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翻不过去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寂寞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虽说当年中华大地上的滚滚硝烟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虽说当年无数流血的先辈尸骸已经沉归大地,但是回望历史,我们依然感慨万千。《历史翻不过去》就是这样一本叙述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书。从晚清的政局、人物风云说起,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沉重的史书。

内容推荐

历史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寂寞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虽说当年中华大地上的滚滚硝烟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虽说当年无数流血的先辈尸骸已经沉归大地,但是回望历史,我们依然感慨万千。一百多年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留给后人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那书写历史的纸张,还有那曾经流血的国土,无不沾满了中华儿女未干的血泪。作为中华儿女的后人,我们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

目录

曾国藩征讨太平天国——封建王朝下的大儒人生

梦碎金陵——假如历史可以假设

一个英雄孤独的抗英战争

晚清帝国下民族的悲情

权力女人——慈禧与晚清政府

中法战争下的晚清风云史

日本军国主义留在中国人心头的千年伤痛

历史阴云挥之不去——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翻不过去的中华耻辱

从晚清到共和——历史人物不容错读

三十四年悲情史——光绪一生的不堪记忆

剪不掉大辫的袁世凯

顾维钧,我的1919年

失地在哭泣——晚清王朝下的国土之痛

试读章节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对立面,名义上是清朝皇帝,实际上是当时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二者一个是有着争议的中国农民起义,一个是有着争议的晚清重臣。可以说,说曾国藩时肯定离不开太平天国,说太平天国时也肯定离不开曾国藩。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假如没有太平天国,那么曾国藩或许也只能平淡一生,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书生;相反,如果没有曾国藩,太平天国或许也会多存在很多年。这二者的关系演绎了一段中国历史上极为精彩的神话。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里,一直对农民起义有着特殊的感情。或许同情弱者的心理是大部分人共同的心理,所以在历史上有众多农民起义,被我们一读再读,并对其大加褒扬。无论其成功还是失败,总能博得后人的理解。然而事实上不是每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是对的。  。

曾国藩确实是有史以来最有争议的人物,拥之者称之为“中兴名臣”,恨之者骂之“千古民贼”。拥者认为其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治运动;而恨者认为他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甚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曾国藩为“曾剃头”、“曾屠户”。在众说纷纭的背后,则完全是对历史肤浅的认知,或者说是对历史的一种无知。对历史的研究,只有深入研究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社会历史大背景,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曾国藩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成长在清王朝没落的年代,清王朝气数已尽,说他幸运则是因为就在这种乱世背景下才构成了他成就英雄的先决条件。然而,曾国藩还是为众多后人不齿。人们普遍认为,他镇压的是国内农民起义,而不是外来之敌;他扶保的是腐败透顶的清王朝,而当时的清王朝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扶不起的阿斗”。

曾国藩的背景并不是很辉煌。1811年,他出生于湖南湘乡(长沙府)的一个地主家庭,6岁人私塾,16岁外出就学于湘乡涟滨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他和其他封建书生一样,,勤奋苦读,希望通过读书考取功名,以此光宗耀祖。他23岁在湖南乡试中举后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两次均以失败告终。1838年方才中进士,之后人翰林院直至任礼部右侍郎。

P1-2

序言

历史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寂寞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虽说当年中华大地上的滚滚硝烟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虽说当年无数流血的先辈尸骸已经沉归大地,但是回望历史,我们依然感慨万千。一百多年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留给后人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那书写历史的纸张,还有那曾经流血的国土,无不沾满了中华儿女未干的血泪。作为中华儿女的后人,我们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有着令世界吃惊、令华夏子孙骄傲的伟大发明与创造,曾经一度成为世界的中心。可是一百多年前,当新世纪的曙光乍现于这颗美丽的星球时,中国却带着伤痛和满含屈辱的眼泪走向了20世纪。鸦片战争之火燃起,像一颗炸弹炸开了强盗通往中国的大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等强加给中国的灾难接踵而至。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华人与狗不得人内”到“东亚病夫”,中国遭受了五千年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耻辱。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文明与野蛮的碰撞、和平与暴力的对抗,一时定格在了中华大地上,一再告诉每一位华夏子孙: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7世纪末到18世纪,西方国家相继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的划时代举措使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进行了质的飞跃。然而,中国却依然闭关锁国,停留在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腐败无能,社会制度的僵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重重阻力。落后就要挨打!当西方列强瞄准东方这个庞大的封建帝国的软肋之后,毅然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给中华民族制造了一连串空前的大浩劫。

19世纪,英国以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身份,向全球大肆扩张,对贫穷落后的国家挥舞着它沾满血腥的长鞭。1840年6月,英帝国悍然将枪口对准了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腐败的清政府一筹莫展,只好苟且偷生,在洋枪洋炮的淫威之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紧接着法国来了,德国来了,俄国来了,美国来了,连同日本也来了。诸多列强蜂拥而入,趁火打劫,妄图将中国这块庞大的蛋糕切割得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又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中华大地上顿时狼烟四起,血流成河。《北京条约》签订了,《天津条约》签订了,《辛丑条约》签订了……每一份条约就像一把锋利的刺刀,刺向了中国的心脏,使神州大地呜咽,江河恸哭;每一条条约定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的背上,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喘不过气来。我们的无数先辈们在枪炮、刺刀面前倒下,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大量的金银财宝、文物古画也被抢劫一空,香港、澳门、台湾、外兴安岭等大片土地一夜之间都插上了帝国主义的旗帜。从此,屡遭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最黑暗时代。

尤其令华夏子孙难以忘记的是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的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野心膨胀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4年的时间,对中国人民来说好似14个世纪那么漫长。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中国的大片国土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向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施放毒气、细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一笔笔带泪的含血的历史怎么能让子孙们忘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从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中国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就没有放弃过反抗。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反侵略斗争的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冯子材、邓世昌等,他们都一再地向侵略者发出一个个严重警告: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不畏惧战争,尤其不畏惧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战争,任何要想灭亡中国的人,都是痴心妄想!

在中华民族抗争的一百多年里曾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尤其他们留存的“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注定要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名字也必将为后人永远铭记。

《历史翻不过去》就是这样一本叙述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书。拿到这本书,我深深感觉到它的厚重,当罗哲郁嘱我为其作序时,我几次无从下手。因为每次捧读中国的近代史,我的心都在禁不住颤抖,我记述的笔也常常会在沉默中哭泣。从晚清的政局、人物风云说起,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沉重的史书。慈禧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李鸿章也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翻不过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哲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07480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2.07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