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浅显的语言与青年学生谈艺术,谈人生,让他们对艺术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这些文章,在作者结集出版之前,大多曾发表在1935年和1936年的《申报》上,也有发表在当时的《中学生》、《浙江青年》、《宇宙风》、《论语》、《新中华》、《文学》等刊物上的。
图书 | 艺术漫谈/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以浅显的语言与青年学生谈艺术,谈人生,让他们对艺术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这些文章,在作者结集出版之前,大多曾发表在1935年和1936年的《申报》上,也有发表在当时的《中学生》、《浙江青年》、《宇宙风》、《论语》、《新中华》、《文学》等刊物上的。 内容推荐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和艺术教育家。一八九八年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本名丰润,号子恺。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初东渡日本游学,同年底回国。此后在浙江、上海、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其一生著述甚丰,共有作品一百五十多种。 《艺术漫谈》于1936年10月由上海人间书屋初版。作者用明白如话的文字与青年谈艺术,于素朴与隽永的散文笔法中蕴涵哲理,从而让学生们对艺术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这些文章,在作者结集出版之前,大多曾发表在1935年和1936年的《申报》上,也有发表在当时的《中学生》、《浙江青年》、《新中华》、《论语》、《宇宙风》、《文学》等刊物上的。 目录 序 图画与人生 绘事后素 禁止攀折 洋式门面 钟表的脸 具象美 扇子的艺术 赤栏桥外柳千条 照相与绘画 视觉的粮食 绘画的欣赏 漫画艺术的欣赏 版画与儿童画 深入民间的艺术 画鬼 日本的裸体画问题 谈日本的漫画 比喻 后记 试读章节 世间一切美术的建设与企图,无非为了追求视觉的慰藉。视觉的需要慰藉,同口的需要食物一样,故美术可说是视觉的粮食。人类得到了饱食暖衣,物质的感觉满足以后,自然会进而追求精神的感觉——视觉——的快适。故从文化上看,人类不妨说是“饱暖思美术”的动物。 我个人的美术研究的动机,逃不出这公例,也是为了追求视觉的粮食。约三十年之前,我还是一个黄金时代的儿童,只知道人应该饱食暖衣,梦也不曾想到衣食的来源。美术研究的动机的萌芽,在这时光最宜于发生。我在母亲的保护之下获得了饱食暖衣之后,每天所企求的就是“看”。无论什么,只要是新奇的,好看的,我都要看。现在我还可历历地回忆:玩具,花纸,吹大糖担,新年里的龙灯,迎会,戏法,戏文,以及难得见到的花灯……曾经给我的视觉以何等的慰藉,给我的心情以何等热烈的兴奋! 就中最有力地抽发我的美术研究心的萌芽的。要算玩具与花灯。当我们的儿童时代,玩具的制造不及现今的发达。我们所能享用的,还只是竹龙、泥猫、大阿福,以及江北船上所制造的各种简单的玩具而已。然而我记得:我特别爱好的是印泥菩萨的模型。这东西现在已经几乎绝迹,在深乡间也许还有流行。其玩法是教儿童自己用黏土在模型里印塑人物像的,所以在种种玩具中,对于这种玩具觉得兴味最浓。我们向江北人买几个红沙泥烧料的阴文的模型,和一块黄泥(或者自己去田里揠取一块青色的田泥,印出来也很好看),就可自由印塑。我曾记得,这种红沙泥模型只要两文钱一个。有弥勒佛像,有观世音像,有关帝像,有文昌像,还有孙行者,猪八戒,蚌壳精,白蛇精各像,还有猫,狗,马,象,宝塔,牌坊等种种模型。我向母亲讨得一个铜板,可以选办五种模型,和一大块黄泥(这是随型附送,不取分文的),拿回家来制作许多的小雕塑。明天再讨一个铜板,又可以添办五种模型。积了几天,我已把江北人担子所有的模型都买来,而我的案头就像罗汉堂一般陈列着种种的造像了。我记得,这只江北船离了我们的石门湾之后,不久又开来了一只船,这船里也挑上一担红沙泥模型来,我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去探找,果然被我找到,而且在这担子上发见了许多与前者不同的新模型。我的欢喜不可名状!恐怕被人买光,立刻筹集巨款,把所有的新模型买了回来,又热心地从事塑造。案头充满了焦黄的泥像,我觉得单调起来,就设法办得铅粉和胶水,用洗净的旧笔为各像涂饰。又向我们的染坊作场里讨些洋红洋绿来。调入铅粉中,在各像上施以种种的色彩。更进一步,我觉得单靠江北船上供给的模犁,终不自由。照我的游戏欲的要求,非自己设法制造模型不可。我先用黏土作模型,自己用小刀雕刻阴文的物象,晒干,另用湿黏土塑印。然而这尝试是失败的:那黏土制的模型易裂,易粘,雕的又不高明,印出来的全不足观。失败真是成功之母!有一天,计上心来:我用洋蜡烛油作模型,又细致,又坚韧,又滑润,又易于奏刀。材料虽然太费一点,但是刻坏了可以溶去再刻,并不损失材料。刻成了一种物象,印出了几个,就可把这模型溶去,另刻别的物象。这样。我只要牺牲半支洋蜡烛,便可无穷地创作我的浮雕,谁说这是太费呢。这时候我正在私塾读书。这种雕刻美术在私塾里是同私造货币一样地被严禁的。我不能拿到塾里去弄,只能假后回家来创作。因此荒废了我的《孟子》的熟读。我记得,曾经为此吃先生的警告和母亲的责备。终于不得不疏远这种美术而回到我的《孟子》里。现在回想,我当时何以在许多玩具中特别爱好这种塑造呢?其中大有道理:这种玩具,最富于美术意味,最合于儿童心理,我认为是着实应该提倡的。竹龙,泥猫,大阿福之类,固然也是一种美术的工艺。然而形状固定,没有变化;又只供鉴赏,不可创作。儿童是欢喜变化的,又是抱着热烈的创作欲的。故固定的玩具,往往容易使他们一玩就厌。那种塑印的红沙泥模型,在一切玩具中实最富有造型美术的意义,又最富有变化。故我认为自己的偏好是极有因的。现今机械工业发达,玩具工厂林立。但我常常留意各玩具店的陈列窗,觉得很失望。新式的玩具,不过质料比前精致些,形色比前美丽些,在意匠上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多数的新玩具,还是形状固定。没有变化。甚至缺乏美术意味的东西。想起旧日那种红沙泥模型的绝迹,不觉深为惋惜。只有数年前,曾在上海的日本玩具店里看见过同类的玩具:一只纸匣内,装着六个白磁制的小模型,有人像,动物像,器物型,三块有色彩的油灰,和两把塑造用的竹刀。这是以我小时所爱好的红沙泥模型为原则而改良精制的。我对它着实有些儿憧憬!它曾经是我幼时所热烈追求的对象,它曾经供给我的视觉以充分的粮食,它是我的美术研究的最初的启发者。想不到在二十余年之后,它会在外国人的地方穿了改良的新装而与我重见的! P50-53 序言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烦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失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始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皆得为艺术家也。人间书屋索书稿,集年来应各报志征文所作之漫谈十八篇付之。并为此序以题卷首。时廿五年双十节后三日丰子恺于杭州田家园别寓。 后记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和艺术教育家。一八九八年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本名丰润,号子恺。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初东渡日本游学,同年底回国。此后在浙江、上海、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其一生著述甚丰,共有作品一百五十多种。 《艺术漫谈》于1936年10月由上海人间书屋初版。作者用明白如话的文字与青年谈艺术,于素朴与隽永的散文笔法中蕴涵哲理,从而让学生们对艺术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这些文章,在作者结集出版之前,大多曾发表在1935年和1936年的《申报》上,也有发表在当时的《中学生》、《浙江青年》、《新中华》、《论语》、《宇宙风》、《文学》等刊物上的。 此次重新出版,以人间书屋初版为底本进行加工整理,遵循古籍整理通行原则,除若干明显的印刷错误及必要的错漏订正外,一仍其旧,以尽量保存历史文献的原貌。 书评(媒体评论) 先生著述之丰,恐怕在中国近代文艺界也是不多的。他是近代中国美术的启蒙者,是美术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漫画家,为我们社会诚诚恳恳做了那么多事。 ——华君武 在三十年代,子恺兄为普及音乐绘画等艺术知识写了不少文章,编了好几本书,使一代的知识青年,连我这个中年人也包括在内,受到了这些方面很好的启蒙教育。他的那些文章大多发表在《中学生》上,而我是《中学生》的编辑,是那些文章的第一个读者,至今还记得当时感到的愉悦并不亚于读他的其他散文。 ——叶圣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漫谈/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丰子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142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26 |
宽 | 151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