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雾锁伦敦城(英国金融战役史)/金融刺客金融战役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伦敦金融城是一个公司,英国女王不经允许不得进入,路透社控制在美国财团手中,罗思柴尔德家族挑起英国对华战争。

为什么亚当·斯密临死前要求烧毁《国宝论》的手稿,所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究竟是谁的。

为何总部在英国的“科学神教”在西方“无人敢动”?为何英国经历了“维多利亚盛世”,却从此一蹶不振?为何罗思柴尔德家族要挑起英国对华的鸦片战争?……

请慢慢打开“金融刺客·世界金融战役史”,走入这真实又诡异的历史迷雾,请您赏读——雾锁伦敦城!

内容推荐

笔者小时候一直认为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拥有影响力的岛国,学业有成以后,逐渐发现“日不落帝国”竟然不是英国政府开拓、管理和拥有的“领土”。

后来笔者拜读了美联储史鼻祖莫林先生写的《美联储的秘密》,才知道英镑也不是英国政府的货币,英国的货币、金融事务,甚至经济事务英国政府都无权过问,而是由英格兰银行董事会管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主导着这个董事会的“国际债权人集团”。

一个老牌的工业化国家,21世纪以后逐渐放弃了造船、钢铁、汽车、航天等重工业,第四金融国家——英国,为什么会发生非工业化现象,而英国各界却默不作声,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伦敦简直就成了一个迷雾中的神秘都市——它是如何运作的呢?

英国的路透社控制在美国犹太财团手中,谁在主导?

英国伦敦金融城英国女王不经允许不得进入,谁的允许?

英国伦敦金融城是一个公司,谁拥有它?

英国议会在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投票中,为何半数反对?

英国18-19世纪的鸦片贸易,由谁控制?

这些真实的历史为什么被人们忘记了?

为何英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宗师”,《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临死时愧疚不堪,要求烧毁所有手稿?他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究竟是谁的手?

为何古典共济会是跨国秘密宗教结社,又自称“无神论”?

为何古代英国贵妇与德国女伯爵会自愿去舔哈巴狗的“屁股”?

为何总部在英国的“科学神教”在西方“无人敢动”?

为何英国经历了“维多利亚盛世”,却从此一蹶不振?

为何罗思柴尔德家族要挑起英国对华的鸦片战争?

请慢慢打开“金融刺客-世界金融战役史”,走入这真实又诡异的历史迷雾,请您赏读——雾锁伦敦城!

目录

第一章 英国女王无权进入的“伦敦金融城”

 一、“英伦三岛”到底是什么概念

 二、现代英国的历史,应该从何时算起

 三、现代英国简介

 四、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五、伦敦、伦敦金融城、“西堤区”、“不列颠”等概念的简单解释

 六、英国王室、英国皇室与英国的历史变迁

 七、罗思柴尔德家族在英国政府中的金融代言人本杰明·迪斯雷利——“日不落帝国”的奠基人

 八、贝尔福宣言(1917)和沃尔特·罗斯柴尔德

 九、“英国大宪章”(1215)

第二章 “丢失的一页”——“乔治·皮波第”、“乔治·皮波第有限公司”

 一、你手中的美元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纽约美联储的世袭股东拥有这个跨国金融卡特尔,摩根财团拥有纽约美联储——揭秘人“美国众议员”赖特·帕特曼(WrightPatman)和《美联储的秘密》的作者

 二、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英国银行家乔治·皮波第和内森·罗思柴尔德的雇佣关系

 三、英国银行家乔治·皮波第“有后不传”,乔治·皮波第的经理人角色由朱尼厄斯·摩根(Junius.S.Morgan)接手——《货币战争》中说:“乔治·皮博迪(即本书中的“乔治·皮波第”)一生没有子嗣,庞大的产业无人继承。”不是事实,他不仅有亲生儿女,还有亲侄子

 四、美联储是美国的吗?欧元、美元和“金本位世界货币”的实质是什么

 五、摩根财团创始人乔治·皮波第首葬于英国皇家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即:“西敏寺”)

 六、内森·罗思柴尔德如何利用“反对自己的美国银行家乔治·皮波第”(即:后来的“摩根财团”)这枚“伏子”冲击英国金融体系和传统贵族势力

第三章 “日不落帝国”是英国,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一、跨国金融寡头建立“英国东印度公司”,架空了英国政府

 二、“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的机构吗?或者说:这个公司是英国人拥有的英国公司吗?谁缔造了这个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资本怪物

 三、英国王室的智慧与无奈:简评伊丽莎白一世成立“英国伦敦批发商在东印度地区的商贸公司”(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大背景与历史功过——英国金融战役(1625),银行家公开灭亡了“大英帝国”,建立了克伦威尔家族以世袭“护国主”名号统治的“英格兰联邦”(1649~1660)

 四、两个“英国东印度公司”斗法的诡异历史背景与结局

第四章 罗思柴尔德家族的鸦片帝国-5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权势熏天的英国鸦片商人“颠地”(即:“兰斯洛特·登特”)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二、伦敦金融城的神秘公司——“莫克尼亚克·斯密斯公司”

 三、“鸦片帝国”的总经理、罗思柴尔德家族的亲家、“鸦片业务”代理人——犹太银行家“阿尔伯特·沙逊”

第五章 罗思柴尔德家族与苏格兰银行家集团争夺英国金融主导权

 一、罗思柴尔德家族与苏格兰银行家集团的斗争——罗思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要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

 二、罗思柴尔德鸦片帝国的“4张王牌”和苏格兰银行家集团的致命弱点

 三、苏格兰银行家与罗思柴尔德家族的政治决战——“9票之差”,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六章 罗思柴尔德家族对英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与瓦解

 一、“宪章运动”与“铁公爵”镇压背后的金融战役——财权夺政权

 二、英国“哈巴狗协会”龌龊的小秘密与跨国垄断金融资本在英国社会控制策略

 三、“现代共济会”针对青少年的各种跨国秘密组织

 四、欧洲古代共济会的心理控制策略与现代传销组织的成员控制策略

 五、债务金融主义阶段的“伪市场经济”与英美跨大西洋金融“联盟

第七章 英国共济会的历史作用

 一、中国有关共济会的史学研究

 二、英国现代共济会的对华渗透

 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现代共济会的“黄金时代”

 四、英国现代共济会对英国海军的渗透和控制

 五、英国共济会开启的“光明时代”——“启蒙运动”的原意

 六、英国现代共济会总会的建立与《共济会员章程》

 七、梵蒂冈电台公布的一个“小故事”——《我撤回》

第八章 “荒凉的真相”与“绚丽的谎言”

 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为什么晚年要烧毁《国富论》手稿与“看不见的手”的真实含义——被故意曲解的初衷与被蓄意歪曲的“圣经”

 二、英国“工业化革命”与“产业空心化”同时出现的历史背景——跨国垄断金融资本的成功入侵与英镑发行权的“跨国资本化”

 三、主导了伦敦金融城的犹太跨国垄断金融资本,早就开始了第五金融国家的建立:资助“反英战争”的犹太经纪人“哈扬·所罗门”

 四、“国际雷尔人运动”

 五、总部在英国的“美国科学神教”(又称:“科学教”、“山达基”等)

第九章 历史迷雾的背后与未来世界的钥匙

 一、共济会神话体系与历史溯源小考

 二、科技制高点的争夺与金融战役

后记

试读章节

二、现代英国的历史,应该从何时算起

世界金融战役史的“雾锁伦敦城”,首先要解决“英国”从何时出现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一)上古时期的“英格兰”

英国,是从英格兰开始向四周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海岛国家,英格兰的形成本身就很晚了。在古罗马把英国地区变成一个古罗马“行省”之前,这个海岛上有一些凯尔特人(有人把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时期,称为英国的“凯尔特人时期”,再往前则属于“史前”)和其他居民存在,是没有文化记录能力的游牧部落,也没有任何统一的语言,更没有统一的国家,甚至没有固定的城邦和部落。

英国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古罗马帝国对英国实施了“入侵”,而后“遭到反抗”,最后“不得不退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事实上英国根本没有古罗马帝国诞生之前就存在的城邦和历史档案记录,英格兰古代的城邦恰恰来自古罗马帝国的驻军和开发。

这也许令现代的英国人感到不满足,但没有任何文字档案和遗迹可以证明古罗马帝国之前,英格兰地区就有了国家存在的痕迹。但是,我们还是把这段历史称为“上古时期的英格兰”为好,交给考古学家们去研究吧。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从语言、金融、国家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英格兰可以看成是一片空白,没有金融战役史的研究价值,故此点到为止。

(二)古罗马帝国的行省时期

有关这个历史时期的划定,有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有两种划分,谨供参考。

1.约公元前1世纪至约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大约的标志性时间是从公元前55年恺撒跨海进军英格兰地区为开始,到公元1203年威尼斯银行家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为止。选择这个时间作为古罗马在英国地区“行省时代”结束的大致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标志:伦敦公司在1192年由商人亨利·菲兹·艾利文(Henry Fitz Ailwyn)正式建立,并出任第一任“伦敦金融城市长”(1192-1211年连任)。

历史上对“亨利·菲兹·艾利文”的记录不多,但从姓氏上来看,可能是一个苏格兰犹太商人(“Henry”,犹太人用这个名字的比较多,“Fin”在英国姓氏中可能表示来自苏格兰)。所以,虽然我们把这时的“伦敦公司”称为“伦敦金融城”,但此时的“伦敦公司”是一个跨国贸易公司,仅此而已。

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时并不坐落在“伦敦金融城”(也是现在伦敦市的一个行政区,具有双重身份)著名的“针线街”(英格兰银行被英国人戏称为“针线街的老妇人”),而是在伦敦公司绸缎行业会所中,后来还曾迁到伦敦公司杂货行业会所中。直到1734年,英格兰银行才正式落户于“针线街”现在的地址。

这不是一段简单的“地址变迁”,而是金融逐渐摆脱商业控制,出现独立的金融强权,又转而开始控制商业和贸易的历史进程;也是“伦敦公司”逐渐摆脱商业和贸易公司角色,演变成主导英国,乃至全世界的“伦敦金融城”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段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金融资本逐渐垄断的历史,也是英国的金融战役史。

2.约公元前55年至公元5世纪初,这是另一种英国“古罗马行省时期”的划分。需要说明的是,古罗马军队退出英国,的确是由于内部的金融危机(金币流动性短缺导致的恶性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危机)爆发,但更因为在一个“投入大于产出”的海岛驻军“得不偿失”,撤军的关键是经济问题,而不是由于英格兰那个时候有了有组织的军事对峙。

(三)“英国统一过程”的历史时期  5世纪古罗马帝国的军团退出英格兰地区,回到欧洲大陆以后,这里经历了将近100年的恢复期,然后出现了7个有历史记载的部落国家,史称英格兰的“七国时代”。这些部落国家的人群构成说法不一,主要有“凯尔特人”、“当地人”、“从欧洲大陆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罗马后裔”(因为古代军队总伴随着大量的“非战斗人员”,有时比例超过1:3,如果算上家属,这个人数比率有时甚至会超过1:10,故此,这个“罗马后裔”,不一定就是罗马帝国士兵的后裔,还包括奴隶、工匠、家属等,都有可能流散在英国各地,甚至可能是后期英国古代科技的先行者)。

这7个国家是肯特(Kent)、萨塞克斯(即“南撒克逊”,Sussex)、韦塞克斯(即“西撒克逊”,Wessex)、埃塞克斯(即:“东撒克逊”,Essex)、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和麦西亚(Mercia)。后人认为他们之间有某种松散的联盟,但这很可能是一种猜测。因为英国这个时期与中国不同,没有系统的官方史书记载,也没有大量有文字记录的鼎文之类考古证据,故此一切都带有很强的猜测,有关“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个“松散联盟”的存在和“跨海来到英国,后逐渐扩张”的说法都没有在这些国家的任何官方史书中记载,故此“七国时代”,很有可能是几百个部落相互征伐的部落战争时代,可能只有七个比较大的部落最终取得了主导权(他们也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化,英语此时实际上还不存在,顶多算是“古英语时代”,但就是“空对空的说法”,文献也比较罕见,无法系统研究,但现代英语可能不存在)。

图片说明:韦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770-839),不列颠岛上的一个“国王”,即“韦塞克斯国”(Wessex)的“国王”,这更类似于一个部落,不过逐渐统一了英格兰。英国后来普遍认为他是第一任英格兰国王,也就是第一任英国国王。

这段时间,从政治上说主要是指从英格兰国王爱格伯特(770-839)开始到威廉三世建立英格兰银行(他1689年1月被银行家从荷兰弄到了英国,这位“英荷战争”中荷兰抗击英法联军的“民族英雄”,在成为英王后的第五个年头,1694年7月27日成立了“独立央行”,向跨国银行家族交出了英国的货币发行权),这段时间是现代英语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现代英国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同时也基本奠定了“伦敦公司”,即伦敦金融城在英国中的幕后统治地位(从金融上来说,开始时间要推后到“罗马金融战役”,即1204年前后,或“伦敦公司”建立的1192年,其余基本类似)。

(四)从1694年至今的“成熟英国阶段”

这段时间,英国已经奠定了一切现代国家具有的各种经济、政治基础。在这之前,英国国王的权力很大。威廉三世被银行家从英国的敌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实际国王(“荷兰执政”)的位子上,一下子弄到了英国当上了英国国王,这说明金融僭主体制在英国已经趋于成熟,英国的王权已经不可逆转地衰落了,并让位于逐渐强大起来的金融强权(“伦敦金融城”的地位也就相应增强了)。

这段时间现代英语成熟了、现代英国的基本版图确定了、世界大国的地位逐渐奠定了,这对于英国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不论我们如何评价金融僭主体制,如何评价金融资本的过度垄断对于英国经济的潜在危害,这段时间都是英国经济大幅上升的历史阶段,是工业革命的璀璨花朵。英国经济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的结果直到1913年美联储在美国建立才出现了“转折”,因为这标志着对英国无比重要的金融资本即将把重心转移到美国。此后的近一个世纪,英国经济出现了大幅衰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实体经济出现了令人震惊的空心化,逐渐丧失了独立的民用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英镑也逐渐退出了各国储备货币的首选货币名单。虽然较高的英镑利率一直维持了英镑的坚挺,但英镑在世界交易、定价、储备中的地位却被美元远远抛在了后面。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牢记一点,英镑、美元、马克乃至欧元都是由欧美几个跨国银行家族,以“国际债权人”形式,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私有货币,也可以叫做“私有债务货币”或“债务货币”,这没有任何实质的差别,是一回事。说来很讽刺:英镑、美元、欧元都是银行家族拥有的“超主权货币体系”,英镑、美元都是银行家族主导的“金本位超主权货币”,不知道还能搞出多少种,对银行家族来说固然有巨大的“赖账”价值(也就是逃脱了对以前滥发信用的回收、保值等责任,这些滥发的信用是让他们得以任意攫取接受这种“超主权金本位货币”的人们的财富和实体经济所有权、控制权,最后却连付出的“数字”都轻易地通过金融僭主体制这个跨国垄断金融资本怪物换“一顶新帽子”而赖掉了)以外,对其他信用注入国和各阶层人民来说,则是一笔饱含血泪,赤裸裸的财富转移。

(五)英国金融战役史从何开始

应该从1204年“罗马金融战役”开始,但具体要看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一些金融、商业资本的发展历史,要早得多。P2-6

序言

笔者小时候一直认为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拥有影响力的岛国,学业有成以后,逐渐发现“日不落帝国”竟然不是英国政府开拓、管理和拥有的“领土”。

后来笔者拜读了美联储史鼻祖莫林先生写的《美联储的秘密》,才知道英镑也不是英国政府的货币,英国的货币、金融事务,甚至经济事务英国政府都无权过问,而是由英格兰银行董事会管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主导着这个董事会的“国际债权人集团”。

一个老牌的工业化国家,21世纪以后逐渐放弃了造船、钢铁、汽车、航天等重工业,第四金融国家——英国,为什么会发生非工业化现象,而英国各界却默不作声,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伦敦简直就成了一个迷雾中的神秘都市——它是如何运作的呢?

英国的路透社控制在美国犹太财团手中,谁在主导?

英国伦敦金融城英国女王不经允许不得进入,谁的允许?

英国伦敦金融城是一个公司,谁拥有它?

英国议会在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投票中,为何半数反对?

英国18-19世纪的鸦片贸易,由谁控制?

这些真实的历史为什么被人们忘记了?

为何英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宗师”,《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临死时愧疚不堪,要求烧毁所有手稿?他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究竟是谁的手?

为何古典共济会是跨国秘密宗教结社,又自称“无神论”?

为何古代英国贵妇与德国女伯爵会自愿去舔哈巴狗的“屁股”?

为何总部在英国的“科学神教”在西方“无人敢动”?

为何英国经历了“维多利亚盛世”,却从此一蹶不振?

为何罗思柴尔德家族要挑起英国对华的鸦片战争?

请慢慢打开“金融刺客·世界金融战役史”,走入这真实又诡异的历史迷雾,请您赏读——雾锁伦敦城!

后记

英国在世界金融战役史中是第四金融国家。英国与外国银行家族有着太多的恩怨,很难一句话说清。欧洲大陆的各种政治势力对英伦三岛的介入,让英国成了一个欧洲封建王朝制度的“完美典范”,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论是回顾历史事件,还是分析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甚至整个世界金融战史本身,题目只有一个——财富与公正!

人类可以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历史时期脱离实体经济的“束缚”,通过发展现代虚拟经济,得到美丽的统计数字。1913年美国一间小旅馆的地皮,到了2009年价格上涨了1万倍,连带的一系列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了1万倍。但人类不可能永远依靠数字生存,这是广义财富转移制造的幻想,而不是真正的财富,实体经济得不到发展,一切都是蜃楼一梦。

人类私有制缔造的金融僭主体制和资本怪物用破坏市场经济和制造不公正的财富分配体制,极度凝结着一切社会阶层的资本,直至出现世袭金融僭主皇族。但不公正必然孕育不稳定,扭曲的虚拟经济固然可以牟取暴利,但物质世界主导的实体经济必然强烈反弹,金融僭主体制将最终毁于这种物理世界的规律,但人们必须斩断资本怪物坠入悬崖前伸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不能让人类文明被拉入金钱谷的深渊,成为私有制的殉葬品。

我们要紧紧跟随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用勤劳的汗水,去实践、运用、领悟,用科学的方法建设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一个富强幸福、服务人民、和平开放、与时俱进、灿烂辉煌的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国。

世界金融战役史“英国卷”到此为止,更多精彩、诡异的金融战役等待着尊敬读者的赏读。谢谢!

晓美工作室2009年9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雾锁伦敦城(英国金融战役史)/金融刺客金融战役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晓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655370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5.619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