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之一,主要对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知识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汉族山歌研究》《山东民歌论》《两句体的旋律类型简论》《试论巴托克对音乐民族学的贡献》《汉族传统音乐研究四十年》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修订版)/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之一,主要对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知识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汉族山歌研究》《山东民歌论》《两句体的旋律类型简论》《试论巴托克对音乐民族学的贡献》《汉族传统音乐研究四十年》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我心中的“信天游”(代序)/1 汉族山歌研究/1 甘肃、青海“花儿会”采访报告/67 甘肃、青海“花儿会”历史成因初探/87 “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及其他/105 “花儿”研究第一书——张亚雄和他的《花儿集》/119 《下四川》研究/137 壮族“三声部”民歌《欢悦》采访纪略/158 山东民歌论/166 《五更调》的渊源及其流传/193 时序体民歌与月令文化传统/201 两句体的旋律类型简论/221 站在民众的立场理解民众——陕北民歌研究中论/248 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261 论中国音乐文化分区的背景依据/281 试论巴托克对音乐民族学的贡献/298 曲牌论/313 雅俗新辨/327 《剑阁闻铃》腔词关系初探/351 汉族传统音乐研究四十年/362 中国民族音乐十年/384 附:甘于寂寞无声奉献——中国艺术研究院40年所庆献辞/397 后记/415 修订版后记/41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修订版)/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乔建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24631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4.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