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历史上最经典的演讲,再现古典的英伦生活态度和审美风情。
读书不过是打开一扇美的窗子,重要的是用它来关照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图书 |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牛津大学历史上最经典的演讲,再现古典的英伦生活态度和审美风情。 读书不过是打开一扇美的窗子,重要的是用它来关照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内容推荐 希区柯克所贡献给电影艺术的,绝对不仅仅是纯电影的技巧。就像他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样,希区柯克的电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谬和人性的脆弱。在精心设计的技巧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严厉的天主教家教之下饱受压抑的灵魂。希区柯克的电影,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纯真与诱惑、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人心的诗。他被称为“电影界的弗洛伊德”。 目录 新版作者序 第一讲 芝麻开启国王的金库 第二讲 百合装点王后的花园 第三讲 生活之谜及其艺术 试读章节 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块芝麻饼——还有十英镑。——卢安奇《渔夫》 首先我想请求大家谅解,因为今天晚上我要演讲的题目有些泛泛。事实如此,我所说的国王并不是大家知道的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我说的金库里也没有任何的金银财宝;我要谈论的是另外一种财富,虽然它也是物质类的,但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些。我曾经想过,就像带朋友去名胜古迹游览那样,先拐弯抹角,然后再突然进入妙处,那种感觉才更具冲击力。但是我也知道,要想让一个人耐心听自己毫无兴趣或者不知所云的演讲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还是决定开门见山,而不把自己最想让你们知道的隐藏起来。毕竟这是一个公开演讲,我不愿意让我的听众感到疲乏。我今天要说的国王的金库,就是指隐藏在对我们有益的书本中的财富,以及我们怎样发现、积累我们的财富,我们又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财富。这个话题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不想把这个问题讲得面面俱到,我只是把我一些心得体会来与大家分享。现如今,各类科学飞速发展,教育也是如此,不管是在方式上还是方法上,抑或是教育的层面和深度上,较之过去可谓一日千里。文学对人们的影响层面也更加广泛,每当我看见人们对身边的这一切陷入沉思时,心中那种想法的触动就越来越强烈。作为一名教师,我与很多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一点联系,因此我也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各个阶层的青年,并有幸收到很多家长的来信。这些信件中,包含了很多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见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母们,尤其是母亲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生活态度”的教育放在了首位。父母们总是把“能胜任某种‘工作’的教育”当成目标,而且会一直如此教育下去。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忽略了一种本身就非常好的教育,他们甚至连“正确的教育方式”这种概念都很少涉及。他们坚信的是,通过教育可以改变子女的命运,改善生活,他们更实际一些,“通过教育可以让我的儿子穿着更体面一些,在他去拜访别人的时候,可以自信地按响别人的双门铃(可能是富裕家庭的一种象征)并最终可以让自己住上有双门铃的房子。总而言之,教育可以使人生进步。我们所祈求的,我们唯一祈求的就是这样。”父母们却从来没有去设想一下,假使有这样一种教育,它本身就是“人生的进步”,而没有了这种教育,那结果只有“毁灭”。如果父母们能正确认识并接受教育本身,那么他们就会发现其实教育的给予和获得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相反,如果他们误解了教育本身,那么他们是不会欢迎这种“毫无价值而言”的东西的。 我不否认,在我们这个国家,忙碌的人们最想要的就是“人生进步”,因为这是最现实最平常的想法。我不想批评这种想法,至少它够坦白够直接,父母们总是直言不讳地把这种想法灌输给他们的子女。我只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想法都包含着什么?或者说它的意义何在? P2-4 序言 现在我已是年过半百之人,除非以后老糊涂了,否则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我仍会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我打算整理出版我作品中的一部分,因为我觉得它们虽然历经岁月却依然正确,并且会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依然对读者有价值。然而,在出版时,我不打算全部修订,因此做了一些删减。我这样的老者是跟不上现在的潮流的,写作风格上也一定会和现在的年轻作家有一些不同,我认为按照年轻人喜好的语言风格去整理旧作无疑是浪费时间,我并不认为把一些内容省略掉是不明智的决定;另外,在我以往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急就章,虽然它们都是真实的,有的甚至也成了老生常谈,但是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了;还有一部分有关宗教的作品,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一类的作品比较有深度,我自己写得也比较认真,尤其是在表现宗教的坦诚和无畏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但是现在看来,我是错了,因为我自己所了解的宗教知识是很有限的,不管是教派和教义,都显得很狭隘。 尽管我的某些作品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仍然是具有某种价值的。在这些仍有价值的部分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我年轻时所作,那时的我正一心要做一位出色的作家,还一直要恢复我所衷心倾慕的风格,尤其是英国古典文风,尤以出色的作家查理·霍克的那种散文风格最为我欣赏。这部分作品中的语言太过矫揉造作,内容被言语所累,已经是面目全非,就好像《近代画家》第二卷那样。 鉴于以上种种,我在这次的再版计划中将《近代画家》中的前两卷都删除了,《威尼斯的石头》和《建筑的七盏明灯》的大部分内容也不会保留,而我在过去十五年里所写的作品将几乎原封不动地予以重印,只是增加了相应的注解。为了方便广大读者阅读,我把原文段落细分,使得每一卷前后的风格一致,其他没有变化。我还把我认为很有价值,却没有发表过的一些演讲稿和讲义重新整理,再加上那些短小精悍相互关联的片段,使得新版作品每一卷可以达到一百页。 我要整理再版的第一本就是本书——《芝麻与百合》。我把原来的前言有关谈论阿尔卑斯山的部分换掉,加上了一篇内容与此书更加密切的演讲稿,那是我在爱尔兰所做的专题演讲。现在看来,我很高兴能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第一本,虽然演讲中的一些精彩部分被人们忽略了,对此我感到很震惊也很痛心。那两次的演讲让我难以忘怀,我花费了很多心思,也倾注了很多感情,但是我并不奢望几十分钟的演讲就可以赢得听众的共鸣,那种想法是愚蠢的。对那些充满了痛苦的主题,我是经过很多年的思考,才有了现在的同情之心。如果当时的演讲是失败的,听众并没有和我达到共鸣,那么我现在也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有些语言远比文字更有感染力。我能做的就是尽我的能力,把演讲稿最精华的部分用书面语言加以整理,使之更具逻辑性和感染力,这在当时的演讲中是没办法做到的。事实上,在演讲的过程中,我总是思维混乱,言语夸张,虽然我觉得在演讲中我的观点和论证精彩而准确(请原谅我的大言不惭),但是我却不能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让大家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可以想象读者在看完此书后,无奈地放下书本,我根本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更不用说让读者按我的思路来考虑问题了。 不过我试着在本书中,把我当时希望听众能明白的一些部分简明地标注出来,或者说我当时想(现在仍然想)给听众作些扼要的说明,然后用一些充满逻辑与激情的言语加以表达,那么人们也许会在本书中得到一点帮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约翰·罗斯金 |
译者 | 王浩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7261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8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