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化成长(3.0)
内容
编辑推荐

唐·泰普斯科特,他是全球著名的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大师,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以及“趋势大师”。

他是世界上最受追捧的商业演讲人之一,《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半数的CEO们曾聆听过他的演讲。其中包括许多重要人物,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IBM总裁郭士纳、微软前总裁鲍尔默、Google公司CEO施密德等。

在《数字化成长》3.0版里,他用独到的方式阐释了怎样获取网络一代能提供的巨大宝藏。

内容推荐

《数字化成长》3.0版的问世是受到一个400万美元的私人研究项目而激发的,书中细致地展示了网络一代的魅力,趋势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在研究了11000多个年轻人之后,看到的不是一群注意力不持久、不会和人交往、被宠坏了的“对屏幕上瘾的年轻人”,相反,他发现了一个个用革命性的新方法去思考、工作以及社交的新鲜生命。

目录

第一部分 见见21世纪的N世代

序言

第1章 长大成人的N世代

第2章 比特里泡大的N世代

第3章 特征鲜明的N世代

第4章 思维跳跃的N世代

第二部分 不受体制禁锢的N世代

第5章 学习中的N世代:互动教学PK单向教学

第6章 职场中的N世代:层级管理PK平行管理

第7章 消费中的N世代:消费者PK产销者

第三部分 不被社会束缚的N世代

第8章 N世代:我让世界更美好

第9章 N世代:我的未来我做主

试读章节

代代差异与阶段差异

看电视是在被动的接收信息,而上网则可能会影响N世代的大脑发育,为了论证这个观点,我在《数字化成长》里做了几个假设。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总结出,N世代的大脑和他们父母的不一样。

有的学者认为我写的这本书所发现的不是代代差异,而是不同生命阶段间的差异。他们的话乍一想挺有说服力,“婴儿潮一代就是和他们的父母不一样嘛。他们年轻的时候反战,成年后倒是投票选出了乔治.布什。”N世代会不会也这样呢?

这代人的大脑和上一代的不一样,我们可以说这是头一回。堆积如山的证据表明,N世代的大脑功能和他们的家长不同,所以处理信息和处事的方法也与众不同。比方他们处理起快速移动的图像就比家长要快。斯坦利·库彻和他的儿子马修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两位脑科学家,这个结论是他们为我们公司做研究的时候得出来的。库彻父子认为,使用数字技术也许能塑造发育中的大脑,改变大脑的形成和运作方式。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有两个成形发育的关键阶段:第一个关键阶段在童年的早期,也就是0~3岁,在这个阶段里,N世代可能会比他们的婴儿潮家长受到更多的大脑刺激。婴儿潮一代孩子多,每个人受到的关注可能少一些,他们的小时候正是五六十年代,保姆还比较少见,而且当时儿童早期教育也不那么受重视。

大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阶段大约在青春期和青少年时期。婴儿潮一代这么大的时候经常看电视,每周要被动的看20~30个小时。相比之下,N世代会花同样的时间主动地使用媒体,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的生活方式塑造了大脑,因此,我们可以按照逻辑假设:这样会影响大脑发育。在接下来的几章里,你会看到N世代用哪些方法从全世界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学习、思考、沟通——不用说,这些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彩互动的媒体环境也对他们影响很大。在我长大的小镇上,能引起我兴趣的只有三个电视频道、一座图书馆、一份报纸还有几本杂志。如今的美国青少年能接触到200多个有线电视频道、5500本杂志、10500个广播台、400亿个网站,每年有22000本新书出版,全国有2亿4000万台电视机,其中甚至有200万台安在浴室里。信息充斥着这代人的生活,学习怎样获取、挑拣、分类、记忆这些信息都是对智力有益的。

最聪明的一代

证据有力地表明,他们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一代。敢于自我挑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1997—2005年,参加“先修课”评等考试的学生增加了一倍还多。智商评分自二战以来跨越了种族、收入和地域的限制,每10年就增加3分。

这代人觉得做个聪明人挺酷的,还觉得世界要想有个璀璨的未来,少了他们可不行。在青少年眼里,“科学家”和“年轻人”是将来最可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两组人。我们访问了几千个来自世界各地的N世代,问他们“你们更愿意聪明还是好看”,其中有七成选择了聪明。

新家庭组织结构图

不仅仅是科技,家长也塑造着N世代的价值观。在美国,婴儿潮一代的家长坚信“孩子不打不成器”,我年轻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挨父母或是老师的皮带了。如果那时的家庭像现在大多数公司一样有“组织机构图”的话,那婴儿潮一代的孩子是听妈妈的,妈妈听爸爸的。但当婴儿潮一代自己有了孩子后,他们的组织机构图就变了,把孩子放在了中间。许多N世代的家长对孩子很亲切,支持孩子,和孩子相处融洽,说得不好听点,这就叫“溺爱”。

平心而论,我们应该能理解婴儿潮一代为什么那么重视子女教育。在将来的知识型经济里,教育对孩子的前途至关重要。不仅如此,教育的成本也很高,每年的学费要上万美元,有家长会花上4万美元送孩子上大学预备学校。新泽西一位父亲为了他的两个孩子,花费3万美元向一位大学顾问咨询包括从选课到暑假计划在内的所有问题。加上学费,18~34岁的孩子平均每年要向父母要38 000美元。

有的家长甚至插手孩子的工作面试和绩效考核。聪明的公司要开动脑筋,怎样在不疏远N世代的前提下对付这些家长。

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的婴儿潮父母更看重家庭。他们从择校到理财都要听家长的意见,花旗等一些大银行看出这点后,免除了父母为孩子开户一切的手续费。我父母甚至都不知道我要申请什么大学;但是我的两个孩子申请学校时都咨询了我的意见。和婴儿潮一代相比,N世代的年轻人跟家长更亲密,甚至在大学毕业后还会回家住一段时间。这在我们那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和家长相处得非常融洽。P29-31

序言

著名新经济作家、趋势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多年来笔耕不辍,佳作不断,十多年前的一本《数字化经济》预言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十年前的一本《数字化成长》预言了N世代的到来;两年前的《维基经济学》揭示了与Web2.0相关的商机;而最新推出的这本《数字化成长》(3.0版)则是真真正正地向全世界宣告:N世代已经到来。如果说泰普斯科特之前的畅销作品靠的是他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前瞻性的敏锐眼光,那么这本书的创作灵感却是来自作者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与比较。

也许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到,就在他1997年创作完成轰动一时的《数字化成长》后,N世代的成长是如此之神速。当时的泰普斯科特还很是得意于自己“网络专家”的名号,某天,知名度颇高的他欣然前往电视台做一档节目,现场向广大观众演示如何利用电脑上网这一新技术。令作者感到意外的是,他这一举动被年仅12岁的儿子所嘲笑,他问爸爸为什么要上电视台演示这一人人通晓的技术,在他看来,用电脑上网就像用遥控器选择电视频道一样简单。这件事让作者颜面扫地的同时也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他这才发现自己15岁的女儿俨然已经是电脑专家了,精通一切时髦的数字设备,能够同时处理5项工作,在网络搭建的扁平世界中,电脑与高科技像氧气和阳光一样,已经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料。

趋势大师不愧为趋势大师,为了一探究竟,了解这代独特的孩子,他立即行动,成立了一家名为“网络新生代”的公司,发起了一个相关调查项目:研究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用大量时间与尽可能多的N世代进行沟通,试图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调查的过程中,作者也不禁被N世代们迷人而丰富的内心所吸引,于是,本书面世了。

如果你是N世代的父母,这本书帮你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是N世代的老师,这本书为你搭建互动性更强的教学平台;

如果你是N世代的朋友,这本书替你找到让友谊更加牢靠的捷径;

如果你就是N世代中的一员,这本书也许比你还了解自己。

书评(媒体评论)

“唐·泰普斯科特是最了解数字化时代变革力的评论家。”

——布拉德·安德森,百思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唐·泰普斯科特为如何在连通的时代里生存发展绘制了一幅激动人心的地图。”

——迈克尔·戴尔,戴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每个以人才为基础的公司领导都非读《数字化成长》3.0版不可。”

——威廉·格林,埃森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唐·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3.0版里用独到的方式阐释了怎样获取网络一代能提供的巨大宝藏。”

——弗雷德里克·史密斯,联邦快递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唐·泰普斯科特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数字大师之一。”

——阿尔·戈尔  美国前副总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化成长(3.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唐·泰普斯科特
译者 云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13432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3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9-1797
版权提供者 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亚洲)出版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