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是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咬文嚼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更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咬文嚼字》不仅批评了种种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而且还提供了不少正面的知识。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读起来很有兴趣。
本册为《咬文嚼字(合订本2010)》。
图书 | 咬文嚼字(合订本2010)(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咬文嚼字”是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咬文嚼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更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咬文嚼字》不仅批评了种种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而且还提供了不少正面的知识。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读起来很有兴趣。 本册为《咬文嚼字(合订本2010)》。 目录 和谐的回声——“点击文坛十二家”新闻串串烧(代序) 卷首幽默 郁达夫的“蜗庐” “出洞” “老子”不是“我” 吓人的酒店名 “鬓毛”变“鬃毛” 军嫂与歹徒:谁怕谁 “按照遗嘱用药”? 乘公交吃“夜宵”? 少先队“学列宁”? “常恐一日”何处游 “假—罚十 绝对牛皮” “从前有个孩子叫李白” 特搞 语林漫步 众矢之的 微型讲坛 一针见血 文章病院 借题发挥 追踪荧屏 百科指谬 词语春秋 校园丛谈 教材扫描 碰碰车 有此一说 热线电话 逸言殊语 正音室 连珠炮 语坛掌故 语文古诗 三味沙龙 一字难忘 十字街头 独具慧眼 向你挑战 语丝 雾里看花 有照为证 其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咬文嚼字(合订本2010)(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郝铭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064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5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93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4 |
丛书名 | |
印张 | 2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93 |
宽 | 141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