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文词采精拔,语言质朴,而情思深远;因为质朴似枯淡,所谓癯;因为情思深远,志趣高洁,意味无穷,所以是绮丽,是腴美。他的作品,不光借景物来抒情述感,还把他高洁的志趣,真淳的心地,卓越的品格,都含蓄在诗里。
本书是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撰写的一本讲修辞学的好书。本书从历代浩繁的古籍中,爬罗剔抉出有关修辞的言论,成古代修辞史的一家之言。
图书 | 修辞学九讲/大家讲谭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陶渊明诗文词采精拔,语言质朴,而情思深远;因为质朴似枯淡,所谓癯;因为情思深远,志趣高洁,意味无穷,所以是绮丽,是腴美。他的作品,不光借景物来抒情述感,还把他高洁的志趣,真淳的心地,卓越的品格,都含蓄在诗里。 本书是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撰写的一本讲修辞学的好书。本书从历代浩繁的古籍中,爬罗剔抉出有关修辞的言论,成古代修辞史的一家之言。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历代浩繁的古籍中,爬罗剔抉出有关修辞的言论,成古代修辞史的一家之言。并对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逐个加以阐发,既充实了修辞史的内容,又使枯燥的理论有了可读性。 目录 第一讲 谈修辞学 第二讲 中国古代修辞学略说 第三讲 先秦修辞学略说 儒家的修辞说 《春秋》三传和《国语》的修辞说 《易传》、《周礼》和《礼记》的修辞说 墨家的修辞说 道家的修辞说 法家的修辞说 纵横家的修辞说 第四讲 修辞学杂说 言外之意 改诗 推敲 精当的选辞 准确和生动 学习别人不是单纯模仿 警句 夸张 夸张和跳跃 互文和互体 曲喻 博喻 喻之多边 喻之二柄 通感 奇偶 质语 点染 设彩 衬垫和衬跌 顿挫 正变和新变 文采 词采精拔 尚文与崇质 实中文外 文小指大 劝百讽一 蕴玉怀珠 言不尽意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别立新机杼 经诰指归,迁雄气格 雄深雅健 风行水上 想象和核实 第五讲 风格浅谈 第六讲 谈文学风格的刚与柔 第七讲 谈情采 第八讲 譬喻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比兴说 第九讲 通俗修辞讲话 一 修辞是什么 二 修辞的两种手法 三 选词的标准 四 怎样造句 五 修辞的积极手法 六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修辞学九讲/大家讲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振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4576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2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