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克里米亚的海岸(普希金精品集)/俄国五大家文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读懂了普希金,你才能体会什么是“诗人气质”,在这位仅仅活了37岁的诗人的诗集中,你会深深感悟到纯洁、净美的诗歌艺术魅力。本书收普希金的文章24篇,可分为5类,如目录所示,即自传和日记,谈自己的作品和驳别人的攻击,回忆,游记,以及历史事件调查和见闻。

内容推荐

普希金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本书收普希金的文章24篇,可分为5类,如目录所示,即自传和日记,谈自己的作品和驳别人的攻击,回忆,游记,以及历史事件调查和见闻。

目录

自传:我的家世

日记

长诗《茨冈》注解

关于《恶魔》一诗

致《莫斯科通报》主编信

关于《鲍里斯·戈都诺夫》的一封信

《鲍里斯·戈都诺夫》序言草稿

长诗《努林伯爵》小记

对批评《波尔塔瓦》者的反驳

试驳几点文学以外的指责

《叶夫盖尼·奥涅金》序

拟与亚历山大一世的谈话

卡拉姆津

与丘赫尔别凯不期而遇

霍乱

回忆杰尔维格

杰尔查文

美丽的南方

克里米亚的海岸

莫斯科至彼得堡之行

1829年长征时进军阿尔兹鲁姆散记

普加乔夫事件

轶事数则

樽前闲谈录

普希金年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11月24日。在叶?安?卡拉姆津夫人①家吃中饭,见到茹科夫斯基②。他身体结实,显得年轻了。菲克尔蒙。举行晚会。真是奇遇:一位男子迎面向我走来,大约四十五岁,留着小胡子,头发花白,从脸型上看这是希腊人,原以为他是在基什尼奥夫时认识的一个老朋友。他叫做苏佐,以前是摩尔达维亚的国君,现在任驻巴黎的公使,还不知道他为什么在这里。他提起1821年我在基什尼奥夫时曾和彼斯特利一同到过他的家。我告诉他彼斯特利怎样欺骗他,向亚历山大皇帝告密,出卖了_支烧炭党的地下组织,苏佐毫不掩饰他的惊讶和失望。老谋深算的法纳尔居民④竟然败在一个奸诈的俄国军官手上!这有伤他的自尊心。

皇上昨夜突然前往莫斯科。

27日。在恩格尔哈特家吃中饭。谈到苏霍扎涅特出任所有陆军军官学校的总校长时,恩格尔哈特用法文说:“看来,所有这些学校又要来一次变化了。”

女官的官服要求使用丝绒的面料,绣以金线,遭到强烈的指责;在目前这种艰难困苦的年月尤为不该。晚在维雅泽姆斯基家。

28日。谢‘瓦?萨尔蒂科夫家招待会。奥尔洛夫伯爵②谈到土耳其公使时说:“这是头畜生。”“那么他还有个秘书吧?”“是的,一个法纳尔居民。这就说明了问题。”

29日。有三件事遭到普遍的指责,那是完全应该的。一、选拔苏霍扎涅特。此人声名狼藉,依仗雅什维里的引荐而青云直上;雅什维里则好男色,又是无可救药的赌棍,是马尔蒂诺夫和尼基金的搭档。皇上只看到他受伤致残,委以国家的重任,如同安排福利院的一个闲差一样。二、女官的官服。三、将近卫军军官封。布林肯交由库尔兰贵族处理。布林肯是在行窃时被抓获的,皇上没有下令依法审判,而交由库尔兰贵族处理,这是什么缘故?为什么要这样随心所欲地在普斯科夫贵族和库尔兰贵族之间、在近卫军军官和普通官员之间制造差别?作为一国之尊,这样插手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讯工作,是否有失身份呢?是不是我们缺乏惩治偷盗的法律?如果库尔兰方面决定剥夺他的贵族身份,像对待俄罗斯贵族那样把他送上普通的法庭,那又将如何?这些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到处听人提起。当然,从皇上这方面来看,他表现出了一种骑士风度,但是一国之主决非骑士……他是不是想重振近卫军昔日的雄风?为时已晚矣!

施达克尔贝格夫人(娘家姓季森豪森)年纪轻轻因难产而死,希特罗娃和菲克尔蒙两家为她举哀。

此间昨晚演出《爱德华诸子》,大受欢迎。据传此剧将被禁演。埃克恩⑥对敢于演出此剧深感意外……布莱⑦则并不重视这一点,也许布莱是对的。

30日。昨晚布图尔林⑥家(饶米尼)舞会。与布莱的谈话很有趣:你们的舰队为什么要进入波罗的海?是为了保卫彼得堡的安全吗?不过彼得堡有喀琅施塔得∞在防守着。那只是个小摆设罢了!

“你们处心积虑扩张领土已为时很久了吧? (我们看了布图尔林绘制的俄国疆域扩张形势图)你们的位置是在亚洲。你们应当在那里建立文明的伟业……”等等。

有几名军官在执勤时因行为不检而受到审讯。大公②在吃晚饭时看见他们,有的身穿宽大的长袍,有的不披肩带……他对近卫军军纪的松弛感到震惊。他也在考虑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予以整顿,提高士气。在叶卡捷林娜时代,警卫队的军官身披狐皮大衣独坐一辆车殿后。亚历山大登基之初,军官们目空一切,骄横跋扈,吊儿郎当。可是近卫军从总体来说都处在全盛时期……

据称亚历山大圆柱揭幕式上将有十万名持枪的近卫军参加。  12月3日。昨日皇上从莫斯科返回,路上用了三十八个小时。莫斯科没有料到他会去,毫无准备,宫中每个房间都是冰冷的——他连一杯茶都没能喝上。

果戈理昨日为我朗诵了一个小故事:《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季莫菲耶维奇吵架的故事》,很有特色,也非常可笑。

4日。昨晚在扎格里亚什斯卡娅(纳?基?)家。谈起叶卡捷林娜的事,因为革命起来时纳达莉娅?基里洛夫娜曾随同彼得三世坐在一条战船上。她只见到叶卡捷林娜两次发脾气,两次都是由于达什科娃④公爵而引起的。叶卡捷林娜召她进艾尔米达什④。达什科娃公爵向宫内官员打听他们到艾尔米达什去是怎样走的,他们告诉她穿过祭坛往前走。第二天达什科娃带着她的10岁的儿子就穿坛而过,还稍微站了一会儿,同儿子说这是个神圣的地方,然后来到了艾尔米达什。第二天全体女官(包括达什科娃在内)等待女皇驾临。突然打开了,女皇急匆匆进来,笔直走到达什科娃面前,她满脸通红,说话又急又快,大家发现她是生气了。女官们吓得魂不附体。达什科娃为昨天的行动请求宽恕,说是她不知道女人是不准进入祭坛的。

“您好不害臊,”叶卡捷林娜回答说,“您身为俄国女人,却不懂得本国的规矩;神父不得不在我面前指责您……”纳达莉娅?基里洛夫娜把这个故事说得十分生动。科丘别伊公爵夫人指出,达什科娃可能是以俄国科学院院长的身份进入祭坛的。第二个故事我没有听完。

关于女官的官服问题仍然在议论纷纷。——6日以前能准备就绪的寥寥无几。不得不准许穿原来的俄式连衣裙上班。

赫拉波维茨基②(起居注的执笔人)曾经当过基里尔?拉佐莫夫斯基伯爵的助手。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有一个私生女,叫做布达科娃,这是纳达莉娅?基里洛夫娜听以前伊丽莎白身边的女官说的。

皇后在写日记……它们能留传到后世吗?伊丽莎白..阿历克赛耶夫娜曾写过日记,却被她的女官一把火烧得片纸不存;玛丽娅?费多罗夫娜也写了日记,皇上遵照她的旨意一烧了之。不可弥补的损失啊!伊丽莎白原想把她的日记遗赠给卡拉姆津的(听卡捷林娜?安德烈耶夫娜所说)。

6日。皇上的命名日。马尔蒂诺夫任卫戍司令。四位将军晋升为上将。彼罗夫斯基为中将。缅希科夫为海军上将。女官全都穿俄式连衣裙。有些人认为这是为了营造节日气氛。断臂将军斯科别列夫对一位夫人说:为了庆祝这一天,我愿意献出最后三根指头!这位夫人开始时还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P9-12

后记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大作家,他的诗和小说早已在我国读者中享有盛名,影响广泛。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和小诗《纪念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一直经久不衰,翻译者趋之若鹜,例如《叶夫盖尼.奥涅金》的中译本已达八种之多,据说第九种译本也呼之欲出,其热闹可想而知。

相形之下,他的游记、随笔、小品等显得冷落,翻译成专集者寥若晨星,有一些文字甚至还没有被翻译或没有被用心翻译出来。遭遇冷落显然由于不知名,而不知名又因为介绍不力之故。煤大多埋在偏远的地层深处,然而以多而且滥的小煤窑进行破坏性的采掘,精煤与矸石同成粉末,辜负了人们的期待,令人可叹。

本书收普希金的文章24篇,可分为5类,如目录所示,即自传和日记,谈自己的作品和驳别人的攻击,回忆,游记,以及历史事件调查和见闻。其中关于普加乔夫暴动事件的调查,是普希金晚年散文中的力作;他于1833年3月动笔,花费大约一年的时间写成,于1834年出版。他广泛阅读了有关的著作,利用了政府的机密档案,又跑了五个城市进行采访,大力收集材料,旁征博引,力求准确详尽,言之有据;单是此文的注解,其字数足可与正文相埒。书稿经御笔亲批允许出版,书名却被定为《普加乔夫叛乱事件》,内容也有多处修改。普希金对此曾表不满,但直到他身后重新出版时才把书名中的“叛乱”二宇删去,正文中的修改也依据他的手稿恢复原状。这样做也许是为了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并维护普希金的声誉,以免受人指责。其实普希金从不掩饰他的贵族立场和以出身贵族为荣的心态(请参看本书所收的自传、日记以及《试驳几点文学以外的指责》等文)。书名中令人不快的字眼可以删去,行文的笔法、语气以及叙述的角度和内容,却是无法改变的。普希金所描写的普加乔夫究竟是什么人物,读者自知。此文笔法生动,情节丰富,叙事写景抒情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令人愤慨和叹息,其艺术魅力当不在利用同一材料写成的《上尉的女儿》之下。普加乔夫事件距今已两百余年,此文也不妨当做小说来读。

普希金著名的游记有四篇,其中三篇是南游高加索和克里米亚后所写。果戈理对他南游后的作品有十分精彩而又独具胆识的评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特摘译如下:

……处于酷热的谷地之中而终年覆盖着白雪的巨人高加索,使他惊叹不已……在他心中激起了一股力量,扯断了仍然束缚着他的自由思想的最后一根锁链。他为剽悍的山地居民那自由不羁的诗一般的生活、他们的搏斗、他们的疾如闪电而无法抵御的袭击所吸引;从那时开始,他的笔下豁然开朗,挥洒如飞,大胆泼辣,使得刚刚开始读书识字的俄罗斯为之大惊失色,倾慕不已。他描写了车臣人和哥萨克的战斗——他的风格简直是闪电。它如同亮闪闪的马刀那样光芒四射,它的飞舞比战斗本身还要迅捷。只有他才是高加索的歌手,他全心全意地爱着高加索,献给他全部感情。他脑中萦回着的尽是高加索四周奇妙的地区,南方的天空,美丽的格鲁吉亚的山谷,以及克里米亚优美的夜晚和果园。也许由于这个缘故,在他的作品里,只要他的心一接触到南方,他就显得更加热烈,更加兴奋,笔下不知不觉中表现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也由手这个缘故,他那些充满了对高加索、对切尔克斯人自由生活和对克里米亚夜晚的描写的作品,获得了一种神奇的魅力,即使是那些缺乏相当的兴趣或心智的发展还不足以理解他的人,也会为之惊叹。……(见《略谈普希金》)

果戈理在文章中同时也赞扬普希金描写的俄罗斯平淡无奇的平原上“比较平静而极其缺乏热烈奔放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如同俄罗斯大自然一样的平静、安宁”;因此,果戈理指出:“对象越平凡,诗人必须站得越高,从平凡的对象中抽取不平凡,同时使这个不平凡成为完全的真实。”这些看法至今仍有它的生命力。  本书翻译时所依据的底本是莫斯科“忒拉出版中心”1997年出版的《普希金文集》十卷本的第五、六、七卷;译本中凡末署名的注解也来自这三卷书。中译本曾于2000年1月李晓霖女士编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印行第一版,其间曾得到著名老翻译家孙绳武和年轻的老朋友傅光明等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旅居莫斯科的彭质纯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图片,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季星 李鸿简

1999年11月北京

2008年5月修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克里米亚的海岸(普希金精品集)/俄国五大家文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普希金
译者 刘季星//李鸿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67071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14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