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中天才(法布尔昆虫记科普美图版)/大师自然课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师自然课系列图书精选自世界著名自然科普作家法布尔及动物作家西顿的作品,结合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经过认真的梳理及改编而成。图书内容以突显科普知识为主,着重提炼了原文中的知识部分的内容,文字经适当改编整理,更加活泼生动,富于美感。同时,书中加入的更多精美插图,以达到对知识部分的直观表现。该系列图书可读性和可视性均比原著有大幅度的提高,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内容推荐

每天清晨,当你推开窗子,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还有那花香、虫鸣、鸟啼,它们纷纷涌进你的耳朵里,落在你的心里——你一定会感慨大自然的伟大与博爱。是它让你在这水泥筑就的丛林里不再感到寂寞。也是他让你对生命充满敬畏与好奇。当你打开这本书,一定会为之震撼。因为,你将在这里聆听大师永恒的教诲。

这注定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大师作品。并且,它将影响你的一生。

目录

狂热的战争爱好者——步甲

找蘑菇的甲虫

美丽的孔雀蛾

蝎子的生活

隆格道克蝎子

神秘白蝎

蝎子的毒液

熊象甲

金属亮片象甲

埋粪虫与公共卫生

埋粪虫筑巢

天牛

花金龟

豌豆象

菜豆象

椿象

面具猎椿

笃薅香树蚜虫——瘿

笃薅香树蚜虫——迁徙

蜡衣虫

爱好昆虫的孩子

延伸阅读

蜈蚣身世

虫子的世界

后记

试读章节

隆格道克蝎子的食物

隆格道克蝎子虽然具有可怕的武器,饮食却非常有节制。它有自己的用餐时间,从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这六七个月的时间里,它足不出户。这段时间,它不但对任何食物都不屑一顾,而且还会用尾巴将食物扫出洞穴。

三月末时,隆格道克蝎子的胃口初开,这时偶尔会看到洞穴里有一两只蝎子在吞咽猎物。它们吃的多是毫不起眼的毒千足虫或者石蜈蚣,并且要过很久它们才会吃第二顿饭。蝎子是个胆小鬼,一只从卷心菜里飞出的飞蛾轻拍一下地面,就会把它吓跑,所以只有在饥饿感的刺激下,它才会向猎物发起进攻。蝎子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禁食的,但它仍能保持活力,真是个奇迹。

隆格道克蝎子的婚礼

蝎子绝对不喜欢交际,它们一直独占着属于自己的隐蔽场所。如果你发现有两只蝎子在一起,那就是它们在举行自己的“婚礼”,这时雄蝎一定会对雌蝎百般纠缠,直到交配成功。不要怪雄蝎的态度蛮横粗暴,因为这将是它生命的最后一天。对雄蝎而言,婚礼也是自己的葬礼,婚礼之后,它就会葬身雌蝎之腹,成为雌蝎的一顿美食,蝎子就是以这种凶残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婚礼的。

杰出的攀登者

现在,让我来安置我的“囚徒”吧。只靠在附近的山上翻翻石头、作些偶尔的观察是不能得到我想知道的一切的,我必须把这些动物囚禁起来,这是观察它们生活习性的唯一办法。我会给这些动物充分的自由:这不但减少我喂食的负担,还能使我每天都可以随时观察它们。

所以我必须在自己的领地内或户外,建立一个“蝎子村”,努力地给它们提供一个和它们在家中时完全相同的条件。到了1月上旬,我在一个阳光充足、有很厚的迷迭香树丛遮挡北风的僻静角落里,营造了蝎子聚居地。这里的土壤是卵石和红黏土的混合物,我为每一个“移民”都挖了一个洞,里面填满与它们出生地的土壤很像的沙土。我还把这些土轻轻夯实,使之有一定的坚固性,以免它们在挖掘时塌方,里面还设计了一个短短的入口通道——也就是挖掘的起点,蝎子们将从这儿开始,按照它们各自的品味为自己挖一个“小屋”。我又用一块宽而扁的石头把整个洞口盖得严严实实。

只在围场中建造聚居村落还是不能满足进行细致入微、聚精会神的观察的需要,于是第二个动物园建起来了,这次就建在我的大桌子上。为了观察了解隆格道克蝎子,我绕着这张桌子走了不知多少公里。我制造了许多大陶瓷盘,那就是我常用的仪器!瓷盘里面填满筛过的沙土,每一个填满沙土的盘上都盖着两大块很宽的碎瓦片,瓦片的一半埋进土里,形成一个屋顶,这就等于蝎子在石头底下的保护所。每个人造庇护所都被罩在一个金属纱罩下面。

我就在这里安置了蝎子,两只、两只在一起,我尽力辨别,让它们雌雄同住。除此之外,我必须保证蝎子的住所干净卫生,并且要满足观察的需要,可以方便地搬到阳光下或阴凉里。于是,我在纱罩顶上破开一个小孔,把每天捉来的活猎物通过这个小孔塞进去,然后用棉塞堵上这个发放食物的窗口。

比起那些户外村落的“居民”,这些笼中的标本,在被安顿好之后,可以使我更容易、更方便观察到它们的挖掘工作。隆格道克蝎子是工艺师,它知道如何在自造的小屋里安顿自己。为了安顿好自己,每一只蝎子都任意选了一个宽大弯曲的瓦片,瓦片固定在沙土里,为洞穴的建造提供了基础。蝎子只要在瓦片下面挖掘,并尽可能舒服地居住在里面就可以了。

蝎子并没有浪费很长时间,特别是在太阳下面——那强烈的光线会令它不舒服。它用第四对步足固定住身体,用其他三对来耙地:把土翻起来,动作优雅而灵活。等步足快速地扭完以后,“扫帚”就上来了。它把尾巴伸平,最大限度地放松,并用它往后推土块,就像我们用胳膊肘把障碍物推开一样。如果土块垃圾又被弹回来,没从路上清走,那“扫帚”就会返回来,重复以上的动作,直到完成任务。

有的蝎子不具备自己挖地穴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在墙根的灰泥里、因受潮而断裂的木制门梯的接缝处或暗处的垃圾堆里找到它们。它们只会使用这些现成的庇护所,而没有能力靠自己的劳动对它们加以改进,因为它们不知道怎么挖掘。这种“无知”显然是因为它们那把虚弱无力的“扫帚”——那根光滑柔软的尾巴,它与隆格道克蝎子的尾巴完全不同,后者十分有力,而且由有许多节疤的隆起物保护着。

在户外,那些圈地里的“移民”发现了我精心搭建的住所,它们立刻各自消失在扁石头的下面。从门槛上堆起的小山看,它们正在干活,把剩下的工作做完。几天之后再把石头拿开,我们能在七到十几厘米深的地方发现一个洞穴,这就是蝎子的安身之处。有时,一个突然的转弯能把这很小的凹进处扩大成一个特别的房间。在房子的前面,紧挨着石头的下面,有一个门厅。

白天,阳光照射的时候,门厅是蝎子们最爱待的地方,石头的遮挡使阳光的热度变得非常高,这种热浴是蝎子最大的享受。当它们那可以进行热浴的石头被翻开之后,它们就挥舞着多节的尾巴迅速缩进门内,避开光线和我的视线。我把石头放回原处,过15分钟后再来看,发现它又回到洞口的门槛上了。当充足的阳光照射着它的房顶时,它们在里面过得非常舒服。

四月里,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在室内的笼子里,瓦片搭的住所被遗弃了。“居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围着沙盘不快地散着步,它们爬上纱网并待在那儿,有的索性就在外面过夜不回家,它们宁可在室外闲逛,也不肯回到幽室中安稳地睡觉。在围场中的“小村子”里,情况更严重。一些个头小点儿的“居民”在晚上离家出走,四处乱逛。我希望能在它们散步结束时见到它们,因为围场的其他地方没有适合它们的石头。然而,没有一位“居民”回家,所有出走的蝎子都永远消失了。很快,大蝎子也表现出同样的流浪架势,“移民们”变得非常不安分。终于,我的自由聚居地中的蝎子全都消失了,我费了好大劲也没有找到一个逃亡者。

隆格道克蝎子和黑蝎子都是杰出的攀登者,尽管它很肥胖。就算一个近1米高的障碍物,上面的灰泥抹得要多光滑有多光滑,也没能拦住我的“囚徒们”,一夜之间,它们成帮结伙地全从温室逃跑了。

为了更好地观察,我计划建一个更好的饲养场。最后我决定造一个玻璃“监狱”,蝎子的“多爪小锚”抠不住玻璃片,这样它就逃不走了。我请木工做木框,请玻璃匠装玻璃。我自己给木框上漆,好使它非常光滑。四个玻璃框挨在一起,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子,底下铺着沙土。天冷的时候,特别是大雨天,我用个盖子把它盖严,以防大水给蝎子的住宅造成灾难。盖子的高低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来调整。玻璃“监狱”里有宽大的空间,可安置20多所“住宅”,每一所上面都盖着瓦片,里面都有“住户”。而且,玻璃框里还设有纵横交叉的、宽宽的小路,可让蝎子们随意散步。而且,玻璃使任何攀爬的企图都作废了:由于缺少有黏性的脚爪,蝎子们丝毫抓不住这种光滑的表面。遇到光滑的玻璃制品时,它们也会执着地把尾巴当做一根绝妙的支柱——把自己支撑起来,并且尽量往上伸,可是几乎还没有离开地面,它们就纷纷摔了下来。

可是木框上的情况就太不妙了,虽然那些垂直的木条被做得很窄,而且被很精心地涂上了漆,但那些难对付的家伙还是沿着这些光滑的细木条儿一点点地往上爬。它们不时地停下来,抱紧滑溜溜的柱条休息一会,然后又重新开始艰难的攀登。我惊讶地发现,有些已经爬到顶上,马上就要逃跑了。我连忙用镊子把它们重新放回到沙土里。根据通风的需要,玻璃框上的盖子大部分时间都被放置得很高,假如我不看着的话,这地方很快就会又空荡荡的了。

于是,我在那些木条上涂了些油和肥皂的混合物,这对“逃亡者”们稍微有了点限制,但却不能使它们止步。它们那精致的小爪子可以穿透涂在木头表面的那层东西,抠进木头的小孑L里,于是攀登又开始了。后来我把玻璃纸挂在上面,终于阻止了那些肥胖的大蝎子。可是这对那些身手矫健的蝎子就无效了,它们都试着往上爬,并且往往能取得成功。我只好再在玻璃纸上放些烟灰,以增加滑度。这样一来,再没有逃掉的了,尽管它们并不死心。有了温室的经验之后,蝎子这种在光滑的平面上攀爬的高超技艺再次告诉我们,尽管隆格道克蝎子的居住地离人类很远,但它们依然是杰出的攀登者。

P20-29

序言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给我们这片土地带来温暖。太阳照耀着不同的世界——有狼的,有熊的,还有蚂蚁和蝴蝶的,我们和它们一同分享着太阳的温暖。如果此时是六月,我们还能感受到暑气的蒸腾。但是,我们和我们的动物邻居彼此了解吗?

你了解狼吗?你知道狐狸有多聪明吗?在冬天,你能发现熊的踪迹吗?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我们已经很难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相关答案了。你看那些小小的昆虫,它们正在我们的耳边清唱,正在我们的眼前轻飞曼舞呢!对于它们,我们是多么吝啬啊——我们任凭它们漫不经心地离去,我们也同样漫不经心地走开。

我们可以不去关心它们,但我们至少应该了解它们!

也许,我们无法像西顿或法布尔那样爱自然、爱动物、爱昆虫,但我们不妨用心去聆听一下这两位大师讲述的自然课。走近他们就是走近自然,自然就是他们的全部!当他们娓娓道来时,你会忽然发现:这绝不是一堂普通的自然课!它已经跨越了民族的界限,仿佛两位大师在专门给我们中国的小读者上自然课!

西顿的《动物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目前已经有无数版本,每次读来我都会深受感动:被动物和昆虫们感动——它们无疑是大自然中不朽的精灵,它们的爱是那样的纯粹!被两位大师感动——透过他们对自然的那份热爱,即使不了解他们的生平,也会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份跨越了时空和生命的爱!我相信,通过大师的视角去了解自然,对我们当今人类是颇有益处的。于是我想,是否有一本书,可以让我们既能了解自然的相关知识,又能从中感受到大师的博爱呢?

现在,从这里,你将得到满足!

从这里,你将看到那些伟大的生命:

它们的森林也许已经消失,

它们的天空也许已经褪色。

但它们仍然驰骋在你的心里,

它们永远飞舞在你的眼前。

你的心也会从这里出发,

向着那茂盛的森林和草地。

“大师自然课”图书系列是一套带着青草芬芳的图书,那森林和泥土的气息将伴着文字滋润你的心灵。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你的这次自然之旅中,会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导游时刻陪伴着你,当你感到惊奇或产生疑问的时候,它会帮助你,让你明白,让你熟知!它的名字叫——知识!

当你合上书页,知识将是你这次自然之旅中的第一份所得。

知识会永远伴随着你!

有了知识,你将获得真正的快乐!

编者

2009年12月1日

后记

《大师自然课》系列图书改编自《法布尔昆虫记》及《西顿动物记》。这是两部非常伟大的作品。虽然它们的行文风格炯异,内容各不相同,但其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却惊人的相似。他们采用相同的视角去审视生命,用同样炽烈的感情去热爱生命。他们所描绘的场景发生在19世纪遥远的异域,但文字却历百年而弥新。当前,经这两部作品改编及编译的图书很多,每一部都在原著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编辑理念。站在编辑的角度来看,每次改编或重译都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时代性。编辑就像桥梁工程师,他们将架起作品与读者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我在此套图书中对原著的改编很大,不仅重新梳理了内容情节,还根据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原文做了较大的改变。因此,此套图书的“桥梁工程师”们不仅付出了非常多的汗水,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我要感谢这些为图书出版做出努力的人们。感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们。感谢图书制作团队——北京尚左志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每一个成员,我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妙的时光。最后,我要感谢左春旺和杨宏志先生,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此套书稿的编写,谢谢他们对我的支持。

祖春明

2009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中天才(法布尔昆虫记科普美图版)/大师自然课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祖春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4047207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