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研究--以金元时期全真教社会思想与传播为个案/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夏当英编著的《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研究》从社会学角度,透视了全真教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结合,认为世俗性是理解全真教的行为与教义的基本逻辑起点,揭示其超越性内化并指向世俗化,从而得以为统治者接纳与支持,并以此构建了全真教兴起的社会基础;加之教团管理与社会现实环境的调适,使之在金元时期走向鼎盛。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特别注意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与历史学、宗教史、哲学史研究的区别,努力挖掘全真教思想的社会学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见解,对于拓展对全真教研究的社会视角,推进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向纵深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内容推荐

夏当英编著的《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研究》试图以宗教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世俗化”为写作突破口,并鉴于全真教在中国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将全真教作为透视中国传统社会宗教世俗化的代表性个案,探寻全真教与社会的互动,进而了解社会作为一个实体与一个教派兴衰之间的双向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主要体现为其世俗性特征的展现过程,这种世俗性是与超越性相对而言的。任何宗教都有超越性,但《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研究》更加注重宗教与世俗世界的相关性。全真教社会思想的世俗性和全真教如何被社会接纳并走向兴盛是本书的两项重要内容。全真教的传播表达了其世俗化的走向,王重阳等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则是保证世俗化成功的内在推力。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论域选择及其意义

一 金元之际全真教:宗教性和社会性的视野

二 作为中国社会思想史的一项专题性研究

三 探讨全真教世俗化过程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本书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理路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全真教的创教、发展及其社会环境

 第一节 王重阳创教

 第二节 全真七子的构成

 第三节 全真教的发展

第二章 全真教代表人物社会思想的双重特征

 第一节 社会思想的超越性特征

一 执著于“道”,遵从老庄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 社会是产生贪欲妄念的根源

三 脱离世俗社会是消解人生痛苦的有效方式

四 “闲”是一种超越世俗之后的自由境界

 第二节 社会思想的世俗性走向

一 倡导三教合一,与世俗社会思想背景合融

二 “神仙”思想所体现的世俗性特征

三 家庭孝道伦理的宣扬

第三章 全真教兴起的阶层基础一:统治者的接纳与推广

 第一节 皇权是全真教世俗化的巨大推动力量

 第二节 金室统治者的宗教态度

一 尊儒——政权合法化的有效途径

二 禁与崇——摇摆不定的佛道政策

三 无为即有为——全真教对金廷的迎合

 第三节 成吉思汗的关键作用

一 开放意识与宗教功能

二 纳贤意识与社会声望

三 贵生心境与重生教义

四 关注“汉法”与热爱生命

第四章 全真教兴起的阶层基础二:?民众生活世界的作用

 第一节 苦难生活是民间宗教需求的催化剂

 第二节 积极行善,发挥助民生存的功能

 第三节 祈禳斋醮,体现满足民众心理需求的功能

 第四节 传递神话,帮助民众认知神仙、获得生活稳定感的功能

 第五节 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社会整合功能

第五章 一个具体的问题:全真教与女性

 第一节 众多的女冠

 第二节 世俗社会中没有自我的女性

 第三节 女性视角下的修道观

 第四节 教外女性与少数民族女性对全真教的贡献

第六章 教团的管理与努力——对社会境遇的调适

 第一节 苦行——获得民众价值认同及更高声望

 第二节 持戒修行——教门管理的良性走向及对国家法规的补充

 第三节 权威与友爱——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

第七章 全真教的衰落与社会原因分析

 第一节 成吉思汗礼遇丘处机的后续

一 得到皇室崇用,与贵族官僚密切往来

二 大肆修建宫观、斋醮盛行之下掩藏的危机

 第二节 全真教衰微的社会原因分析

一 儒佛走向贵盛的影响

二 帝王态度导致了道教各大流派的起伏跌落

三 自身素质弱化是全真教团衰微的根本原因

结论

 一 宗教的发展必须要取得皇权的支持

 二 与民众生活实践的契合是宗教扩张影响的重要手段

 三 在社会机遇面前发挥主动性是宗教得以顺利传播的保证

 四 道教包括全真教在当代生活世界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研究--以金元时期全真教社会思想与传播为个案/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当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26902
开本 32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56.3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3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