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语词汇的流变/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之《汉语词汇的流变》这本书中,作者从词和词义、词义是怎样变化的、词义关系面面观、名称的新陈代谢、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五个方面展示了汉语词汇的流变,带领读者走进中国语言的奇妙世界。

内容推荐

汉语词汇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文明的诞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不知发生了多少变化。在《汉语词汇的流变》这本书中,作者从词和词义、词义是怎样变化的、词义关系面面观、名称的新陈代谢、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五个方面展示了汉语词汇的流变,带领读者走进中国语言的奇妙世界。

目录

绪论

一、词和词义

(一)词的意义与词义的分解

(二)词义的构成

(三)字义与词义

二、词义是怎样变化的

(一)词义的时代性

(二)意义的新生与消亡

(三)词义范围的变化

(四)搭配关系的变化

(五)词义的引申

(六)词和词义的竞争——排斥与

互补

三、词义关系面面观

(一)词的同义关系

(二)词的反义关系与反训

(三)音义关系与词的孳乳

四、名称的新陈代谢

(一)旧名的继承与消亡

(二)新名的产生

(三)专名与通名

五、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

(一)古代汉语中几种值得注意的词汇

(二)汉语的基本词汇

(三)汉语词汇的复音化

(四)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

(五)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中外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件事物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名称,一个名称(词)又可以指不同的具体事物。当我们说到“车”这个词的时候,它既可以指现在的汽车、火车、三轮车,又可以指过去的牛、马拉的车和人挽的车,但我们觉得车的词义还是一个,《新华字典》的解释是:“陆地上的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坐,在古人说是屈膝跪于席上,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在今人说是屈腿坐在椅子上或者盘腿坐在床上或什么地方,姿势不同,但词义好像也没有变。这就是说,同样的词可以指称若干种具体事物(包括动作),这从另一方面证明词义并不等于它所指称的对象。再者说,像上帝、神灵、魂魄,根本没有这样的事物存在,但你能说它们没有词义吗?

把上面说的意思总结一下,可以知道词义是用一定的声音固定下来的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词义是人的认识,事物是认识的对象,两者还不是一回事。由此看来,词义有它的客观性,因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词义又有它的主观性,因为认识的主体是人。不过,一种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有本质的,也有一般的、非本质的。人的认识不可能吸纳所有的特征,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

同一样东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三轮车从轮子的数目着眼,平板车从车板的特征着眼,这样就可以和其他车子区别开来。把树的末端叫梢,是取末端木枝细小的特征;古人叫做标,是取其上端表露的特征。称月球,有一种科学的含义在内(球体);叫月亮,是取其夜晚的光亮引人注目,可以和夜空中的星星区别开来。古人把脖子叫做颈,是取其挺直的特征;把山称为冈,是取山形像脊梁在上的特征。德国学者弗雷格曾举过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启明星和黄昏星虽然指同一个行星——金星,但它们的涵义并不相同。中国学者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诗·小雅·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话,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启明、长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谓之启明;以其后日而入,故谓之长庚。”“先日而出”和“后日而人”就是人们观察到的同一个金星的两方面特征。当我们说启明星就是长庚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一样东西,但词是两个,读音不同,意义也有区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起人们选取了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

既然要选取,总要有一个考虑,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一个事物同其他与之相关的事物区别开来。比如灯、庭燎、火把都是用来照明的,这是相关的三种事物。灯,繁体作“烃”,原来写作镫。镫字的右边“登”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肉食、形似高脚盘的一种器皿。古代的灯是一种灯盏,可以盛油置捻燃火照明,其形制与登相似,故名之日镫。庭燎,《诗·小雅·庭燎》里说:“夜未央,庭燎之光。”这是古代用于庭中照明的一种火炬。《说文》:“燎,放火也。”这是着眼于燃火的特点。至于火把,它是束成柱形的,可以用手握,这是着眼于外形和使用方法。古人说病情好转叫瘥,是取病情减轻的特征(“瘥”与“差”应看做是同源词);又叫愈,是取越渡(向好的方面越渡)的特征。

咱们选词造句是用来交流思想的,如果连事物都区分不开,又怎么能交流呢?所以,人们对事物特征的选取重在区别。从另一方面说,在确立词义时只要区别得清楚、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也就够了。很多人并不了解水的化学构成,不了解光的物理性质,不了解盐的化学的、药物的性质,但你能说他们不了解这几个词的意义吗?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用这些词和其他的人进行交流。别的人对这些词也有相同的理解。由此看来,词义并不一定等于科学定义和科学概念。

说到这里,咱们对词义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这还不够。科学家们把物质分解成分子、原子,分子和原子是深层结构的东西,光凭咱们的肉眼看不着,但这样的分析能使我们对物质有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对词义能不能做类似的分析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语言学家在研究语音时,有音位和音素的分析,如果对词的某一个意义(就是一般说的义项)做深入一步的分解,咱们也可以找到组成每一个义项的“语义原子”——语言研究者把它称作义素。咱们讲词汇的变化牵涉到这个概念,应当有所了解。

《现代汉语词典》对“男人”这个词的解释是“男性的成年人”。这个解释包含了三个意义要素:男性(讲性别)、成年(讲年龄段)、人(所属的大类)。这本词典对“寡妇”一词的解释是“死了丈夫的女人”,这个解释包含的义素是:女性、成年、丈夫死亡。你看,平时咱们说到这两个词,谁也不会想那么多,经这么一一分析就清楚多了。

下面举古代的例子。《孟子·梁惠王上》讲到有的国君不施行仁政,“涂(路)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个“发”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是发放。东汉的赵岐解释说:“道路之旁有饿死者,不知发仓廪以用赈救之。”可见这个“发”是打开的意思(双音词“揭发”、“发掘”中的“发”也是打开的意思),它的义素构成是:(使)覆盖的部分+离开。如果说是发放(救济粮),那么“发”的义素构成是:(使某物)离开原处+交付(他人)。可见这两个“发”不一样。一般认为“越”和“过”是一对同义词,都有渡过的意思,但还不能轻易给这两个词画等号。曹操《短歌行》写道:“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指贤人枉驾前来)。”“越”是一般的经过,所以和“度”连言。《汉书·魏相传》说:“日月不过,四时不忒。”这个“过”和“忒”(差误)放在一起,是说超越了一定的限度。这样一分析,就可以看出在上面一句话中,“过”比“越”多了一个义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过”又引申出过头、罪过的意思,“越”就不行。P12-15

序言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华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编写这套丛书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尝试。中心希望丛书的作者们“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笔写通俗性著作,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力求深入浅出,使广大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内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大象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们非常重视这套丛书,把它列为重点出版书目,并为丛书的及时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丛书的策划、编写工作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1997年2月

后记

书的初稿草成后,承蒋绍愚老师仔细审阅,提出不少宝贵意见。书中未能一一注明,谨记于此,以致谢意。

张联荣

1995年12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语词汇的流变/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联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20376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09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185
13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