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六年级的日子(薛瑞萍班级日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真实、自然、清晰、完整,是国内第一部母语教学及班级成长记录。

语文是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的共同成长。这里记录着灵动的生命之流,自然的教学现场。

内容推荐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了无可得。

教育首先要满足佼佼者的需要,满足他们,也就顺带满足了全体,而且是高层次、动态上行的满足。学校应当是理想的乌托邦,教师应当做冥顽的精神贵族,执迷不悟地引领学生往高处飞。

目录

第一部分 上学期

 九月:桃源主人

随文解字

取法乎上

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桃源主人

由《诫子书》想到的

《田忌赛马》:不止是智谋的故事

老调子和新任务

将爱的作业进行到底

母语、文言及《日有所诵》

 十月:缓坡上升的外部条件

仅有班级图书是不够的

变通与激活

我就是那只放风筝的小鼠

缓坡上升的外部条件

同修

《舜耕历山》朗读实录

 十一月:把大象牵进教室

把大象牵进教室——再说《幼学启蒙丛书》

有关吟诵的日记剪辑

诵读公开课

关于诵读课的几点印象

暴雪阅读思念

请信我言,请跟我来——期申测验后家长会上的发言

从《海瑞惩霸》到《万历十五年》

 十二月:了不起的妈妈们

《怪老头来了》导读:别把孩子交给怪老头

从《钱学森》说到《詹天佑》

莫说教师痴,更有痴似教师者

龙的呼唤和提醒

所教即所是

什么是适合学生的经典

了不起的妈妈们

 一月:老师,就是开书单的那个人

我们家的曰有所诵

不知所云

《村小识字课》

老师,就是开书单的那个人

第二部分 下学期

 三月:“哦,《万物简史》!”

我和吟诵

精讲多读及良性循环

“哦,《万物简史》!”

又是春天

吟诵其实很简单

《万物简史》《圣经》及中国传统文化

惊喜

文字无力 地心引力

男生和吟诵

 四月: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合作——心理学家如是说

《最大的麦穗》,拙劣的杜撰

要背的段落

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吟诵不是彼岸花

又一组关于吟诵的日记

读一本好书

家长会上的发言

 五月:吹奏“青春读书”的序曲

最讲理的一本书

西顿,并非偶然的相遇

龟兔赛跑对六(2)班的启示

吹奏“青春读书”的序曲

一日碎金

 六月: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我的吟诵之旅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学生回信(外一则)

近道或一些巧事

节目点评

栀子花开

试读章节

第一部分 上学期

九月:桃源主人

2009年9月2曰/星期三/阴

随文解宇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结束。随文解“酉”。

挂起小黑板。第一行,并排写着:“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第:行,于对应位置写(画)“酉”的四种字形;第三行是一排字词:“醇”“酣”“斟酌”“醉酒”“酝酿”。

“谁看懂板书的意思了?说说看。”

“这是‘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变化。…‘带‘酉,的字,都和酒有关。”

“带‘酉’的字大多和酒有关O99教师更正道,“那么,这个‘酉’,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东西呢?”教师指着甲骨文的“酉”字问。

“铁锹!”“大铲子!”“箭头!”

“呵呵,确实有点像啊。联系金文和小篆的样子,再想想!”

“哦,是酒坛子!”“对!装酒的缸!”“嘿嘿,还挺漂亮呢!”

是咯,是酒坛子。《细说汉字》513页正好有幅“西周陶器”图。那双耳陶罐的样子何其明晰、质朴、亲切、可爱啊——再看甲骨文的“酉”字,简直就是照样子画出来的简笔画!

为什么要解“酉”呢?“醇美——醇——酉”,这是由文中句子牵出来的:

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第二课《郑成功》。文中有句:“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负隅顽抗——隅——阜”,只要教师有心,这样的线索真是俯拾皆是啊。“阜”做偏旁,就是居左的“阝”。甲骨文、金文、小篆的“阜”显示这个字和阶梯、山崖、土山有关。于是,在“隅”“陵”“陡”“降”“阶”等一系列字中,“口”部何以居左就容易理解了。

同为“旷,解过居左之“口”,自然要解居右之“阝”。哪一篇文章没有几个左“口”右“口”的字呢?可巧,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主人公是钢琴诗人肖邦。“肖邦——邦——邑”,这又是一条仿佛天成的线索。

“邑”做偏旁,就是居右之“阝”。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形象地显示出“邑”字的本意:人口聚居之地或者城市。于是,“邦”“都”“郭”“郊”“郡”“邻”等字中的“阝”何以居右就好懂了。

这就是我一课一次的随文解字,主要是解常见部首。因为解的是部首,所以解一个字其实就是解了一串字。

解完了,再让学生把教师辛苦画成的板书照样子录到课本上。其实就是画着玩儿啦。

9月7日/星期一/晴

取法乎上

“2+2+1”:两首现代诗,两首古典诗词,一篇短小精悍堪称经典的古代散文(或节选)——此即六年级上学期《日有所诵》的套餐式编排体例。

9月1日,学校课程表终于确定。从那一刻起,教师就开始了围绕《日有所诵》的苦心琢磨。贴在墙上的那张表,快被我盯得满是窟窿了。“是分开做呢,还是两堂相连一气诵完?”“要不,我也一天一篇,课前读读吧。那才是真的日有所诵呢。”“全背还是选背?”“古文要不要背?”“布置轻了,于心不甘;布置重了,又怕学生不能承受。”整整一周,身边同事及远方朋友听到的都是这些唠叨。“看云看云,你可真婆妈!再说一个字,我就挂了!”听!云的朋友比云爽利多了。

星期一,早晨,第一节。一周最可珍爱的时光里,我们诵读《报任安书(节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范读,略解,齐读;急诵(各人以自己能有的速度快速反复诵读),单读,再急诵——越来越响,越来越快,越来越熟。20分钟,十多遍后,教师大声背诵。于是,他们斗志昂扬地接受了“熟背”的任务。最后朗读蔡皋的《桃花源记》。那样巨幅而绚烂的画面,看着好过瘾!

待到星期三——还是上午,那天的任务是四篇:斯蒂文森《点灯的人》、狄金森《希望是一只小鸟》,不用背诵,两三遍读出语感就行;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简洁悦耳,多数同学当堂就能背下——估计只需半堂课吧,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四位同学朗读日记佳作。其间,大家会听到一两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当然还要复习《报任安书(节选)》。

以后十五单元大致如此安排。不做班主任,没有班会课,为了给读书留出时间,一周两节《品德与生活》非挤占不可。

P2-4

序言

这是日志段落联缀而成的序言。

这一招是跟朱学勤学的。

顺便,向同行以及高中生推荐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

母语是什么?关于母语的所谓工具说、人文说,其实都是对母语生命感、完整感的扼杀与宰割。母语决不是外在于人的工具,母语是最初、最深的人本身。从母亲受孕的一刻起,从人还是受精卵的时候起,人就在母腹——包括母亲的睡里梦里,无一刻间断地吸纳、饮食着母亲用母语说话,或用母语思维时身心的震颤和律动。出生伊始,对于听到的语言,人自然完全不懂,但那声音、那节奏,人却是极熟悉、极温暖——是伴随其长育成形,彻底融入骨血的。这种包孕懂得又超越懂得的温暖、熟悉、一体感,是人学会说话的前提,也是一团混沌的赤肉成为社会人的前提。

一个人的母语水准,往往决定了其创造力、思维能力、感情力(情感体验能力、表达能力)所能达到的境界。社会科学也好,自然科学也好,人在具体学科取得的这项那项成就,好比硕果累累的桃树、梨树、苹果树——先有丰壤,后有果树。你怎能期待半尺厚的薄地上长出草以外的东西?所以梅尔·列文在《破茧而出》里指出:四年级之前,即母语学好之前,绝对不要学习外语。

即使《桃花源记》中的秦非指苻秦,但不有坞壁,何能有《桃花源记》?在纪实上,《桃花源记》是坞壁的反映;在寓意上,《桃花源记》是陶潜思想的反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原来,桃源竟是有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中国,桃花从来就和美好的爱情及随之而来的家庭幸福联系在一起。最可靠的桃源,在完全的爱和无条件的接纳里。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在这艰难时世,没有桃源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坞并非坞主所有,坞主对于坞中成员,只起督护作用,对耕种、打仗,只负指挥之责。

我们是点灯人,我们也是坞壁主人——桃源主人。我们有灯火也有坚壁、耕地和水泉。照亮了孩子的街灯,也照亮了我们自己;灿烂了孩子的桃花,也灿烂了我们本身。

儿时读革命故事,长大读革命文学,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数学教师,甚至包括语文教师,无力阅读外国文学的不在少数。这是阅读胃口、阅读能力早期遭局限、压抑的恶果。今天,在儿童阅读蓬勃开展的地方,小学生阅读恩德、怀特、林格伦乃至《简·爱》《牛虻》《野性的呼唤》毫不隔膜——能达此境,教师满怀热情的引导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当中国孩子对《愚公移山》《朝三暮四》感觉隔膜时——教师是否应当反躬自问,起而行之?

人类的心量无限,儿童的兴趣多样。相信总有一些孩子会喜欢的,而那原本不喜欢的,必会因为教师的努力,慢慢有些喜欢。即便为了真心喜欢的“一小部分”,我们也必须借由优质读本,在教室里演绎《共工触山》《鹬蚌相争》的好戏,探讨“除夕年”和“清明节”的来历——将舜的大象牵进教室,让禹的功绩照亮童心。否则,多数孩子将一生错过因图画映照而格外绚丽的——《夸父追日》的壮烈,《女娲补天》的深情,《舜耕历山》的浪漫,《大禹锁蛟》的豪勇……而那“一小部分”的损失,其实就是整整一代人的损失,整个世界文明的损失——如果你同意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

四  牛肉是有营养的,然而该喝奶的时候却不能让孩子嚼牛肉。低年级诵读《诫子书》,只能是死记硬背。缺乏认知和体验的死记硬背,不仅伤害了稚嫩的童心,也糟蹋了诸葛亮的好文章;既对不起古人,又对不起孩子。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认知特点,唯有先行满足了孩子对于感性认知的需求,才能期待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生命是分阶段的,下一阶段的充分发展必以上一阶段的充分发展为前提。

“什么是适合学生的经典?”适合学生的经典,就该是形象的、感性的:它的形象美而鲜活,它的音韵美而灵动;它能激发人心固有之向新、向美、向上的生命力。其与儿童生命的关系,当如深渊之于潜龙,空谷之于乳虎,长风之于鹰隼,雨露之于花树——它能令学生腾跃、飞扬、挺拔。

阅读之外,孩子更需要的是拥抱世界,拥抱生活。

极少会有孩子因考试而得到快乐。考试给多数学生带来的是折磨、挫败和痛苦。总是名列前茅的,往往精神更紧张。一到三年级,是孩子求学之初的三年,也是孩子及父母最脆弱、最敏感的三年。一年级,很多孩子还没明白测验是怎么回事呢,就已稀里糊涂成为差生,和父母一起堕入焦虑和恐惧的深渊了。

正如每个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旨在让同龄儿童同期长牙、走路、说话的医学努力一定会让人们感到荒唐、残酷吧?然而,“标准测验”和随之而来的对教师、学生的粗暴评价却很少有人质疑——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无处不在的生存竞争已经具体演绎为知识竞争、能力竞争、体质竞争、心理素质竞争,还有——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竞争。

合作为什么重要?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指出:合作是个人与世界建立温暖、健康、牢固联系的途径和能力。一个人幸福与否,跟他拥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势没有关系;一个人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他是否与世界建立起温暖、健康、牢固的联系。如果这种联系的纽带完全切断,人是一天都活不下去的;如果这种联系的纽带变得扭曲、松弛,人就只有患病、发疯、犯罪的道路可走。

儿童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目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片面注重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其实,儿童首先需要学习的乃是合作。学习合作需要榜样,父母首先要做合作的榜样。

想起在一所私立小学看到的课堂:孩子都木木的,生气黯然,灵性几无。他们乖乖地坐在那里,于沉闷的静默或被指令的朗读中,散发出深浓难掩的沮丧和哀伤。他们当然应该沮丧和哀伤!因为生意太忙,父母没有时间与他们牵手,共同走过童年阶段最重要、最艰难的成长之路。这些可怜的孩子,一年级就开始寄宿了,只有周末才回家。而那种所谓团聚,已经丧失正常家庭该有的亲切与自然。

更可怕的是:这种树苗不接地气的沮丧和哀伤,是孩子自己意识不到的。成年之后的人格变态和精神疾病,大多源于童年时代的亲情匮乏。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利欲和利欲合谋,泯灭了父爱和母性,制造出小学寄宿这种冷酷畸形的社会需要,生生将孩子变成病人。

我爱吟诵。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能形成自己的基本调,不能真正学会吟诵。但是我想,这不妨碍我把吟诵带给朋友,尤其是我的学生。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是民族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叶子、一朵花,吟诵,是被我们遗忘了的根,我们需要归根,我们需要得到根的滋养。

星期四朗读《心灵的日出》之《在语词的密林里·人和书》,看云将给学生说起秦始皇、希特勒和文化大革命,看云希望学生记住:凡是焚书的地方,最终将必焚人!

纳粹焚书50周年时(1983年5月10日),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市(这里每年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书展)工会举行过群众集会纪念这现代的焚书丑行——大会的横幅引用了诗人海涅的名句:

凡是焚书的地方,最终将必焚人!

我横遭欺凌的母语啊,我伤痕累累的根。要多少好儿女倾尽心血,才能换来你的绚烂与尊荣?

2010年5月3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她是有“文字般若”的,有光辉,有穿透力,你读她的文字会被点燃,被唤醒,明白真正的语言之美。在教育文字牛,好看好读的文字实在不多。她的几本书广为流传。并不是商业推广的成功、而是文字本身的力量。

——亲近母语·徐冬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六年级的日子(薛瑞萍班级日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瑞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13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02
丛书名
印张 1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