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学的境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学的境界(精)》是著名历史学家高华最新文集。继《革命年代》之后,高华教授的文字再度在大陆结集出版。

优秀学者的志业和情怀。高华教授将学术作为一生的志业,既有对知识的追求和兴趣,也有对人类基本问题的诗意的关怀。在本书中,高华不仅仅是一个冷静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个感情充沛的读者、一个关注现实的思想者。

历史学的思想维度。高华教授具有穿透史料的能力,将目光贯穿于过去、现在和将来,既融汇了历史,又超越了历史。这种宏大的文化视野,使他不会脱离现实,却又能在思想上超越世俗。

内容推荐

《历史学的境界(精)》是已故著名学者高华教授的文章结集,包括专稿、演讲、书评、时事观察、论文评议、讲课记录等,既为读者梳理了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问题,也能看出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对现实世界的独到把握。在评论龙应台等人的书时,我们看到读者高华难得倾注了极大的情感,用敏锐的感悟力,表达对个体生命在时代洪流中浮沉不定的同情,读来不无悲凉。

目录

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

 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独立国家

 谈中国20世纪的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

 蒋介石民族主义观之得失

 谈谈抗战历史的几个问题

 谈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

读书有感

 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他何以选择离开

 冷战年代一位读书人的困窘和坚守

 “思想”的累与痛

 读毛泽东词《人有病,天知否?》

在海峡的那一边

 台北二二八“牵手”的现场观感

 不让选举妨害正常的社会生活

 选战中绿蓝两营的动员形式

 2004年“三二〇”之后台湾的选举震荡

 近距离感受“台岛心态”

 激进主义的再思考—从台湾谈起

历史学的技艺与观念

 近年来民间的当代史书写

 对张鸣“近代中国教育之我见”的点评

 对周晓虹“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论文的评述

 国家主义的文字、图像的再造

 与研究生谈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和研究生谈几本史学名著

 论文点评

答客问

 答学生:“王实味叙事”是如何形成的?

 答《时代周报》:历史研究作为志业

 答《亚洲周刊》:回看国共六十年

试读章节

国民党创设的“党治国家”结构有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它无法整合30年代国内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力量,更不能有效保证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在当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后发展国家,实现社会变革,应对外部危机难以跃过一个由国家对人力与物力资源进行快速积累的阶段。从这个角度看,“以党治国”不失为一种加强中央权力、稳定社会秩序的方法。

但是实行“以党治国”有赖于一些基本条件的支持。首先,这个执政党应是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动员型政党,它必须有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政纲来吸引党员和公众,应兼顾社会发展与维护政府权威两方面的关系,通过建立富有活力的政治制度来对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和调节,以发展经济,增加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有赖于国内政局的相对安定,和有一个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外部环境。

1927年后,由于国民党顽固坚持反共和“剿共”战争,引致国内政局的长期动荡。国民党各实力派之间的混战、对抗和日本对华不断的侵略,更加剧了政局的动荡,严重消耗了国民党,使其领导的国家政权机构长期处于虚弱的地位。

达成“以党治国”的另一关键是,执政党必须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保持高度统一。1927年后,尽管蒋介石一再鼓吹国民党党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必须无条件服从领袖和组织,但是国民党无法真正成为纪律严明、富有效率的党。长期以来,国民党内派系林立,党纪松懈,内讧不断。比较大的派系就有以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改组派,以邹鲁、谢持为首的西山会议派,以胡汉民、邓泽如、古应芬为首的胡汉民派和以孙科为首的“再造派”(太子派)。在蒋介石集团内,又有政学系与CC系、黄埔系与CC系的明争暗斗。1930—1931年两年内,国民党两度分裂,1932—1936年又有南京与以胡汉民为精神领袖的半独立的粤、桂等省的对立。党内派系不断冲突和演化,使国民党的党纪形同具文,政治上和组织上始终难以真正统一。

国民党的思想“统一”更是建立在沙滩上。由于国民党在对待孙中山遗教上表现的严重随意性,三民主义已丧失了一个完整理论所必须具备的严肃性和内涵的规定性。在理论层面,国民党无法绕开孙中山,解释清楚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三民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三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

在现实层面,国民党不能解释,为何要在国难日亟的关头继续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问题。蒋介石只能有意不顾共产党、红军是有理论、有思想的政治及武装力量的事实,把中共与红军诬为“土匪”,他只能用“服从命令”的训斥来回答蔡廷锴、张学良等对其继续内战的“必要性”所表示的怀疑。

在国民党的党组织与政府机构及社会的关系上,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以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30年代后的国民党逐渐出现“空壳化”。搞党务的人得不到“实惠”,当官的人都要当政府的官。据陈立夫晚年的回忆,当时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常委的月薪是300元,而政府部长每个月的薪水是600—800元,所以搞党务的都忙着要找兼职。下面的省、县也是这样。

国民党在1927年把共产党员排除后成了单一的执政党,迅速恶化,在其执政的头几年,不少人抱升官发财的目的入党,使国民党流品复杂,党的形象一落千丈,多被社会舆论批评,一般的党员也毫无“党员”荣誉感可言。以后,国民党更是在军公教人员、大学生中“拉伕入党”,“集体入党”,党员人数虽大为膨胀,党的作用却不见增长。

南京十年,国民党一直试图借助民族主义的若干符号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但是国民党在党治原则下推行的“安内攘外”政策却加剧了民族危机,同时也暴露出国民党政治结构所存在的严重弊端。1935年后,在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的压力和社会各界强烈要求下,国民党开始对“安内攘外”政策作出局部调整,但仍然拒绝对其政治结构作任何实质性的重大改革,这也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权在处理国内问题上长期陷入政治危机的主要症结。

P51-54

书评(媒体评论)

史学研究者应具有一种思想境界……它包括:辽阔的视野,大气,目光贯穿于中外,贯穿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是眼观鼻、鼻观心。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各种现象。所谓察古观今,乐在其中,对知识的追求和兴趣,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如果你不能从学问中获得陶醉感,那就离学术远一点”。

——高华

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许纪霖

高华有一种特殊的第三感觉,他能从历史中剥离出埋于历史深处的真实来,这方面他绝对是天才。

——萧功秦

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张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学的境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71413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2015202152
中图分类号 K0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5
15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