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舟问天--神舟家族史及未来展望/飞向太空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自从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一号”发射上空,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事业就一直在不断地前进。几十年过去了,神舟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也随之升空。青少年读者不禁要问,神舟飞船升空到底有什么意义?它们又是如何升空的?它们在升空前又经历过什么?……翻阅本书,这本神舟家族史将带你走出疑问的世界。

内容推荐

一直以来,人类就梦想着更加自由地飞翔,也渴望着更加近距离地去探索太空的秘密。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陆续升空,以及新一轮登月竞赛在各国间的展开,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辽阔的天空以及更加浩瀚的宇宙,那些关于飞翔的梦想也更深入地植根于青少年朋友的脑海里心灵中。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神舟”飞船的诞生——飞天梦想

 人类对太空的幻想

 载人航天的巨大意义

 我国载人航天时代终于来临

 发射中心——酒泉

 运载工具——“长征神箭”

 知识大搜索

第二章 “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

 走近载人飞船

 “神舟一号”:首探苍穹

 “神舟二号”:搭载生理“假人”

 “神舟三号”:完成空间科学试验任务

 “神舟四号”:最接近载人状态的飞船

 知识大搜索

第三章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

 载人飞船是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一步

 一切为了载人安全

 致航天员的一封信

 准备完毕,奉命出征

 “我是神舟五号”

 “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

 千年飞天梦终于成真

 杨利伟:进入太空的第一个中国人

 “神五”知识大搜索

第四章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

 一系列严谨的科学试验

 “神舟六号”飞天全记录

 绕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神六”英雄谱:梅花香自苦寒来

 “神六”知识大搜索

第五章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飞船的诞生

 着陆场系统的改进

 见证又一次辉煌

 太空猎星

 把中华民族的脚印留在太空

 “神七”英雄谱——宝剑锋从磨砺出

 “神七”知识大搜索

第六章 “神舟”飞船的未来——新的征程

 “神舟”腾飞再问天

 欲上九天揽月

 相关链接——从地球到月球

试读章节

相关链接——从地球到月球

对于月球,人类的向往由来已久。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就写过一本《从地球到月球》的小说。该书情节比较简单: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康、米歇尔·阿尔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这个炮弹的外部是直径9英尺,高12英尺。为了不超过规定的重量,他们把弹壁做得稍微薄一些,同时却把炮弹底做得特别厚,因为它要承受低氮硝化纤维素燃烧时产生的气体的全部压力。其实,炸弹和锥形圆柱体的榴弹也是这样,底部比较厚。

这个金属塔的出入口是在圆锥形部分上开的一个小洞,跟蒸气锅炉上的那些洞口一样大小。洞门是铝板做的,关上洞门,再拧紧结实的翼形螺钉,小洞就被严丝合缝地堵起来了。

但是,单单到月球那儿去是不够的,路上也应该看看呀。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原来在皮垫子下面有四个舷窗,舷窗上装着非常厚的凸透镜,两个在炮弹周围,第三个在弹底,第四个在尖顶。透过舷窗,旅客们一路上可以同时观察已经离开了的地球、越来越近的月亮和挂满了繁星的天空。不过舷窗外面嵌着结实的金属护窗板,免得受到出发时的撞击。而只消拧下里面的螺丝帽就很容易地把金属板扔掉了,这样炮弹里的空气就不会漏出去,旅客们也可以进行观察了。

《从地球到月球》的续集《环游月球》的情节是继续发展的:

巨大无比的天文望远镜在美国洛基山上傲然竖立起来,世界各地的每一架望远镜都瞄准了天空。终于,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攻克了一道道科学难关之后,12月1日,在这个天文学上十八年一遇的好日子里,哥伦比亚大炮一声怒吼,一枚重达两万磅的“炮弹车厢”载着巴比康、米歇尔和尼切尔,以一万两千码的初速飞向月球。经历了四天的行程后,炮弹能否如期抵达月球?巴比康他们受到了月球人的热烈欢迎还是军事抵抗呢?全球的人,尤其是留在地面上的马斯顿焦急万分。他以洛基山为家,始终倚在天文望远镜旁,日夜望着月面,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原来由于受到一颗流星的影响,炮弹的飞行轨道发生了些许偏差,最终没能成功登月,而是像其他小星体一样,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并一直绕行下去。炮弹上的三位乘客难道就这样在太空中无休止地运行,直到世界末日为止?在完成了一次环月旅行之后,三位游客试图利用火箭再度登月,但最终遗憾地掉回了地球。

这两部小说的内容前后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地球到月球》讲的是试验的由来和从地球到月球之旅的准备工作以及大炮的发射;《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在发射之后在太空中的种种历险。这两部小说生动幽默、妙语横生,情节奇幻又惊险,书中充满了凡尔纳的科学设想。这些设想在以后又几乎一一得以验证和实现。

他在宇宙飞船发明之前就想到了“炮弹车厢”,借用书中人物米歇尔的说法“搭乘炮弹去月球旅行只是件水到渠成、简易不过的小事而已。这种旅行是迟早会发生的事,至于采用怎样的交通方式,当然要根据人类进步的规律。”今天,去太空旅行还是极个别科学家和富翁的特权。也许有那么一天,各家旅行社会真的推出“太空几日游”,并标明“炮弹车往返”呢!到时,我们或我们的后代也会像巴比康他们那样观赏到美妙的太空景象。

现在我们发射的飞船上的返回舱和凡尔纳在19世纪所设想的十分相似!应用至少经过充分研究的科学背景,是凡尔纳有别于其他早期科幻小说作家的重要特点。凡尔纳的特殊贡献,就在于他喜欢作准确的科学叙述,而这样的叙述是科幻作家玛丽·雪莱或爱伦·坡和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中所缺少的。凡尔纳的小说,情节不一定十分有趣,但他的科学想像却总是引人入胜。

不太讲究文学色彩、完全靠科学叙述取胜的科幻小说家,在凡尔纳之后,还有一位是俄国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预言人类征服太空方面大胆构思,以燃料为动力的火箭成为宇航的工具,比凡尔纳用哥伦比亚大炮发射弹壳飞船有了进一步的可行性。凡尔纳向19世纪的读者展示了一个“科学奇迹”成为现实的理想世界;而在20世纪和21世纪,他的一些科学幻想真的成了现实。P197-200

序言

插上科学的翅膀,明天太空见

一直以来,人类就梦想着更加自由地飞翔,也渴望着更加近距离地去探索太空的秘密。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陆续升空,以及新一轮登月竞赛在各国间的迅速展开,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辽阔的天空以及更加浩瀚的星际空间。那些关于飞翔的梦想也更深入地植根于青少年朋友的心灵之中。

航空航天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工业、经济、国防等综合实力的水平,航空航天文化渗透于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娱乐和体育等各个领域。而航空航天科普更是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航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将直接影响到航空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早在1998年召开的全国首届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指出:“要发展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航空航天科普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国防建设的客观需要。

当站立在月球之上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我现在迈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步!”时,我们都知道,即使那“一小步”中,也包含了无数的知识积累、无数的理论探索、无数的发明创造、无数的试验模拟,以及无数的失败。那之中凝结了多少代人的梦想与激动,也就凝结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与汗水。在我们的国家航天员训练中心,训练时航天员因为要承受非常大的加速度,面部都会变形,眼泪也会止不住地流下来,鼻子堵塞,十分痛苦。航天员若实在承受不了,只要按一下手边的报警器,工作人员就会把训练器械停下来,但多年来,从没有一个人按过那个报警器。这不过是航天员系统中航天员训练的一个小小细节。而整个载人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系统工程,除了航天员系统外,还包括空间运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6大系统,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等诸多领域,参与的人员更是数以万计。从1999年到2009年,每一年都是科学攻关年;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发射都是新的突破。正是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精诚合作,才保证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进行。正如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句话不仅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还将激励着今天和以后的年轻朋友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航空航天科普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不仅仅给予青少年朋友航空航天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还能发挥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智力启发教育和手脑并用教育的作用。今天,年轻朋友们除了怀有比先辈更多的好奇与梦想之外,还应该插上科学的翅膀,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扎实的知识储备。如果你们在探索精神和勇敢精神方面同样不输于先辈,那么我真诚地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加入英雄的航天人团队,让我们相约——明天太空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舟问天--神舟家族史及未来展望/飞向太空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劲松//孟庆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05824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529-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4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