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界,他的“有效市场理论”缔造了现代投资管理的一个里程碑,他把象牙塔里那些艰深晦涩的金融模型发展提炼为可操作的投资策略,进而改变了华尔街的投资行为模式。
在金融界,他是由政治学转读经济学的哈佛高材生,美国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是他的同班同学,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启蒙老师。
……
本书是一部最经典的金融三部曲,借以缅怀远在天堂的伯恩斯坦先生,并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金融历史的巡航中,跟随他领略那些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
图书 | 金融简史(纪念版)/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金融界,他的“有效市场理论”缔造了现代投资管理的一个里程碑,他把象牙塔里那些艰深晦涩的金融模型发展提炼为可操作的投资策略,进而改变了华尔街的投资行为模式。 在金融界,他是由政治学转读经济学的哈佛高材生,美国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是他的同班同学,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启蒙老师。 …… 本书是一部最经典的金融三部曲,借以缅怀远在天堂的伯恩斯坦先生,并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金融历史的巡航中,跟随他领略那些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 内容推荐 著名金融史学家彼得·伯恩斯坦巧妙地将知识史与经济学融入到金融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他的金融三部曲将指引我们在不停变换的经济图景与金融世界中巡航与求索。 《繁荣的代价》从取和用两方面对政府开支与私人消费两者间的平衡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华尔街上的经济学家》为您打开金融学的通俗读本,从美元的未来到家庭财务的困境,从投资组合管理到资产配置的优化规则;《金融简史》将您重新带回金融体系的基本面,透析货币政策,展望经济前景。 目录 总序 走近本质 推荐序 回归金融基本面 新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部分 金融世界的度量衡 第1章 如果没有了钱 第2章 钱让这个世界运转起来 第3章 存点儿钱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部分 创造货币的魔术师 第4章 手中的钱与银行里的钱 第5章 银行在千什么 第6章 银行信贷与货币创造 第三部分 货币控制之手 第7章 美联储的诞生 第8章 公开市场操作与贴现率 第9章 准备金率 第10章 谁来解救美联储 第四部分 谁是“货币之王” 第11章 国内黄金储备 第12章 黄金与国际贸易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巡礼 第13章战争时期的货币政策(1938年-1945年) 第14章发展时期的货币政策(1945年-1963年) 第15章力挽狂澜的货币政策(回首1966年) 结论 货币的未来 附录 美联储每周储备报告 试读章节 迈达斯国王摸过的一切东西都变成了黄金,直到最后他也变成了一个不名一文的穷人,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有用的财产。这篇故事的寓意是: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实际上,仅仅当用金钱和黄金能买到东西时,它们才能带来财富和力量。 另一方面,历史告诉我们金钱可以是至关重要的。购买力过剩很少会引发革命;但是,当人们饥寒交迫,并且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商品时,就会导致工厂停产,而且这种情况下反而会触发暴乱。潜在“繁荣”当中的贫穷现象,看起来总是让人感到震惊和荒谬。 这些对比就是本书题材的核心内容,也是本书所关心的内容。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我们想保证自己手头上有足够的钱,让我们可以购买生产出来的任何东西,但绝不要有太多的钱,以致供不应求。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难以将花掉的货币的数量与生产的货物的数量保持一致。 虽然货币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人类还是发明了它,而且仍在坚持使用它;因为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做买卖有几乎不可克服的困难,而货币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正因为如此,即使最原始的社会也逐渐使用某种形式的货币,不管是羽毛、贝壳串珠,还是埋在海底的巨石。随着社会日趋复杂化,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货币便于人类进行商品交换,所以它变得更加的必要。 随着市场和生产方法日趋复杂,我们发现货币的特征也在改变。它变得越来越抽象,直到变成现在极其复杂的样子——主要是银行分类账上的一些数字,用来维护我们的支票账户。尽管我们仍然使用一些纸币(实际价值并不超过印钞所用纸张的价值)和硬币,但我们所花的大部分钱都是通过填写支票从买方转到卖方的;银行则受命在自己账簿的一个账户记入借方,在另一个账户记人贷方。因此,我们的大部分钱并没有真实的价值以及“摸得着的存在”:我们既看不到它、感觉不到它,也闻不到它。这就是为什么货币的数量如此难以调控的原因之一。 然而,我们应该最关心这种抽象的、只存在于银行分类账上的金钱;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黄金在我们的金融业务中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自己可能就有点复杂世故;我们与黄金的关系还在持续,这种关系和我们一样复杂(世故)。随着时代的变迁,黄金作为金钱和财富的重要标志,显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迈达斯国王的传奇故事教导我们,黄金也许只不过是一种(即使好看却)无用的金属,但它无疑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贪婪、掠夺和冒险。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对黄金的迷恋与早期童年的性幻想和好奇有关。也许正是它的极其纯洁刺激人们行使暴力。任何见过一堆金砖或金币的人,将永远记得黄金散发出来的敬畏感。不管怎样,黄金的普通物理特性(高密度、强抗氧化能力以致永远都不会失去光泽)使它更适合用来充当货币。 无论为何,人们都将尽一切可能寻找黄金,然后把它挖出来。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访问克朗代克河和育空河地区后,评论道:“为黄金而拓荒与为菠菜而拓荒,两者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尽管北美的金矿仍在开采,但“自由世界”的大部分黄金却来自南非。那里的白人享有黄金并从中获利,而把挖金子的活留给了黑人——工作地点就在地下两英里处尘土飞扬的地狱里。 尽管人们费尽心思挖掘、勘探和掠夺,总共也只搜刮到极其少量的这种宝贵材料。过去几个世纪的货币黄金的积累,只为现在的世界带来了大约4万吨的黄金储备。而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美国工业就可以倾泻出4万吨钢铁! 虽然大自然从根本上控制了黄金存在的数量,但却是人类用美元、英镑和卢布赋予它价值,而且也是人类决定了某一份量的黄金可以“支持”多少金额的钱。当我们回顾历史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出现的现象时,就会发现人类似乎拙于调节货币的供应。 我们发现这样的重复现象,人们拥有的钱好像非常少,所以无力购买或确实不愿意购买商品。结果导致价格下跌、利润消失、生产萎缩以及失业蔓延。仅仅当所有的价格和工资都降到足够低,使得原先不足的货币供应量显得充足起来,能够买光所有廉价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这样机器才能重新开动,人们才能回去工作。 我们还会经常看到相反的情况——通货急剧膨胀,货币的数量超过商品的供应量。当人们想购买的商品量超过生产量时,价格就上涨。于是有些人就会遭受损失,因为别人在市场上出价高于自己。损失最惨痛的通常都是那些最不应该遭受损失的人——节俭者、保守者、谨慎者,还有穷人和未加入工会组织的人,这些人无法奋力争取到所需要的更高的收入,以保证能在价格上涨时维持生计。 由此可见,调节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金融家和银行家所关心的事情,它也与我们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宁密切相关。货币供应量调节不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对政治和经济都有最广泛影响的问题。 我们现在就从这个过程的关键症结开始分析,即货币数量与商业活动水平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20 序言 在历史中巡航的金融大师 我们从幼稚而杂乱无章的选股阶段,发展到在统观整个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础上构建组合,伯恩斯坦的贡献在于,他作为桥梁和沟通者,向投资者普及了学院式的金融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 2009年,我们失去了一位金融大师…… 在金融界,他的“有效市场理论”缔造了现代投资管理的一个里程碑,他把象牙塔里那些艰深晦涩的金融模型发展提炼为可操作的投资策略,进而改变了华尔街的投资行为模式。 在金融界,他是由政治学转读经济学的哈佛高材生,美国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是他的同班同学,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启蒙老师。 在金融界,他是人所共知的“最棒的写手”,而且更令人惊叹并尤为敬佩的是,几乎他所有重要的著作都是在70岁之后完成的。 他就是著名金融史学家彼得·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先生见证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几乎每一场金融危机。他也是极少数亲身经历过1929年大萧条、而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还依然活跃在市场上的人。亲眼目睹了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金融活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险象丛生的市场起伏,越到晚年的伯恩斯坦,越能用普通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对金融、市场与风险,提出发人深省的警告。他说,“今天的投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历史感”;他说,“假如对历史多一点理解,很多入也许就能够避免市场崩盘所带来的伤害。” 鉴于此,我们特别推出这套最经典的金融三部曲,借以缅怀远在天堂的伯恩斯坦先生,并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金融历史的巡航中,跟随他领略那些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 书评(媒体评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们从幼稚而杂乱无章的选股阶段,发展到在统观整个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础上构建组合,彼得·伯恩斯坦的贡献在于,作为桥梁和沟通者,向投资者普及了学院式的金融理论。 ——威廉·夏普 伯恩斯坦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名字将与他的经济学说一道长存。他的书会让更多中国人知道:20世纪的美国除了凯恩斯外,还有一个叫伯恩斯坦的经济学大师也值得称道。 ——《证券日报》 集著名金融史学家和投资家于一身的伯恩斯坦更像是一位老师,他将当今华尔街最为主流和通行的投资理念转化为通俗的语言传达给人们,致力于给投资者提供面对未来投资风险的装备,教会人们如何与“天”为敌。 ——《中国证券报》 伯恩斯坦在书中所描述的那些岁月虽然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有关美国的经济体系如何建立、钱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如何控制投资风险的话题,却离每个投资者都很近。 ——《投资者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融简史(纪念版)/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彼得·伯恩斯坦 |
译者 | 田唯//穆瑞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125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3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0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4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0259 |
版权提供者 | 约翰·威立父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