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徽因建筑文萃(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
内容
编辑推荐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和作家,曾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坐骡车、住小店,踏遍全国近二百个县,寻访荒寺古庙,探索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写出这本建筑美文。书中内容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对当代社会人民生活住宅的设计与研究等,力求展现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一面。

内容推荐

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是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情人,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更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妻子……她,就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史上“才貌双全”的,集佳话、传奇、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书中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对居民生活住宅的设计与研究等,展现出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耀眼才华和独到见解!

目录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外 通讯一~四)

《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

 绪论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

 宋·辽·金部分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二期编辑后语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我们的首都

和平礼物

关于《中国建筑彩画图案》的意见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

试读章节

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异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竞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系统。故这系统建筑的特征,足以加以注意的,显然不单是其特殊的形式,而是产生这特殊形式的基本结构方法和这结构法在这数千年中单纯顺序的演进。

所谓原始面目,即是我国所有建筑,由民舍以至宫殿,均由若干单个独立的建筑物集合而成;而这单个建筑物,由最古代简陋的胎形,到最近代穷奢极巧的殿宇,均始终保留着三个基本要素:台基部分,柱梁或木造部分及屋顶部分。在外形上,三者之中,最庄严美丽,迥然殊异于他系建筑,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自是屋顶部分。但在技艺上,经过最艰巨的努力,最繁复的演变,登峰造极,在科学美学两层条件下最成功的,却是支承那屋顶的柱梁部分,也就是那全部木造的骨架。这全部木造的结构法,也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关键所在。

中国木造结构方法,最主要的就在构架之应用。北方有句通行的谚语,“墙倒房不塌”,正是这结构原则的一种表征。其用法则在构屋程序中,先用木材构成架子作为骨干,然后加上墙壁,如皮肉之附在骨上,负重部分全赖木架,毫不借重墙壁(所有门窗装修部分绝不受限制,可尽量充满木架下空隙,墙壁部分则可无限制的减少);这种结构法与欧洲古典派建筑的结构法,在演变的程序上,互异其倾向。中国木构正统一贯享了三千多年的寿命,仍还健在。希腊古代木构建筑则在纪元前十几世纪,已被石取代,由构架变成垒石,支重部分完全倚赖“荷重墙”(墙既荷重,墙上开辟门窗处,因能减损荷重力量,遂受极大限制;门窗与墙在同建筑中乃成冲突元素)。在欧洲各派建筑中,除去最现代始盛行的钢架法及钢筋水泥构架法外,唯有哥特式建筑,曾经用过构架原理;但哥特式仍是垒石发券作为构架,规模与单纯木架甚是不同。哥特式中又有所谓“半木构法”则与中国构架极相类似。唯因有垒石制影响之同时存在,此种半木构法之应用,始终未能如中国构架之彻底纯净。

屋顶的特殊轮廓为中国建筑外形上显著的特征,屋檐支出的深远则又为其特点之一。为求这檐部的支出,用多层曲木承托,便在中国构架中发生了一个重要的斗拱部分;这斗拱本身的进展,且代表了中国各时代建筑演变的大部分历程。斗拱不唯是中国建筑独有的一个部分,而且在后来还成为中国建筑独有的一种制度。就我们所知,至迟自宋始,斗拱就有了一定的大小权衡;以斗拱之一部为全部建筑物权衡的基本单位,如宋式之“材”、“契”与清式之“斗口”。这制度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以希腊罗马旧物作则所制定的法式,以柱径之倍数或分数定建筑物各部一定的权衡极相类似。所以这用斗拱的构架,实在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

斗拱后来虽然变成构架中极复杂之一部,原始却甚简单,它的历史竞可以说与华夏文化同长。秦汉以前,在实物上,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有把握的材料,供我们研究,但在文献里,关于描写构架及斗拱的词句,则多不胜载;如臧文仲之“山节藻棁”,鲁灵光殿“层栌磥堍以岌峨,曲枅要绍而环句……”等。但单靠文人的辞句,没有实物的印证,由现代研究工作的眼光看去极感到不完满。没有实物我们是永没有法子真正认识,或证实,如“山节”、“层栌”“曲枅”这些部分之为何物,但猜疑它们为木构上斗拱部分,则大概不会太谬误的。现在我们只能希望在最近的将来考古家实地挖掘工作里能有所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实的了解。P29-3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徽因建筑文萃(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徽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28350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5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