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梅花造型概括,最便于练笔,如学习梅枝的用笔以及枝条穿插关系,可以锻炼出坚挺有力的骨法用笔,同时也掌握了中国画的用墨技巧。中国画最重“写”法,除了书法以外,习画“四君”(梅、兰、竹、菊),无疑是进行国画练笔的最佳途径。
本书讲解了梅花的基础绘画技巧。
图书 | 梅花的画法/中国画技法基础教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梅花造型概括,最便于练笔,如学习梅枝的用笔以及枝条穿插关系,可以锻炼出坚挺有力的骨法用笔,同时也掌握了中国画的用墨技巧。中国画最重“写”法,除了书法以外,习画“四君”(梅、兰、竹、菊),无疑是进行国画练笔的最佳途径。 本书讲解了梅花的基础绘画技巧。 内容推荐 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千百年来以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尤其是梅花,它先众木而开花,先天下而春,它傲霜斗雪,风骨高洁,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赞颂。宋代林和靖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他的咏梅绝唱。陆游的“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等诗篇,也表达了其对梅花的一往情深。古代文人画家则更以梅花的冰肌玉骨来表现自我。宋马麟、元王冕、明陈录、清金农都是画梅高手。在他们笔下,身姿苍古、寒香四溢的梅花,犹如冰清玉洁的美人、傲然铁骨的英雄。 梅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有花瓣五片,多为白色、红色和粉红色,花具有清香。梅性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梅花造型概括,最便于练笔,如学习梅枝的用笔以及枝条穿插关系,可以锻炼出坚挺有力的骨法用笔,同时也掌握了中国画的用墨技巧。中国画最重“写”法,除了书法以外,习画“四君”(梅、兰、竹、菊),无疑是进行国画练笔的最佳途径。 目录 概述 常用工具 构图要点 梅枝的画法 老干的画法 梅花的画法 枝与花的组合画法 枝干的运笔方法 没骨画法步骤图解 勾勒画法步骤图解 梅花范画步骤图解(一) 梅花范画步骤图解(二) 临摹作品精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梅花的画法/中国画技法基础教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纪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6394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