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心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之初,性本善”,在人生开始的几年中,善良的天性使孩子们拥有无邪的爱心。这份宝贵的财富需要倍加呵护。该书选取了40个古今爱心故事、有关爱心的名言警句。以故事的经典形式,把“爱的教育”融入各个精彩的故事中,帮助我们引导人们拥有和保持一颗纯美的爱心。

内容推荐

爱,是人类最朴素也是最伟大的情感。古往今来,有无数关于“爱心”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流泪,让我们难忘。

《爱心经典》这本书,精心选择了40个爱心故事和100句爱心箴言,希望为读者提供一本“爱”的故事汇编、一本“心”的箴言集锦。

爱是奉献,爱是回馈,爱是点点滴滴,爱是平平凡凡。这里讲诉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无论是夫妻之间几十年的相濡以沫,还是让人感动不已的敬老爱幼,无论是危急时刻的热情援手,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扶危济困……每一个平凡的故事中,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在支撑着人类永恒的主题“爱”。这些美丽的心灵,向我们诠释着天地间的大爱,讴歌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目录

Chapter 1

家里有疯妈傻哥

爸爸临终前的托付……

“我来过,我很乖”

全村老少哭着为“继女”送行

贷款50万元的童话

Chapter 2

带着公公婆婆改嫁

四个“爸妈”一个孝

碰上了一个好媳妇

久病床前有孝媳

“母亲比博士文凭重要”

孤寡老人的“哥哥”“姐姐”

三割头皮给父亲

从“猪倌”到敬老院长

Chapter 3

爱情天梯六千级

大半个世纪的誓言

爱情日记含泪念

丈夫患了尿毒症……

Chapter 4

最伟大的”独腿继父

离婚7年为了她

石头终于开了花

“妈妈就是你的眼睛”

儿子急需换肝

Chapter 5

悄悄下井挖煤炭

老师患了肾衰竭……

深山代课20载

女承父业都痴情

被人“出卖”的故事

Chapter 6

“那是一条生死邮路”

“爱心中转站”

献血“状元”

古稀老人当“棒棒”

从百万富婆到一贫如洗

女警“妈妈”

“编外警察”

800里的揪心路

亡妻留下父母傻弟

十进深山“麻风村”

两千人上演的“谎言剧”

艰难的15公里冰雪路

用爱给孩子生的希望

平凡的爱心伟大的力量

后记

试读章节

全村老少哭着为“继女”送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16岁的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三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地佩带黑纱哭着为她送行……

然而有谁知道这位早逝的姑娘其实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继女;在继父瘫痪,亲生母亲离家出走后,她却勇敢地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四个大学生哥哥!

1994年6月,春玲的爸爸去世后,母亲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菏泽龙蝈集来到嘉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厚老实,上有70多岁的二老,下有4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其中大儿子申建国在西安交大读书,其他三个儿子在县里读高中。春玲到继父家时,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继父知道后二话不说,拿钱给她上了学。

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三名。除了学习,她还包下了部分家务活,一有空闲,就帮几个哥哥洗脏衣服,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有福气,天上掉下个好女儿!

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1995年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中从三楼摔了下来,瘫痪在床。看着瘫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军率先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

正在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春玲提出由自己辍学,帮妈妈支撑起这个家。三个哥哥紧紧握住小妹的手,并在父亲床前共同许下诺言:不论以后谁考上大学,小妹的这份恩情要加倍偿还。

可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母亲却承受不住再一次的灾难打击,决定带着小儿离家出走。无论春玲如何哀求,母亲还是在继父受伤三个月后离开了。母亲走后,村里的人们也好心地劝春玲回菏泽姥姥家吧。可春玲坚定地摇摇头,她把哥哥们叫到继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证道:“爹,娘走了,是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渡难关,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这一年,申春玲年仅12岁。

春玲说到做到,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春玲知道,这个家要想好起来,首先得让继父好起来,所以,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她一刻也没有停止为继父治病。

春玲决定带继父去济宁市住院治疗,她拉着板车上路了。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两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时,她的脚磨破了,肩也肿得老高。在医院为了节省住宿费,春玲住在医院的自行车棚里,看车的老大爷以为她是乞丐,几次往外撵她。

在春玲的精心照顾下,继父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她又拉着继父走回了家乡。刚回到家就赶上了麦收。哥哥们都在上学,爷爷奶奶只能帮着做做饭或捆麦子,7亩多地的麦子只能靠春玲一个人。为了抢收,连续好几天都睡在地里,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跺上睡一会儿,醒来以后接着再割。过度劳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脚也磨出了血。她真有些支撑不住了,可剩下的两亩麦子怎么办?她急得禁不住在麦地里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乡亲们的帮忙。  这年,二哥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可是,三哥落榜了,他表示不复读,留在家里帮妹妹。春玲执意不肯,她哭着问三哥:我受苦受累不就是让你们好好上学吗?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我有出息了。“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别灰心!”

三哥终于听从了妹妹的劝说,而二哥去上海读大学,3000元的学杂费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际,春玲想到了卖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龄太小,医生不给抽;第二次去,她虚报了年龄才被允许抽200CC血。当她拿到400元“营养费”时,脸上的愁容仍没有散去。她知道,这400元钱对于3000元的学费只是杯水车薪。于是,她第三天又一次来到血站。这一次,医生说什么都不给抽了。情急之下,小春玲向医生下跪讲述了卖血的原因。医生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说:好吧,就这一次,以后可别再来了。这位好心的医生象征性地给她抽了少量的血,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钱,凑了700元钱给了她。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二哥、三哥的学费总算凑齐了。为了让二哥体体面面地去上大学,小春玲连续几个晚上没休息,给他缝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

哥哥们上学走了,小春玲开始盘算着怎么给继父治病,为哥哥们缴来年的学费。

起初,她也想着跟村里的女孩子们外出打工,可家里的三个老人没人照顾,她只能在家想办法。冥思苦想后,她决定种棉花,一年下来大约可收入八九千元。可不久,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铃虫的袭击。身材没有棉花高的她背着20多公斤重的药桶在棉田里喷洒农药。中午最热的时候,由于药桶漏水,她中毒晕了过去,被村里人发现送回了家。醒来后,她不顾继父劝阻,又挣扎返回到棉田……

农闲时,她又和别人一起收过槐米、柳条,也推销过草帽、黄豆,还贩卖过水果。四哥申建华看到年仅14岁的妹妹如此艰辛,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决定退学参军,留下来帮妹妹。

四哥去部队那天,小春玲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零钱塞到他手里:“哥哥,这是80多元钱,是俺省下来的……”申建华的眼睛湿润了。

在繁忙的农活中,春玲始终不忘给继父治病,一有希望,哪怕山高路远,她也带着继父去。苍天不负有心人,继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有时还可以拄着拐杖挪步。哥哥们也是学业有成。大哥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四哥申建华在部队入了党,并被提拔为班长。1997年9月,三哥被山东中医学院录取。

1998年3月,奶奶临终前紧紧抓住小春玲的手艰难地说:“玲儿,奶奶这辈子不亏,有你这么个好孙女!”

奶奶去世后,四哥来信,说他不准备考军校了。春玲看了信,急了,她马上找人给哥哥去信劝说,并寄去了200元钱,让哥哥买学习资料。此时,出走了几年的母亲突然来信了,说她去了平阳县找了一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做丈夫,生活还算可以。母亲来信想让女儿也去平阳县跟着她过,还允诺给春玲找一个好婆家。可她怎能舍弃这个家?

善良的继父劝她道:“玲儿,你去找你娘吧,爹不怪你,咱家这么苦,会拖累你一辈子的,爹也于心不忍啊!”春玲双膝跪在继父的床前:“爹,再大的苦俺都能吃,您可千万别赶俺走!”春玲让人代笔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为了给四哥多筹点钱买学习资料,1998年8月的一天,她又献了300CC血。原本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她此时更加虚弱,她强打起精神去邮局汇钱。没想到,过马路时一恍惚,被一辆满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挂倒,沉重的车轮从她身上轧过……

噩耗传来,爷爷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上。继父四度昏厥过去。

三哥赶到家扑倒在妹妹的遗体前,哭昏了过去。二哥接到电报后,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哭着从上海站着回到家乡。远在西安读研究生的大哥闻讯失声痛哭,他实在抽不出空回家奔丧,流着泪为小妹发来唁电:亲情小妹,你用母亲般的胸怀挑起一个沉重的家;至爱小妹,你用脆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希望,我们永远爱着你——亲情小妹!刚刚收到桂林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四哥听到噩耗,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他也匆忙赶回了家乡。

春玲到继父家4年,除了改姓,连户口也没来得及报,所以,她还不能算村里的人。可村里的长辈们被这个“亲情义女”的大仁大义所感动,不仅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而且还在祖宗的坟地为她选择了一块地。老人们流着泪说:这么好的闺女,死了再不能让她受屈。P12-16

序言

爱,是人类最朴素也是最伟大的情感。古往今来,有无数关于“爱心”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流泪,让我们难忘。

《爱心经典》这本书,精心选择了40个爱心故事和100句爱心箴言,汇集成册,希望为读者提供一本“爱”的故事汇编、一本“心”的箴言集锦。

爱是奉献,爱是回馈,爱是点点滴滴,爱是平平凡凡。这里讲诉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无论是夫妻之间几十年的相濡以沫,还是让人感动不已的敬老爱幼,无论是危急时刻的热情援手,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扶危济困……每一个平凡的故事中,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在支撑着人类永恒的主题“爱”。这些美丽的心灵,向我们诠释着天地间的大爱,讴歌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这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与“福彩助学·爱心圆梦”活动同步推进,本身就是一次爱心的融汇、传承。

“福彩助学·爱心圆梦”由重庆福彩中心、华龙网、第二届重庆读书月“四个十佳”评选办公室联合主办,50名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全程参与这本书的内容收集、筛选、编写、校对和发行工作。

以编撰书籍勤工俭学的方式资助贫困大学生,在国内尚属首次。可以说,《爱心经典》这本书不仅凝聚着50名勤工俭学的贫困大学生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也包含着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牵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爱心”最朴素的表述。50个将要步入社会的学子,在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过程中,学习和感悟着这样的美德,感受着美德带给他们的温暖,升华着他们的思想境界;同样地,他们也希望通过《爱心经典》这本书,向全社会传递和回报他们的爱。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这样描述的: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短短的20个字中,“爱”字两次出现——“爱国”和“友爱”,从对他人、对家庭的“爱”,上升到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这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水准和理想信念,也汇聚成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爱心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从古老的历史到鲜活的现在,此刻,交到了我们手中,并将继续传递下去。

爱心是永续不断的传承,让我们共同参与。

后记

凝聚着浓浓爱心的这本册子终于编完了。向在这个酷热的暑期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所有参与这本书编撰和运作、关心这本书的各界人士表达衷心的敬意!

这是一本写爱、说爱、演绎爱、传递爱的册子。这里面的故事.都是经过媒体报道、被广泛传颂的真人真事。每一个故事都让入感动、让人受到爱心的启迪,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现在,这些故事都浓缩在短短的1000多字里面。在编辑的时候,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删掉哪些感人的情节,所以不得不反反复复地,反反复复地挑来选去。不过,字数的多少并不重要了,因为这本书就是这些故事所昭示的那种人间大爱的一个展示。虽然只有短短的篇幅,但是我们坚信,那种爱的力量是不会因为字数而缩水的。

这本书源起于重庆福彩中心与重庆市第二届读书月四个十佳评选办公室、华龙网的偶然相逢。重庆福彩中心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而第二届读书月四个十佳评选办公室和华龙网则不遗余力地想要让文化中的优良基因得到传承。于是, “爱心传承”便走到我们的视野中。

爱不单单是一种给予或者回馈。爱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在于她的永不断续的传承,一棒接着一棒,一代接着一代。我们能接受到爱的力量无疑是幸福的,而我们更大的幸福来自于把我们得到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的队伍中来。这便是我们的使命。

这本书的主要稿件是由50名贫困大学生搜集整理的。在这样的一个酷暑中,他们努力地探知爱心的秘密。他们是爱心的受益者,更是爱心的传承人。他们开始接过爱心的火炬起跑了。这是我们所有人都甚感欣慰的。或许他们在经济上并不富有,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定已经有了很多的积蓄。让我们记住这些大学生们:重庆邮电大学陈渝东、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崔建军、四川外语学院范赟、重庆科技学院何科、重庆工商大学霍佳平、重师涉外商贸学院胡明凤、重庆大学黄小飞、重庆科技学院李博、重庆市教育学院李倩、重庆邮电大学林国川、重庆师范大学刘霞、重庆科技学院吕庆祥、重庆工商大学全文青、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王天灵、重庆交通大学杨金凤、重庆邮电大学渝通学院王红飞、重庆科技学院杨彦、四川大学周围、四川农业大学周杨、四川警察学院朱泓翰等。

资深新闻工作者丁华乾、段美强先生、资深策划人吴昊先生对本书的编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并感谢!

本书的故事全部选自公开发表的各大媒体,在此特向精心采写这些稿件的刘占良、陈娟、周立、刘琳、封璟、董亿、王劲松、李林峰、潘黔川、巩红梅、向军、王义、张厚强、徐天国、黎清平、桂拂晓、钟大年、陶彬、张英书、施芙萱、鲁克、岑大明、余虎、彭瑜、惠民、严柳、龚杰品、刘成安、谭江琦、张宏平、孙琳、李润梅、陈维刚、姜雪丽、古文洪、蔡宏伟、蔡雨藤、叶子青、吴平、渝巴子等记者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挖掘出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

最后,真诚地感谢重庆福彩中心、重庆市第二届读书月四个十佳评选办公室和华龙网,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这本书是不可能出现在您的面前的。

让我们把心中的爱化为力量,用我们的双手去传递这份真情。让爱陪伴您走过人生多彩的道路,让爱永驻人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心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美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51037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48-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5
16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