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新挑战、新角色、新模式”国际论坛的论文选编36篇,具体包括《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转变步入关键期》《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处在历史转折阶段的“十二五”改革》等。
图书 | 后危机时代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新挑战、新角色、新模式”国际论坛的论文选编36篇,具体包括《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转变步入关键期》《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处在历史转折阶段的“十二五”改革》等。 内容推荐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哥本哈根会议争论不休,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并警示我们,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再也继续不下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要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的难得机遇,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目录 代序: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 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复苏 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后危机时代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和亚洲经济发展 后危机时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展环境的变化 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应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构造巾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体制基础 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发展策略 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转变步入关键期 社会生态市场经济:个防范和抵御经济危机的模式 世界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及危机下产生的中国模式对俄罗斯的启示 巴西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应对国际危机的经济政策及成效 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转型 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 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转型与变革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需求结构变化 反危机时代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 后危机时代的企业风险防范 后危机时代的养老基金投资策略研究 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 经济危机使亚洲“辞旧迎新”:旧发展模式的消亡和新发展模式的萌生 东亚模式转型与中国发展道路 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第二次改革 在改革中凝聚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力量 处在历史转折阶段的“十二五”改革 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路径选择 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后危机时代改革 中国下一个30年改革的理论探讨——基于“人本体制论”的思考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政府改革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走向社会重建之路 中国发展模式转型与政府改革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背景、特性与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时代的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 发展低碳经济应重视体制减排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资源税改革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 关于建设“低碳经济示范省”的建议 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后危机时代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迟福林//殷仲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5303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