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韩贵新的这本《端午旧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描写了历史上中国人过端午节的各种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诗词书画、文史知识等内容,融可读性和知识性为一体。
全书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图书 | 端午旧事/原生态中国节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韩贵新的这本《端午旧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描写了历史上中国人过端午节的各种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诗词书画、文史知识等内容,融可读性和知识性为一体。 全书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一 千古端午万般情/1 (一)日逢重五正端阳/3 (二)少年佳节倍多情/9 二 恶日龙节有分教/15 (一)“恶”自端午生:恶日说/17 (二)神龙在心中:龙图腾说/27 三 节分端午自谁言/33 (一)烈火烧绵山:纪念介子推/35 (二)年年迎涛神:纪念伍子胥/40 (三)卧薪尝胆日:纪念勾践/46 (四)滚滚汩罗泪:纪念屈原/53 (五)孝名千古垂:纪念曹娥/61 四 竞渡深悲千载冤/71 (一)剪波戏浪越千年/74 (二)风俗如狂重此时/81 五 一粽尝来千古事/89 (一)一路走来香如故/91 (二)品罢方知个中味/95 六 香囊蒲艾沐兰汤/99 (一)记忆当从香包寻/101 (二)门悬蒲剑斩千邪/109 (三)午日兰汤正当时/115 七 闲来陌上斗百草/121 (一)采桑径里喜逢迎/124 (二)一样情景两样情/129 八 色色节俗谁解语/133 (一)羊腔酒担争迎妇/135 (二)避鬼杵恶悬明镜/140 (三)为辟邪祟系灵符/144 (四)奇风异俗犹葳蕤/152 九 端午逸事添妙趣/159 (一)智慧演绎雄黄酒/161 (二)妙趣横生端午联/167 (三)生死重午缘何由/176 十 步出国门亦妖娆/183 (一)在韩国:半岛奇葩端午祭/185 (二)在日本:鲤鱼旗飘重午日/188 (三)在朝鲜:别样风情过端阳/191 (四)在越南:古风犹存正阳节/194 (五)在印尼:思乡情切端午时/196 后记/19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端午旧事/原生态中国节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韩贵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7809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0 |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92.1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北 |
| 长 | 230 |
| 宽 | 160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