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学是道教研究中富有生命力的一大课题。本辑“道教文学”专号选收国内外翠者论文二十余篇,集中在道教诗词、道教文学总论、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四个主要论域,为道教文学研究第一部论文合集。
全书主要收录了金丹派南宗詩詞論要、論道教詩詞的思想意蘊與藝術特色——以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為例、道教典故與唐宋詩詞等内容。
图书 | 道家文化研究(第24辑道教文学专号) |
内容 | 编辑推荐 道教文学是道教研究中富有生命力的一大课题。本辑“道教文学”专号选收国内外翠者论文二十余篇,集中在道教诗词、道教文学总论、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四个主要论域,为道教文学研究第一部论文合集。 全书主要收录了金丹派南宗詩詞論要、論道教詩詞的思想意蘊與藝術特色——以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為例、道教典故與唐宋詩詞等内容。 目录 編者的話 金丹派南宗詩詞論要 論道教詩詞的思想意蘊與藝術特色——以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為例 道教典故與唐宋詩詞 論韓國煉丹詩的審美趣味 詩心道骨——論道教與魏晉山水詩的興起 唐詩中有關女道士的戀情詩考論 道家對《韓詩外傳》的影響 葛洪仙道思想對李白的影響 道家“複”“反”哲學思想與 道教文學關係芻議——以宋元時期的道教文學作品為例 宋玉為道家文人考——兼談闐于宋玉骨氣問題的爭論 文以載道——陶弘景的文學成就及其價值追求 張天師傳說和佛本生故事 古本道教陳靖姑小說《海遊記》研究 死亡時空與生命欲望——道教信仰與六朝鬼神志怪小說的時空形式 八仙過海傳說的演變與傳播 道教筆記小說概說 糾須客故事的形成與版本流傳考 論《搜神記》的巫術特色 《西遊記》故事角色的內丹學寓意——兼駁反“證道書”論 謫仙的產生、種類及在小說中的表現——兼談李白傳說對謫仙內涵轉變的影響 宋代鼓子詞與道教的唱道情 道教與南戲《孟姜女》 從誤入到導入:《劉阮天臺》雜劇主題的新變 輔教風化勸善於戲——道教勸善書與元明清戲曲初探 道教與戲劇關係研究綜述 訪道教文學研究學者詹石窗教授 書評·書介 趙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與文學》 黃永鋒:《道教服食技術研究》 陳廣忠:《淮南子斠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道家文化研究(第24辑道教文学专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鼓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24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9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3.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3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