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我给许世友当秘书/红色年轮将帅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展示这位传奇将军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我给许世友当秘书》作者孙洪宪是开国上将许世友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时的首任秘书。他以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感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许世友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给读者一个大忠大勇、刚烈正直、粗中有细、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传奇将军的形象。

内容推荐

许世友一生传奇,也一生辉煌。他是我军战功卓著的猛将和卓越的指挥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以其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和特殊的贡献,赢得无数人的崇敬和热爱。《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我给许世友当秘书》在写作中摒弃那些对许世友道听途说、甚至以讹传讹的传说,力求多方位、多视角、准确、全面地把握许世友的特殊性格,给广大读者一个大忠大勇、刚烈正直、粗中有细、有血有肉的、可亲可敬可爱的、真实的传奇将军的形象。

《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我给许世友当秘书》作者孙洪宪是开国上将许世友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时的首任秘书。他以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感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许世友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给读者一个大忠大勇、刚烈正直、粗中有细、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传奇将军的形象。

目录

引 言

一、结缘篇

二、情感篇

三、生活篇

四、打猎篇

五、农桑篇

六、饮酒篇

七、武功篇

八、力量篇

九、性格篇

十、廉洁篇

十一、警觉篇

十二、作风篇

十三、读书篇

十四、立场篇

十五、作战篇

十六、离别篇

附录一 许世友同志生平

附录二 我的军人生涯(许世友)

主要参考引证书目及文章

试读章节

许世友到广州军区上任前,军区机关有关部门即着手为他挑选秘书。挑选秘书的内幕,我开始并不知情。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正是许世友这种干脆利落的作风,才使我得以顺利地到他身边担任秘书工作。许世友初到广州军区,在选秘书上有几条指示:“一要年轻有文化,有点文字水平和机关工作经验;二要忠诚、老实、可靠;第三,如果前两条都具备,最好选山东人。”简简单单的几点要求,忙坏了军区有关部门,他们从全军区挑选符合条件的年轻军官,然后又层层筛选,反复比较,汇编整理好资料后去向许世友汇报。在入选的名单中,我自认为自己不是最优秀的,可能是因为我最年轻,又是山东人,干部部门就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因此也就第一个被汇报给许世友。汇报人对我的情况还没讲完,许世友就挥挥手打断汇报的人话:“行了行了,不要往下讲了,就是他了。”

“可是,他当兵才四年多呀,不知能不能行,后面还有一些人选,再给您汇报一下。”汇报人想继续讲下去。

“什么行不行,我看他就行,就这么定了。”许世友一锤定音。

如此简单,我来到了留园7号许世友身边。

如果我不是山东人、并且不是胶东人;如果当时的秘书人选我不是排在第一位;如果许世友同意汇报人继续讲下去……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这可能就是缘分,一种历史的巧合吧,也唯有许世友能够创造出这种巧合。

许世友干脆利落的作风,在他选司机和对他的司机破格提干上,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和富有戏剧性。许世友选司机也有三条标准:一要技术好,二要胆子大,三要动作快。他认为技术好开车就安全,胆子大不怕走险路,动作快则开车麻利。许世友每次外出,秘书和警卫等随员,要提前上车等候,司机则提前发动引擎。他上车一落座,随着关门声响,车子同时就要窜出去。如果司机动作稍慢,就会招来他的批评甚至调离。

一次,老司机调走了,新调来的司机第一次给他开车,心里有些慌张。许世友把车门打开,左脚刚踏上踏板,右脚还在车外,新司机就松了离合器,车子“突、突、突”地向前冲了好几米。幸亏许世友反应迅速,他一手抓车,单脚着地,。敏捷地跟着车跑,才没有发生意外。随行的工作人员心里紧张得“嘭、嘭”直跳,新司机吓得直打哆嗦,本能地刹住车,等着许世友的批评。

“为什么停下来?快开车。这样很好,开车就要动作快。”许世友不但没批评司机,还表扬他开车麻利,随行人员吊起来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这件事让保卫部门知道了,专门派人找司机谈话提要求,要求司机放慢车速,把车开稳,确保首长安全。可是,许世友不管什么要求不要求,他只要求一个“快”字。一次外出,许世友上车落座后,司机按保卫部门的要求,轻踩油门,车子缓缓开动,许世友马上不高兴了,训斥道:“你的车轱辘比别人的小啊,慢慢腾腾的像赶牛车,亏你还是个干部呢!”

坐在后座的秘书连忙解释说:“首长,他不是干部,他还是个战士呢。”

“我看他可以当干部”,许世友回头指示秘书,“通知干部部门研究一下,把他提起来当干部。”口气不容置疑。

没过几天,一纸命令下来,这个司机被提拔为排级干部。20世纪70年代,从士兵中选拔军官,不像现在这样必须经过军校培养。那时候军官进出量较大,随缺随补。,士兵只要德才兼备,部队建设需要,一般就可以提拔起来。可是,像这个司机这样极富戏剧性的提拔,恐怕也只有干脆利落的许世友,才能演奏出这样的“妙曲”。P13-15

序言

1973年12月到1976年8月,我在广州军区给许世友司令员做了近三年秘书。

《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我给许世友当秘书》,初稿写成于1993年。那时候,我在广州军区司令部军事工作研究室工作。那一年,许世友去世已八年,我调离许世友身边已十七年。因为曾有在许世友身边工作那段令人难忘的经历,每每回首往事,岁月越久远,记忆越深刻。特别是老将军政治敏锐、善辨真伪的能力,刚直不阿、敢作敢为的气概,身居高位、不忘本色的品质,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风范,出身平凡、气度不凡的传奇,以及他的机敏睿智、幽默和蔼等,总使我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升腾起对他的敬仰。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笔来,怀着崇敬和虔诚,忠实地去记录在许世友身边工作时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这就是我写这篇稿子的初始动因:不是为了去发表,纯粹是为了纪念。因此,稿子写成后便放进抽屉里,一放就是十二年。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也是许世友诞辰一百周年,有几家媒体约我写写许世友的故事。于是,我把十二年前写的稿子从抽屉里找出来,请几个朋友润润色,便先后在《中华儿女》杂志、《羊城晚报》以及《人物》杂志等,分别以《许世友在广州》、《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为题连载了。

稿子连载后,社会反响热烈,争相转载的境内外报纸、杂志、网站不下二十余家。军内外一些单位和媒体主动登门采访或邀请参加座谈会,要我介绍许世友在广州军区任司令员期间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有些热心的读者或登门或电话相邀聚会,要求当面给他们讲讲许世友的故事。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对许世友的拥戴和喜爱,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动,同时也为自己曾有幸担任许世友的秘书感到光荣和自豪。

自许世友去世后,我就注意广泛收集和阅读有关他的回忆录、传记、纪实文学、小说,以及传奇故事等。我发现,在诸多体裁的文本中,普遍对许世友六十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经历,记叙得过于简略,使人读后总感到像少了点什么。因为我对许世友这一时期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座谈中,许多同志都热切希望我能写一写,以填补这一时期的空白。他们说,许司令在广州这段时间的情况,你了解得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你最有资格写,要尽快写出来,以让广大读者对许司令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广大读者对许世友的爱戴和要求写一写许世友在广州的期盼,激励了我的写作动力。我作为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后的首任秘书,在与他朝夕相处的三年时间里,亲眼目睹并亲身感受了许世友为我党我军的建设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写好许世友在广州这一时期的情况,以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盼。为此,我又把五年前已发表过的稿子找出来,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形成现在这篇稿子。

我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高级将领中,不乏传奇式的人物,许世友当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广大读者喜欢读许世友的故事,大都是因为他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因此,写许世友在广州,既要真实反映他工作、学习、生活的一面,也要尽力反映他人生传奇的一面。许世友晚年的传奇故事,是他传奇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历史上的传奇故事是一脉相承的。本书在记叙他这一段时间的传奇故事时,力求与他在历史上有关的传奇故事联系起来,使之融为一体,以达到许世友传奇人生的系统性、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统一。

许世友一生传奇,也一生辉煌。他是我军战功卓著的猛将和卓越的指挥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以其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和特殊的贡献,赢得无数人的崇敬和热爱。但有些出版物为了猎奇,片面夸大了许世友特殊性格的某些方面,歪曲了他的形象,把他写成是李逵、鲁智深式的,有勇无谋、简单粗暴的鲁莽人物,严重误导了读者。本书在写作中摒弃那些对许世友道听途说、甚至以讹传讹的传说,力求多方位、多视角、准确、全面地把握许世友的特殊性格,给广大读者一个大忠大勇、刚烈正直、粗中有细、有血有肉的、可亲可敬可爱的、真实的传奇将军的形象。

许世友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几年,与他光辉的一生比,只是短暂的一段。写他这一段经历,因时间跨度小,在文章结构的设计上,采取了集纳式的方法,把许世友在工作、学习、生活、作风中,最能体现他特殊性格的故事,分类为十六个方面加以叙述。这样安排,结构可能比较简单,但条理清晰,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许世友。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小平、刘立忠、王景喜、张燕卿、孙广军、李经林、费存宝、许怡平、吴东林、刘海霞等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有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的帮助修改文稿,有的帮助联系和安排出版事宜。写作中还参考了《许世友回忆录》、《许世友传》、《许世友的晚年岁月》、《毛泽东之剑》、《近看许世友》等书,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作者

2011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我给许世友当秘书/红色年轮将帅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洪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70896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