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路(唐达天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绝路》出版距今已经八年了,在每年出版一千多部长篇小说的时下,《绝路》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图书所淹没,它还顽强的活在读者中,这不得不令我感到意外。

在这八年中,总有读者不时地提到它,也有读者不断的寻找着它,更有甚者,还有不少官场中人,在不断的重复着《绝路》中林家伟的为官之道,一步一步地去攀升,又不知不觉地在堕落,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滋养着这部小说的文学生命力。

内容推荐

他想,豆豆,你回来吧,只要不越轨,即使你用谎言欺骗了我,我也会谅解你的。一支烟抽完了,又一支烟抽完了,时间就像一口硕大无比滚烫如沸的油锅,将林家伟煎熬得心如刀绞,灵魂出窍。然而,等了好久,终于不见豆豆回家,再下车看看豆豆家的后窗户,窗帘拉扯得严严实实,在乳白色的灯光映衬下,显得分外神秘。

试读章节

林家伟翻过日历,立刻被背面的一段话吸引住了。

那段话的标题是《美国人的一辈子》,正文是这样一段话:

美国记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他们选择一对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的典型靠工资收入的年轻夫妇作为调查对象,以他们一周生活为基础进行类推,再折合成年数。假如一个人的寿命为72年,那么:

1、体育、看戏、看电影、看电视等娱乐活动8年;

2、饶舌4年(女子有的还要加1年);

3、打电话1年;

4、吃饭6年;

5、等人3年;

6、打扮5年(女人可能多花费一倍以上);

7、睡觉20年;

8、生病3年;

9、读书3年;

10、旅行5年;

11、工作14年。

林家伟粗略算了一下,这11条的时间加起来正好72年。想想,要是真的把人生这么切割开来,实在太没有意思了,就好比把一个完整的人解肢,就失去了他的完整与美感。

林家伟正想得奇妙。电话铃响了。他就不由得联想起美国人一生打电话所耗费的一年时间绝对不准确,至少要比吃饭花费的时间多。他现在四十来岁,使用电话最多不超过12年的历史,其中独自享有一部电话的时间才5年,估计泡在电话上的时间起码有1年。这样算来,一辈子何止1年?

林家伟接起电话,一听是豆豆的,心里顿时激起波澜。

他和豆豆至少有二十多天没有见面了。虽说有电话来往,但一旦他提出要与她约个时间聚一聚,豆豆就推说忙,过一阵再说。这便使林家伟十分沮丧,情绪一落千丈,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在成熟男人林家伟的感情世界里,豆豆是他的唯一。要是时间一长见不到豆豆,他就感到烦躁不安,身体不适。林家伟有时看动物世界,看到雄性动物发情时寻不到适合的雌性动物得以发泄时,那种暴戾乖张的样子就觉得十分像他,不觉好笑,人与动物有时竟有惊人的相似。林家伟往往在这个与动物有惊人的相似阶段内情绪极不稳定,脾气十分暴躁。往往地,在这个阶段内,他对豆豆思念愈切,猜测怀疑也就愈深。他总觉得豆豆除了他之外还有男人。林家伟这样一想,立刻就把对豆豆的爱化成了满腔的子弹一起射向了她。然而,一旦当他的传呼机上出现豆豆的号码,心又止不住地狂跳不止。

成熟男人林家伟总是在这种不断地自我伤害中又不断地自我复原。

这次,他一再告诫自己要对豆豆进行一次冷处理,要尽量表示出一种无所谓的样子,但到头来还是没有到家,最终还是表现出了有所谓的样子。

豆豆在电话中连“喂”了两声,林家伟才勉强应了一声。

豆豆知道他还在生她的气,就避重就轻地告诉林家伟说,今天是情人节,我们打算怎么过?林家伟本来还要玩一阵深沉,一看豆豆把话说到这个分儿上了,就觉得再没有必要憋劲儿了,这才噢了一声说,好吧,下午下班后在老地方见。

放下电话,林家伟感到手心里汗融融的,心里却一下子舒展开了。

他点了一支烟,很滋润地吸了起来。吸了一阵,脑海里仍在徘徊着“情人节”这个概念。心想,这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洋节,竟然有这么大的冲击力,不到几年的时间,在具有传统礼教的中国也风靡开来了。就在这时,忽听有人敲门,便说了一声进来。话音刚落,一个娉娉婷婷的人儿便出现在林家伟的眼前,他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  这个人,就是他们报社的女记者丁雯。丁雯今天打扮得非常性感,上身穿一件紧身羊绒衣,下身穿一条黑色牛仔裤,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却把整个的曲线勾勒得咄咄逼人。这时候的丁雯在林家伟的眼里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起伏得有神有韵,跌宕得有秩有序。细细的腰身,丰满修长的双腿,饱满圆润的臀部,令人赏心悦目。就在这时,他的脑海里猛然冒出一句书本上描写女人的话:“腰和臀的连接处,可稳稳地放一个丝瓜。”他觉得丁雯的腰和臀的连接处肯定放不下一个丝瓜,但却凹凸得可爱,倘若真的能放一个丝瓜,恐怕就有些太臃肿了。

丁雯是来给林家伟汇报工作的。丁雯说:“金威皮革加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杨老板让我给他写个系列报道,想把他们怎么争取港商投资办厂、产品怎么打入外省市场,现在资金短缺等反映一下,目的是想让政府再支持一下。你看这个报道能不能写?”

对于这家公司的情况林家伟略知一些,他知道这里头的情况很复杂,这个公司是黄市长一手扶持办起来的,但是市财政投了600万元之后,港商的800万资金迟迟不到位,于是市委、人大、政协颇多微词,说是港人只是向我方兜售他们的陈旧设备,并非与我方真心合作。杨老板现在让丁雯写系列报道,无疑是想从舆论上给市政府施加一些压力,但却不知这是谁的意思。现在不能排除是黄市长的“旨意”,因为通过社会舆论呼吁,他可变被动为主动。倘若黄市长心灰意冷了,你再呼吁,岂不惹得黄市长不高兴,也得罪了市委、人大的人。

林家伟当然不便把这些情况说给丁雯,就说:“这个公司市里有些争议,发不发系列报道我还拿不准,最好你去请示一下王总编。”

丁雯说:“这点小事你都做不了主,看你这个副总编怎么当的?”

林家伟就笑笑,心想丁雯一定是被那个名叫杨大光的老板给收买了,但嘴上却说:“小心不为错。主要报道还得王总把把关。”

丁雯悻悻而去。

林家伟的目光如追光灯一样一直追着丁雯出了门,看那圆屁股儿一扭一扭的,甚是令人疼爱。便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小婊旦儿。”骂完,竟兀自笑了起来。笑他即使骂女人是“婊子”,却把“子”省了,在后面还拖着个“旦儿”,分明地减轻了恶的成分,增加了对女人的些许疼爱。

林家伟之所以对丁雯恨爱有加,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有过一次肉体上的交往。否则,也不至于此。林家伟曾不止一次地潜心回味过他与丁雯的那个销魂的夜晚,但每每回忆起,仿佛在欣赏着一张没有对准焦距的陈年老照片,给人一种模模糊糊、十分久远的感觉。

那还是3年前,丁雯在报社实习,林家伟要到边阳县去作一个重点报道,丁雯说要跟林家伟一块儿去学习学习。林家伟觉得同去的还有司机老仇,带丁雯去也无妨,就答应让她去。晚上,他们酒喝得迟了,只好住到了边阳宾馆,丁雯单独住一间,老仇和林家伟住一间。老仇住下不久,他妻子打来电话说,如果方便的话,让老仇把她的妈妈接到金都来。老仇的岳母家在边阳县七岔乡,七岔与边阳有80多公里,显然,最好的办法是老仇晚上到丈母娘家去,次日早上赶来,才不耽误林家伟的时间。老仇把情况说了之后,林家伟说行,你现在就去,明早8点赶来。

老仇走后,林家伟就感到有些空寂,正翻着电话号码簿,想给熟人打个电话,就听见有人敲门,他便随声说了一声进来。没想到进来的是丁雯。

丁雯说:“老仇到哪里去了。”

林家伟说:“到他老丈母家去了。”

丁雯说:“你好像要打电话,跟人约会,是吗?”

林家伟说:“闲着无聊,想找个熟人打电话聊聊天,你来了就不打了。”

丁雯就笑着说:“我进来是不是妨碍你?”

林家伟说:“不会的,你坐呀,老站着干吗?”说着笑了笑。

丁雯说:“你领导不发话,我敢坐吗?”

林家伟一听这话就觉得丁雯很有韵味,说话太机智,便说:“我发话今晚不让你睡,你还一宿不睡?”

丁雯说:“你不让我睡我就不睡。”

林家伟略将此话一延伸,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丁雯也觉得不好意思,忍不住笑起来。这么一笑,房间的空气一下子变得轻松活跃了。

丁雯说:“林总,我到报社快1年了,怎么没有见过你的夫人,她在哪儿上班?”

林家伟说:“在商店里当会计。”

丁雯说:“看你这么有才气,又有风度,你的夫人肯定很漂亮。”

林家伟说:“哪里?我老婆本来就一般化,现在到了中年,就更不成型了。”

丁雯就哧哧笑了起来。说:“不成型成啥?”

林家伟说:“不成型就是没有形状了。就比如说,腰呀、臀呀……,不说不说了,你小姑娘不懂。”

丁雯放声笑了起来,说:“我怎么不懂。你们这些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没有一个不喜新厌旧的。”

林家伟说:“太绝对了吧?我就不是。”

丁雯说:“你不是,是因为你不敢承认。”

林家伟心里一惊,觉得这个女孩太敏锐了。

丁雯又说:“其实你们这一代活得也够可怜的。年轻谈恋爱时,没有条件,更不具备胆量做婚前试验,马马虎虎像给父母完成任务似的就结了婚。婚后,才觉得不太适合,想退货,又没有勇气退,就一直凑合着过。到了中年,事业有成了,夫妻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拉大了,就更没有勇气提出退货了,怕因此影响了你们的前途,甚至担心会丢了乌纱帽。”说到这里,丁雯顿了一下。“不知我说的是不是实情?当然,我是泛指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的,并不是说我们的林总。”

林家伟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借着这爽朗的大笑,掩饰了他的窘迫,酿造了他的下文:“精彩,实在太精彩了!又是婚前试验,又是退货。丁雯,我算是重新认识你了。”林家伟说的是真话。在他固有的意识中,认为像丁雯这样的女孩就应该像一个生瓜蛋一般,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把触角伸到他们这一茬人中,并且分析得这么透彻明了。这无疑拉近了他俩的距离,也使他对丁雯更加高看了。P1-6

序言

这套《唐达天文集》,共收集了我的六部长篇,因版权问题,还有一部中篇小说集《悲情腾格里》和一部长篇新作《官太太》没有收入其中,只能留作以后再补了。“六”在中国的传统里是个吉祥的数字,有“六六大顺、六六高升”之说。《文集》为六本,序言也分了六点,就是想借了“六”,图个大吉大利。

《一》

《绝路》出版距今已经八年了,使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每年出版一千多部长篇小说的时下,《绝路》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图书所淹没,它还顽强的活在读者中,这不得不令我感到意外。

在这八年中,总有读者不时地提到它,也有读者不断的寻找着它,更有甚者,还有不少官场中人,在不断的重复着《绝路》中林家伟的为官之道,一步一步地去攀升,又不知不觉地在堕落,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滋养着这部小说的文学生命力。

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生活在验证小说,还是小说在预测着生活?

每个人的八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的衣食住行在变,你所在的单位在变,你依居的城市在变,我们的国家也在变,不变的,却是人性的贪婪与欲望,它总是顽固的潜伏在人性深处,随着物质化进程的越来越高,对金钱、美色、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翻开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被杀头的贪官,都有惩治贪官的种种条例,但是,却总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前腐后继,将贪官进行到底。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这是为什么呢?

在八年前出版此小说的时候,我写过一段话,大概是说,只要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滋生腐败的可能。也许,这句话再过若干个八年之后还管用,这不是说我有多么高明,而是权力这个东西太富有魔力了,权力的行使者在运用它的时候,可以延伸出无限的可能性,腐败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他是一介平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是一个受人支配的打工者,你让他去腐败,他能腐败得了吗?其实,许多深奥的问题,就藏在简单里面。

有人说,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有太多迷路的理由,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指南针。而事实上,那个指南针不是别的,就是你的心。

《二》

一听《残局》这个名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象棋,喜欢下棋的人都知道,残局是双方不惜血本撕杀到最后的败相,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生活中的“败相”。世事如棋,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会面对不同的残局,它既是一个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过程的开始。

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我的生命中出现了残局,深切的感受让我的内心充满极大的愤慨,权力一旦不加约束,就会成了某些人牟取私利和用于交换的工具,对他人的人性会造成极大的扼杀与扭曲。在现实中常常不乏这样的现象,一些权力的拥有者惯用的伎俩就是以组织决定为借口,掩盖住了个人内心的龌龊与丑陋,堂而皇之的做着他自己想做的事。权力本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如果异化成了个别人整人的工具,不仅仅是可怕,更叫人感到痛心,这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个人的权力越大,对社会危害性也越大,人民的公朴就会成了人民的公害。

我知道,有时候,写作是需要勇气的,要直面人生,要揭露和批判现实,就要打破官场里的一些讳莫如深的东西,这是要犯忌的,要担当着一定的政治风险。有些忌是犯不得的,你要犯了,不会有人说你犯了忌,没有这个过程,只有“组织决定”的结果。事实上,你在追问社会的时候,也在追问你自己,这样的写作,到底还有多少意义?我真的无法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作家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拯救,更无法拯救他人和拯救社会。一本书,也仅仅是一本书,它不会改变任何东西的。

有评者说,《残局》这部小说确实有着比较深刻的现实和社会意义,字里行间闪烁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可贵精神,揭示了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现行人事制度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无声地呼唤着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全新用人制度的早日降生。这样的评价令人欣慰,但是,那也仅仅是一种愿望。

事过多年,当我重读《残局》时,不觉平添了几分感慨,其中的人物命运,似乎早已暗合了现实中的我与他们,莫非是在写作时上苍早就给予了我暗示,让我在冥冥之中对未来有了某种预测,才在作品中有了那样的设定,如若不是,为什么后来的发展又是这般的一一巧合?

《三》

《后台》已经被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更名为《华容道2下一个是谁?》搬上了荧屏。有读者看了电视询问我,《后台》这个书名本来非常好,为什么起了一个与内容沾不着边的名字,还让人以为是三国中的华容道。我说,那不管我的事,版权卖给了投资商,他们爱怎么起就怎么起去吧。大概他们也正是看准了三国中的《华容道》,早已家喻户晓了,想借这个名字,又不存在侵权,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部现代戏。

《后台》是我的另一种小说写法,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加了涉案与悬疑,侦破与枪杀,情节紧张,节奏明快,读来真有点惊心动魄的意味。在情节的安排上,主要是以寻找为主线。有人在寻找后台,有人在寻找那个寻找后台的人,寻找与反寻找之间的明争暗斗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精神内核。

一个人,当被主流社会抛弃之后,他的义愤可想而知,寻找后台的过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是从现象走向无限本质的过程,然而,当我们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时候,后台也便有了双重的意义。后台不仅仅是操纵着黑暗势力的官场腐败分子,何尝不是支持正义力量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

其实,说白了,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又何尝不是在寻找?寻找朋友,寻找仇人,寻找工作,寻找金钱,寻找你想要的东西。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寻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有的人寻找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找到他要寻找的。

寻找是一个过程,人生的好多精彩片断,其实都是发生在过程中。

《四》

《偷心》写的是发生在现代都市里的一个凄美伤感的爱情故事,第一次由大连出版社出版时,名字叫做《我的美丽没有错》。我不喜欢这个书名,那是书商为我起的,一听这名字,像是小女生写的处女作,按放在一个大男人的名下,矫情得让人发麻。出版文集时,我与现代出版社的老总臧永清做了商讨,改名为《偷心》。偷钱者是为财,为人耻:偷心者是为情,为人颂。第一版的编辑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一位女孩,据她后来说,她在编辑这部小说的时候,几乎是流着泪看完了稿子,看到后面,简直哭得一塌糊涂,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还打湿了键盘。我得知后非常感动,借用书中主人公周风的话说:“我将为钟情于我的眼泪而感动不已,不论是爱情,还是友谊。”我觉得太对不起人家小女孩了,早知道她那么脆弱,又那么容易动情,我至少也要给她买块手帕,以示我的歉意。

对于爱情,我们的祖先是从来不缺乏想象力的,无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上的放牛郎,都能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并让他们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来,梁山泊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莫不如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纯美爱情,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美好的爱情而努力着。风霜雪雨能洗去岁月的风尘,却洗不尽人世间的至洁至纯,任凭时光穿越千年,社会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人的观念更新到何等程度,存留在人性中对爱情的美好与憧憬将是永远相通的,每一对青年男女的邂逅与两情相悦,都是那么的新鲜而动人。  当爱情发展到时下,随着韩风日风刮来,日韩的爱情模式似乎成了现代人追逐的潮流,衡量一位白领丽人是否时尚,就看她手里有没有拿着《挪威的森林》,《我的野蛮女友》成了新世纪的爱情范本。无论是古典的凄美,还是现代的浪漫,抑或是异域的风情,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无非是爱恨交加,生离死别。泪水有时候比笑声更能净化人的灵魂,会让人感到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空灵,就像风雨过后的晴空。

《偷心》可能会刺痛人心,但,那种痛,又是人生中免不了的。

《五》

我写《沙尘暴》,不想有意地夸大什么,也不想过分地粉饰什么,只想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坦诚地把我的父老乡亲的苦难与温馨,欢欣与追求,梦想与挣扎,幸福与希望写出来,只想告诉世人,在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大沙漠的夹缝里,在沙尘暴的四大策源地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大漠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改变环境的努力,他们浸泡在苦难中,没有被苦难所压垮,他们生活在贫穷中,没有为贫穷所弯腰,即使是绕不过去的坎儿,也有苦难中的温馨与乐观,也充满了人性的诗意与美好,正因了这种代代相传的坚韧与不屈,乐观和向上,才挡住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坚守住了这片沙漠的绿洲。他们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坚忍和力量,我就是想把这种感受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出来,让更多的人能感觉到,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沙尘暴》出版后,很快登上了《当代长篇小说》专家推荐排行榜,尤其在新浪连载后,数以百万的点击、几百条的留言,已远远超过了被主流媒体认可的一些当下所谓的名家名作。上海读者留言说:“自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这又是一部全面反映农村变革的长篇力作。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下的不屈的西部精神,民族脊梁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感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广东读者说:“连着看了几天,我感动得哭过,高兴的笑过,终于看完了,我的心还沉浸在书中,太感人了,让我想起了很多,但是,又一下说不清楚。反正是一部好作品,震撼人心,激动人心!”看到那么多天南地北的热心读者的留言、评价以及肯定,让我感动,虽然他们的声音没有评论家那么洪亮,却很真诚,因为他们的留言不留姓名,没有任何的功利,更不存在任何交易和恭维,这种声音,才是最生态最真诚的。2008年,北广传媒集团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剧本及优秀小说,没想到《沙尘暴》竟在200多部参赛的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小说改编奖。我由此而感到,无论文学领域里充满了多么的功利,总归还有属于它的一片晴空。我始终固执的认为,真正的好作品应该是深入人心的,能够抚慰人的灵魂的,并且具有悲悯情怀和普世价值的。我写《沙尘暴》,正是朝了这个方向努力着,如果我的书能给读者带去一缕冬日的温暖,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我就足够了。

《六》

《一把手》是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在封底上摘录了书中的一段话:“他觉得有时候他就像一只爬树的猴子,朝下看,都是笑脸,朝上看,都是屁股,左右一看,竟是耳目。要想在这棵树上呆下去不被别的人踢下来,要想看到更少的屁股,看到更多的笑脸,他就不得不继续爬,希望爬得更高一些。官场人生,莫不如是。”没想到这段猴子爬树的话让许多读者产生了共鸣,有的把这段话搬到了博客里,有的还专门贴到了网上来讨论。凡是经历过职场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那不是谁的经验,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规则,谁也破坏不了,只要身在其中,就得维护那样的秩序,就会有那样的感受与愿望。也许正是因了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一把手》连续数月在各大城市的销售排行榜上有名,不到半年,加印五次,销售十余万册,创下了我的小说的销售高峰。  我自2004年调到了文联后,就来到了珠海来写作,再回首,许多的人与事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世界在我的眼里变得如此祥和,那些曾经的心痛,经过沉淀与发酵,便也在淡定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当我再次提笔写作官场小说《一把手》的时候,心态分外的从容,没有了先前的仰天长啸,没有了涌动在内心的愤世嫉俗,一切都平淡了下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的过程后,已经渐渐地看山是山了?听到过去许多熟人从官场下来了,又有许多新人进去了,有的人离开了人世,有的人进了看守所,这种出与进,死与生,在我的心里,就像日出日落一样的自然,丝毫不觉得诧异。功名利禄最终成为过眼烟云,灵魂的救赎比什么都重要,一切的杂念与贪欲,都是由心而生,又由心而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是我写《一把手》时的心态,更是我现在的处世态度。

二○○九年八月二十日于珠海

唐达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路(唐达天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达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45734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