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但是实际上,佛法不只是这些而已;佛法可以依其觉悟内涵之不同,分为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本书依据三乘菩提的内容概述佛法的大义,可帮助广大佛法修行者突破佛法修行上之瓶颈与困境,发心进求佛菩提道。
图书 | 佛法真实义--三乘菩提概说/正藏佛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究竟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但是实际上,佛法不只是这些而已;佛法可以依其觉悟内涵之不同,分为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本书依据三乘菩提的内容概述佛法的大义,可帮助广大佛法修行者突破佛法修行上之瓶颈与困境,发心进求佛菩提道。 内容推荐 所谓“佛法”,即是成佛之法。佛乃觉者也,究竟觉悟之圣者,称为“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而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 目录 【自序】/1 【第一篇】总 论/1 【第二篇】略说二乘菩提/11 第一章 声闻菩提/13 第一节 声闻菩提概说/13 第二节 略说四圣谛/15 第一目 苦圣谛/16 第二目 苦集圣谛/22 第三目 苦灭圣谛/25 第四目 苦灭道圣谛/29 第三节 略说八正道/34 第一目 世间八正道/35 第二目 出世间八正道/38 第四节 声闻菩提之内涵/44 第一目 五蕴概说/44 第一款 色蕴/44 第二款 受蕴/47 第三款 想蕴/49 第四款 行蕴/50 第五款 识蕴/52 第六款 非五蕴所摄的意根/54 第二目 略说十二处/58 第三目 略说十八界/67 第四目 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70 第五目 五蕴之空相及苦患/72 第六目 五蕴空相之证入/80 第五节 四加行之修证/85 第二章 缘觉菩提/91 第一节 缘觉菩提概说/91 第二节 缘觉菩提之内涵/94 第一目 略说缘起法/94 第一款 顺观十二因缘/97 第二款 逆观十二因缘/103 第三款 十二因缘不许离十因缘而存在/108 第二目 略说缘起性空/113 第三节 从他人闻十二因缘者亦属声闻菩提/116 第三章 二乘菩提之证入——解脱果/118 第一节 二乘菩提之证人/118 第二节 解脱之实际——依如来藏方有解脱/124 【第三篇】略说佛菩提/129 第一章 佛菩提概括三乘/131 第二章 佛菩提道修证之次第/135 第一节 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135 第二节 依唯识五位次第/138 第三节 依瑜伽师地论次第/140 第四节 应修一切种智/142 第五节 初入地菩萨之修道/146 第六节 入地菩萨之修道/152 第一目 二地/152 第二目 三地/155 第三目 四地/158 第四目 五地/160 第五目 六地/163 第六目 七地/164 第七目 八地/167 第八目 九地/171 第九目 十地/174 第十目 等觉/178 第三章 佛菩提修证之枢纽——明心、见性/179 第一节 求晤般若前应注意事项/182 第一目 修集福德资粮/182 第一目 建立正确知见/185 第一部分:基础佛法知见/185 第二部分:禅法知见/186 第三目 简择真正之善知识/197 第二节 宗门与教门之关联/201 【第四篇】三乘菩提之异同/203 第一章 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脱道/210 第一节 三乘菩提解脱道之别异/210 第一目 二乘解脱道之两种涅槃/211 第二目 大乘解脱道之四种涅榘/215 第二节 二乘无学不证涅槃/218 第二章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大乘独有之佛菩提道/222 第三章 三乘圣人证德差别之所在/228 第一节 悟道因缘之不同/228 第二节 智慧内涵之不同/231 第三节 缘智具足之深浅差异/235 第四节 烦恼断除之不同/238 第四章 二乘菩提与大乘菩提之境界差别/240 第一节 断疑之不同/240 第二节 思维之不同/245 第三节 智、器清净之不同/248 第四节 行净之不同/249 第五节 “其行有边”与“其行无边”之不同/250 第五章 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之别异/252 第一节 略说一念无明/256 第二节 略说无始无明/259 第三节 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的究竟断尽/262 第六章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268 第七章 唯一佛乘/274 【第五篇】藏传佛教应成派的中观思想/283 第一章 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的缘起/287 第二章 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的主张与正统佛法间的差异/290 第一节 应成派中观不立自宗破他宗/290 第二节 应成派中观不许有阿赖耶识/295 第一目 应成派中观是“六识论”/295 第二目 应成派中观的“业灭能生自果”/299 第三节 应成派中观不许有依他起性的自证分/307 第四节 应成派中观认为二乘人亦证法无我/312 第五节 应成派中观不许唯识宗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316 【第六篇】综论/323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339 一、佛经部分/339 二、古代论著部分/340 三、现代著作部分/340 ·索引/34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法真实义--三乘菩提概说/正藏佛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竹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18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