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雷泰·E.斯特朗的《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不同的艺术探索先锋派在文学和文化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该书聚焦于先锋派努力调和矛盾的动机:既希望激进创新,同时又寻求能够使自己生存下去的读者群体。
图书 | 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先锋派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贝雷泰·E.斯特朗的《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不同的艺术探索先锋派在文学和文化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该书聚焦于先锋派努力调和矛盾的动机:既希望激进创新,同时又寻求能够使自己生存下去的读者群体。 内容推荐 贝雷泰·E.斯特朗的《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不同的艺术探索先锋派在文学和文化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比较了活跃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个先锋派团体,即那些围绕在J.L.博尔赫斯、W.H.奥登和A.布列东周围的诗人。这些团体使用先锋派特有的自我表达模式,出版小型期刊,采用非正统的引人注意的策略,与主流媒体进行互动。但他们特殊的美学、社会和政治纲领展示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先锋派极其广泛的活动范围。 斯特朗考察了这三个团体在他们的激进目标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力量发生冲突时所作出的选择,强调他们在言与行之间的差异。该书聚焦于先锋派努力调和矛盾的动机:既希望激进创新,同时又寻求能够使自己生存下去的读者群体。 目录 致谢 1.“话语团体”的精英:阿根廷先锋派、奥登团体和法国超现实主义者 阿根廷先锋派 2.阿根廷先锋派期刊和宣言的激进保守主义 3.博尔赫斯和希龙多:谁领导了先锋派? 4.博尔赫斯与《南方》 奥登团体 5.20世纪30年代易变的奥登神话 6.关于价值观和信仰的斗争 7.麦克尼斯、燕卜荪和奥登:接受政治学 法国超现实主义者 8.超现实主义对本真性与独立的追求 9.超现实主义批评家的分裂 10.“光线变黑了,孩子们,等待结束吧”:对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命运的比较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先锋派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贝雷泰·E.斯特朗 |
译者 | 陈祖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676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4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2 |
丛书名 | 先锋派系列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4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5-197号 |
版权提供者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