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本书初版于1965年,在出版初期,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如果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内容推荐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1章 交流的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混乱的感受,混乱的信息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2章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夸奖就好吗?

令人满意和令人不快的称赞

学会称赞的步骤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辱骂会伤害孩子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如何得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发怒的三个步骤

 对生气孩子的回就:方法最重要

 总结

第3章 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作法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

 财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

 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

 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

 对待谎言的政策:学会怎样才能不县助长谎言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偷窃:懂得所有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

 总结

第4章 责任: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

 责任感的源泉

 预期的目标和日常实践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

 与孩子建立联系

 映射孩子的感觉

 预防“愤怒的葡萄”

 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

 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

食物

衣服

家庭作业

零用钱:认识到钱的意义

照顾宠物:提供关爱的共同事业

冲突领域和责任范围

音乐课:保持家庭和谐

 家长会: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

 朋友和玩伴:监督孩子的社交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5章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父母的矛盾心态:需要更好的方法

被爱的需要

宽容和过分纵容

允许情绪,但要限制行为

有用和无用的训诫方法

 纪律的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

限制的技巧

表达不同限制时要用不同方法

孩子需要健康的方法释放他们的能量

纪律要明确地执行

父母不是用来打的

孩子不是用来打的

第6章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一天

 好的开始

 时间表的专制:高峰期

 早餐:没有道德说教的进餐

 抱怨:得理捻情绪

 穿衣服:鞋带的战争

 上学:帮助比长篇大论更好

 放学:提供热情的欢迎

 回家:在一天的最后阶段重新和孩子交流

 就寝时间:战争还是和平

 父母的特权:不需要孩子的许可证

 电视:裸露和死亡

第7章 妒忌:不幸的传统

 新生儿诞生:仿佛兄弟姐妹之间的入侵

 诞生:介绍入侵者

 表达妒忌:对话好于病症

妒忌的各种表现

妒忌的源头

处理妒忌:语言和态度很重要

 同情的话语:妒忌的消除

 质量或平等:爱要惟一,而人不均一

 离婚和再婚:妒忌的另一个竟技场

第8章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因为担心被抛弃而产生的集虑:通过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

 由于内疚而产生的集虑:简洁更加有效

 因不信任或者不耐烦而产生的集臣: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焦虑:内战导致的后果

 由于生命的终结而产生的集虑:神秘面纱下的谜团

第9章 性和人类价值观: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父母自己对性的态度

 性感觉的开始

 性和上厕所训练

 回答问题

 裸体

 禁止的游戏

 脏话

 性教育

 分享孩子的性经历

 成熟的爱

第10章 总结:如何养育孩子

 纪律: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

 关于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可能的

后记

附录:哪些孩子需要心理治疗

试读章节

对孩子的矛盾情感保持平静的、不批评的态度对孩子有好处,因为这样做传达给他们一种信息:即使是这样混合的情感也是能够被理解的。就像一个孩子说的:“如果我的这些混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那么它们就不是那么混乱的。”另一方面,下面的话是毫无帮助的:“孩子,你的思路很混乱!你一会儿喜欢你的朋友,一会儿又讨厌他。下定决心,如果你有决心的话。”

对人类本性更高深的考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有爱就会有恨,有尊重就会有嫉妒,有奉献就会有对抗,有成功就会有担忧。需要睿智才能意识到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不管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既积极又消极的矛盾心情。

要从内心接受这样的概念并不容易,我们儿时的教育和成年之后的教育都倾向于从相反的一面教导我们。我们被教导说消极的情绪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那么想,我们应该为那样的想法感到羞愧。而新的方法认为只能针对具体的事实下判断,不能对那些想象中的“不好的”、“好的”事实妄加评论。只有行为才能受到谴责或表扬,而感受不能、也不应受此对待。对感觉下判断,或者对幻想横加指责,不但妨碍个人自由,也会对精神上的健康造成伤害。

情感是遗传的一部分。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我们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刻:我们感到愤怒、恐惧、悲伤、开心、贪婪、内疚、渴望、不屑、喜悦、厌恶。尽管我们无法随意地选择这些情绪,但是,倘若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以及如何表达出来,这是问题的关键。许多人被教育得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当他们感到憎恨时,被告知说那只是不喜欢而已;当他们感到害怕时,又被告诉说没什么好害怕的;当他们感到痛苦时,教育建议他们要微笑着勇敢面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被劝诫在不开心的时候要强作欢颜。

在以上的这些矫饰中我们真正该做什么呢?说实话。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对孩子来说,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重要。当他确确实实知道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时,他的内心就不太可能觉得“一团糟”。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孩子看着镜子中自己的影像,从而得知自己长什么样;通过听到映射到他们身上的感觉,从而了解自己的情感。镜子的功能就是反射影像本来的样子,既不谄媚,也不挑剔。我们不希望镜子告诉我们:“你看上去糟糕透了。你双眼充血,脸颊肿胀,总之,你乱糟糟的。你最好收拾一下自己。”在这样的魔镜面前露几次面,我们大概会把它当成瘟疫一样避之不及了。对着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的是影像,不是说教。我们可能不喜欢所看到的影像,但是我们还是宁愿自己决定下一步的化妆措施。

情感的镜子功能与普通镜子类似,就是要把情感原原本本地映射出来,不变形。

“你看上去很生气。”

“听起来你非常恨他。”

“看起来你好像很讨厌整件事情。”

对于有上述情绪的孩子,这样的话是最有帮助的。它们清晰地显示了他或她的情绪。透明清晰的影像,不管是在穿衣镜里,还是在情感的镜子里,都能够提供机会让本人自发地修饰和改变。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曾经感到伤心、愤怒、害怕、困惑或者痛苦。在这样情绪激动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聆听和理解更让人觉得安慰的了。对我们成年人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要用关心的交流取代批评、说教和意见,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去给予孩子慰藉,帮助他们康复。   当我们的孩子感到苦恼、害怕、困惑或者痛苦时,我们很自然地会匆匆给出评价和意见,通常会明白无误地说出来——即使不是故意的——“你太迟钝了,不知道该怎么做。”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在孩子原先的痛楚之上又增加了新的伤害。

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我们给予孩子时间和同情,理解他们,我们就向孩子传达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信息:“你对我很重要,我希望能明白你的感受。”在这个重要信息背后是一种保证:“一旦你平静下来,你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P29-31

序言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醒过来时就打算着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有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要向我的孩子大叫大嚷、唠叨,要让他丢脸、出丑。”相反,每天早晨,许多父母都下定决心:“今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但是,尽管有好的意图,讨厌的战争还是会再次爆发。

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发生危机时需要作出反应,而反应无一例外都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对孩子的个性和自尊造成好或不好的影响。

我们相信,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作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父母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我对于手术真的没有受过多少训练,但是我爱我的病人,我会利用常识来做手术。”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可能会惊惶失措,赶紧逃命去了。但是对于那些相信爱和常识就足够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可就不轻松了。父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也需要学习特别的技能,这样,在处理孩子的日常要求时才有能力胜任。就像受过训练的外科医生在下刀时需要小心谨慎一样,父母在使用语言时也要有技巧,因为语言就像刀,它们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

如果我们想改善和孩子的沟通,该从何处开始呢?可以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反应。这些语言,我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听到父母在跟客人和陌生人交谈时就是使用那样的语言。那种语言照顾你的感受,而不是对你的行为进行批评。

我们对一个忘了带走雨伞的客人会说什么?你会不会追上去说:“你怎么回事?每次来我家都要拉下什么东西,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你为什么就不能像你妹妹一样?她来我家时,总是很守规矩,你都四十四岁了!就不能长点记性吗?我不是跟在你后面捡东西的奴仆!我敢打赌,如果你的头不是长在肩膀上,你会把头都弄丢的!”我们不会对客人这样说话,我们会说:“这是你的伞,艾丽丝。”也不会再加上一句:“你总是不注意。”

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安全、快乐,没有哪个父母故意让孩子变得害怕、羞怯、不体谅他人、令人讨厌。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品性,缺乏安全感,缺乏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父母希望孩子有礼貌,他们却很粗鲁;父母希望孩子整洁,他们却邋里邋遢;父母希望孩子自信,他们却对自己毫无把握;父母希望孩子快乐,但是他们都经常不开心。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目标,父母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父母把期望的目标转变为每天的实践。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明确跟孩子有关的目标,并提出一些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的建议。当父母遇到需要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那些陈词滥调,像“给孩子更多的爱”,“给她更多关注”或者“给他更多时间”是毫无帮助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了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后记

本书中提供的方法,只有当运用恰当的时候,才能使养育的任务变得轻松。孩子对要求的回应千差万别,有些孩子很顺从,他们很容易接受常规和关系的改变。而有些孩子要固执得多,只有在刺激之下才会被迫地接受改变。还有些孩子积极地抵制生活中一切“新的安排”。聪明地运用这本书里提倡的方法就不会忽略孩子脾气和人格中的基本要点。

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这种方法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考验中,可以加深感觉的灵敏度,对孩子的要求作出更好的回应。

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迷宫似的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上迷了路。“我们迷路了。”他们在收费处对警官说。

“你们知道你们现在在哪儿吗?”他问。

“知道,”他们回答道,“收费处上写了。”

“你们知道你们要去哪儿吗?”警官继续问。

“知道。”年轻的夫妇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那么你们就没有迷路。”警官得出结论说,“你们只是需要明确的方向。”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明确的方向也可以帮助父母达到他们的目标。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运气和技巧。有人可能会问:“有了运气,为什么还需要技巧?”这是为了不要糟蹋了运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姆·G·吉诺特
译者 张雪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5297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