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妈妈若想成功地教育孩子。必须以身垂范,做孩子的榜样。在家庭教育中,妈妈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以妈妈为榜样模仿效法,这是出于他们对妈妈天然的崇敬。因此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妈妈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明智的父母都会以身作则,以身垂范,来引导不听话的孩子,给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样。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一个各方面做得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因此,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妈妈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一、做人做事首先把身边的事情做好
你有可能做成任何大事
一位黑人母亲带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一个白人店员挡住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试穿,傲慢地说:“此试衣问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问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问。”可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店购衣!”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自己则站在门口望风,生怕有人看到。那情那景,让女儿感触颇深。又一次,女儿在一家店里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员的训斥,这位母亲再次挺身而出:“请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说话。”然后,她对女儿说,“康蒂,你现在把这店里的每一顶帽子都摸一下吧。”女儿快乐地按母亲的吩咐,真把每顶自己喜爱的帽子都摸了一遍,那个女店员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
对这些歧视和不公,母亲对女儿说:“记住,孩子,这一切都会改变的。这种不公正不是你的错,你的肤色和你的家庭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无法改变也没有什么不对。要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只有做得比别人好、更好,你才会有机会。”
从那一刻起,不卑不屈成了女儿受用一生的财富。她坚信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己获得知识,做得比别人更好;教育不仅是她自身完善的手段,还是她捍卫自尊和超越平凡的武器!
后来,这位出生在亚拉巴马伯明翰种族隔离区的黑丫头,荣登《福布斯》杂志“2004年全世界最有权势女人”宝座,她就是美国一国务卿赖斯。
赖斯回忆说:“母亲对我说,康蒂,你的人生目标不是从‘白人专用’的店里买到汉堡包,而是只要你想,并且为之奋斗,你就有可能做成任何大事。”
妈妈心语
现实是无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丧失了一切选择的权利。虽然我们无法选择种族、血缘,无法选择身体、发肤;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奋斗。只要你愿意,你就有可能成就任何大事!
真正的男子汉形象
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年轻时,生活过得很清贫。为了糊口,他不得不违背自己当初的理想,进入新艺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他参加了《大学的石松》、《万年太郎》等电影的演出,但所扮演的风流小生,演技平平,有时甚至笨手笨脚,因此始终难露头角。
高仓健曾和一位舞女在拍摄电影时共事。那个姑娘因为工作劳累过度,突然全身冒着冷汗昏倒在地。当时,高仓健随着救护车将她送往医院,经诊断是贫血,必须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实际上,那时高仓健的生活并不比这位舞女好多少,心里充满了寂寞、惆怅。
第二天,谁也没有想到,那位姑娘又步履蹒跚地出现在摄影场地。看到她的到来,大家都埋怨她“不要命了”,很多同事劝她回去休息,因为她的脸色苍白得吓人。可是,姑娘却微微地笑了笑,语气坚定地说:“不,我不能放弃!也许,这部作品能使我成为明星。”
舞女的话震撼了高仓健的心灵,使他产生了灵感。那灵感是长期苦苦求索之后,突然被激发出来的领悟。他的胸中燃起了追求卓越的炽烈火焰和成功的渴望,并决心开发自己的潜能,全力以赴塑造出崭新的形象,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演员。他坚信,只要像舞女那样永不放弃,迟早会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
天道不负苦心人。不懈追求卓越的高仓健,终于迎来了电影生涯的转折点。 1957年,高仓健遇到了两位艺术上的老师和伯乐,一位是影片《非常线》的导演牧野雅裕,另一位是影片《森林和湖的祭奠》的导演内田吐梦。这两位造诣极深的老导演,从当时似乎演技平平、不见起色的高仓健身上,发现了他身上隐藏着的艺术才华。牧野雅裕曾说:“我从未见过有谁像高仓健这样追求卓越,有如此强烈的成功欲望和艺术潜能。”在两位老师那里,高仓健学到了成为杰出演员的表演才能。
1964年,高仓健在著名导演黑泽明编写的影片《加哥万和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充满激情的男子汉形象。为了拍好这个角色,他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只穿一条短裤跳进北海道刺骨的海水中。高仓健就是凭借着追求卓越的强烈欲望和顽强意志,在银幕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显明的男子汉形象,不仅征服了日本的影迷,而且征服了世界各国的影迷。
妈妈心语
追求卓越使人充实、充满活力。无论追求卓越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中值得回味的生命乐章。
失去一条腿的将军
弗兰克斯少校躺在死气沉沉的病房内,凝视着圣诞树发呆。这本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而弗兰克斯却伤感不已。7个月前在柬埔寨时,一块手榴弹片戳进了他的左腿。医生已确定为他做截肢手术。
弗兰克斯毕业于西点军校,在校时是棒球队队长。他曾下定决心终身从军,但现今看来,退伍似乎是惟一的选择。尽管弗兰克斯拥有作战经验、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贡献给部队,不过他也知道,受过重伤的军人很少有回到现役的:他们必须通过每年一次的健康考核,包括徒步行军两英里。弗兰克斯吃不准自己戴着假肢能否胜任那些事情。
手术后最让弗兰克斯感到悲哀的,是他再也不能在棒球场上一展雄姿了。在每周举行的棒球赛中,轮到他击球时,都得靠别人代他跑垒。
有一关在等候击球轮次时,弗兰克斯注意到一名队友滑进了第三垒。他寻思:如果我做同样的尝试,情况会怎样呢?
当弗兰克斯击球时,他一棒把球击到了场中央。他挥手叫替其跑垒者让开,自己迈动僵硬的腿,开始了痛苦的跑步。在第一垒和第二垒之间,他瞅见外野手将球抛向第二垒的守垒员。他于是闭上眼,拼命使自己往前冲,一头滑进了第二垒。裁判喊道:“安全入垒!”弗兰克斯欣慰地笑了。
几年后,弗兰克斯率领一个中队穿越恶劣的地形进行战地训练。上司怀疑一位截肢者能否接受这种挑战,但弗兰克斯用行动做出了肯定构回答。“这使我跟士兵们的关系更为密切。”他说,“每当我的假肢陷入泥泞时,我就叮咛自己:‘这便是你无腿可站时的情形。’”
今天,弗兰克斯已晋升为四星上将。“失去一条腿使我认识到:限制因素的大小,取决于你的态度。”他感慨地说,“关键是要全力集中于你所拥有的,而不是你所没有的。”
妈妈心语
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是看见了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要获得成功,活得快乐,就必须先摆正自己的态度。
P3-6
人们常说“见其母,知其子”,这并非是没有道理的。国外某教育机构,通过研究也表明:孩子90%以上的素质,是由妈妈决定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母亲的素养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作为孩子的妈妈,必然注定你和孩子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相对爸爸而言,男孩更依恋妈妈,更亲近妈妈,孩子身上秉承妈妈的因素更多。所以,妈妈是孩子第一个老师,而一个好妈妈要胜过一个好老师。
一天,在美国某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有感到奇怪,因为人人都有权利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头的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年轻人们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有一天,某位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大家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如果此刻,我们问天下所有的母亲这样一个问题: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无一例外的,所有母亲都会回答“幸福、富有、快乐、有知识、有修养、事业有成……”甚至有些母亲会说得更具体:“我想让孩子成为明星”、“我想让孩子从政”、“我想让孩子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可为了将这些美好的心愿变为现实,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究竟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一个各方面做得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因此,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妈妈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妈妈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妈妈若想成功地教育孩子,必须以身垂范,做孩子的榜样。在家庭教育中,妈妈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以妈妈为榜样模仿效法,这是出于他们对妈妈天然的崇敬。因此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妈妈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明智的父母都会以身作则,以身垂范,来引导不听话的孩子,给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样。
另外,妈妈要给孩子正确的爱,而不是溺爱。溺爱是妈妈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身为父母,你一定要想一想,你的爱孩子是否愿意接受?究竟怎样爱孩子,孩子才会快乐呢?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真爱,而不是带有功利心的爱,也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更不是百依百顺的宠爱。带有功利心的爱,只会让孩子倍感压力;毫无原则的溺爱,只会让孩子误人歧途;百依百顺的宠爱,孩子不一定就会领情!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快乐。父母学会爱,孩子才快乐!
冰心女士曾经说过:“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就因为母爱不健康。‘小皇帝’是独生子女,什么东西都自己享受。所以,从小要培养孩子不自私的好品质,有东西与别的孩子一起享用,那样才好。”当然冰心女士希望孩子得到是父母的真爱。因为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所以,当您准备在孩子的心田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这种子是真的吗?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妈妈要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总之,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
其实,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还很多,更精彩的内容在本书中,阅读本书能让你豁然开朗,在你教子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
作为母亲,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妈妈。但同时,我们也拥有同一种责任——当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