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定期出版物,本书旨在介绍中西方法律传统,沟通中西法律,以期为今日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纵向和横向的视角。本书分六个栏目,包括中国法律传统、西方法律传统、近代法治变革、史料研究、读书与评论、学术信息。
图书 | 中西法律传统(第7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定期出版物,本书旨在介绍中西方法律传统,沟通中西法律,以期为今日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纵向和横向的视角。本书分六个栏目,包括中国法律传统、西方法律传统、近代法治变革、史料研究、读书与评论、学术信息。 目录 中国法律传统 从终极的肉刑到生命刑 ——汉至唐死刑考/(日)富谷至 著 周东平 译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情理法辨析 ——以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献为例/王斐弘 从公罪私罪区分看明代官场政治/柏桦 葛荃 “民从私约”与民事纠纷解决 ——对明代徽州38件契约文书的分析/韩秀桃金大宝 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问题研究现状/陈会林 清代巴县的乡保、客长与“第三领域” ——基于巴县档案史料的考察/陈亚平 天道观的兴起与商周法律思想的转变/朱腾 “慎刑恤杀”传统与古今死刑复核制度/邱远猷 王茜 情证折狱与古代中国的诉讼理想/蒋铁初 中国传统司法的公开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以宋代以来州县司法为中心的考察/黄晓平 传统中国商业法制的一段秘史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牙人牙行制度/黄东海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 ——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乔 飞 传统中国公文法律制度初论/王祖志 西方法律传统 中世纪英国法院制度的演变/程汉大 试论福蒂斯丘的法律思想/陈敬刚 家庭的历史变迁与法律变革/[意]F.D.布斯奈尼著杨姗译 近代法制变革 近代中国法律的半封建性和法制改革的保守性/欧阳湘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与民国宪政之梦的幻灭/何 鹏 南京政府前期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发展论(1927一1936) ——以政府主导下的制度生成过程为视角/李永伟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再思考/余钊飞 史料研究 唐开元二十五年《律》为日本《养老律》蓝本之新证 ——以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唐律、律疏残卷为中心/郑显文 元代法律碑刻要目及简释/李雪梅 读书与评论 名从主人:几种海外中国法学研究译著中的人名汉译指瑕/罗 鑫 新视野下的传统中华法制文明 ——读范忠信、陈景良《中国法制史》/王沛 学术信息 “第一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 (武汉)综述/汪雄涛 “第二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 (北京)综述/袁辉 冯 勇 陈庆花 “圣安娜”留学散记/杨 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西法律传统(第7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忠信//陈景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595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3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5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