地

 公共所有制的环境

 集体土地的管理

 宗族和村落森林以及公共财产理论

 结论

第六章 农业体系中的树木

 中国南部的树木和农业

 市场联系

 杉树与松树的管理

 树木的控制与所有权

 森林与少数民族

 为什么种植树木:强制还是激励?

第七章 非木材林产品:薪炭、蚕丝和食用菌类

 薪木和炭木

 蚕丝和食用菌类

第八章 在大山深处:砍伐原始森林

 土匪、伐木与荒野的平定

 经济纽带:市场与木材砍伐期

 控制与管理

 限制定居和转换林地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实施与遵守

 毁林或森林管理——相关问题

  对林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控制能力

  适应性与对长期变化的反应

 结论

附录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西文部分

 中文和日文部分

 方志与寺庙志部分

 个人交流

论文附录

 附录1 战略空间:晚清中国荒地政策中的驱逐与安置

 附录2 三百年历史的塔亚(Taungya):中国南方可持续的森林管理体系

 附录3 云南省村民的环境史观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孟泽思
译者 赵珍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93765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7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7-2596号
版权提供者 Nicholas K.Menzie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