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寨缘
内容
编辑推荐

夕阳在沃斯喀雄峰上正在缓缓地下沉,最后的那束阳光在海子中央连同上升的雾气一道,在四下地飘开,你来到了海子边,当然,最好是独自一人,这样你的思考才不会被时时地打断……

在《九寨缘》这本书里,作者白林想不仅为读者展示自然的绚丽多彩,而且,从人与自然对话和生态保护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一部九寨沟旅游的开发历程。

内容推荐

《九寨缘》是作者白林以一个外来人的眼光,把自己在九寨沟和阿坝大地山山水水间行走的亲身经历,把留在他眼中的一切用文字忠诚而真实地记录下来形成的作品。也是作者近三十年来把这片神奇的高原大地对一个生命的呵护与厚爱,以散文和随笔的形式所进行的表达。一个外来的汉族人,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自己脚下坚实的大地。这其间既有着山水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怀,更有着自己由一个不成熟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理性的民间文化研究工作者的转变过程。出于对大自然感恩的心情,作者将本人从1998年到2010年5月所创作的散文随笔自选结集。通过这《九寨缘》,您能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课堂,什么是一个坚强的男人激情的延续和浪漫的坚持。并且,他愿意与您一起步入高原的大地,继续着他对高原的朝圣。

目录

序/001

由来/003

与自然的对话/008

生存的尴尬/016

色彩的诱惑/024

雨季/031

阿依的葬礼/037

诺日朗/044

鱼/051

在太阳升起的地方/059

酒歌/066

视角/073

坚守高原/078

磨坊/084

守望者/088

体味夏天/093

怀想/096

燃烧的阳光/lOO

雪夜听风/106

呼唤/114

听刀郎的歌/122

在自然里想起的词汇/125

鹰的坟场/129

唯美/132

昨夜星辰今日风/134

在森林的日子/136

林中随笔/139

为什么要写作/142

独享夜的寂静/144

有路盘旋通天堂/146

透明的白/148

岁末随想/150

坠落红尘/152

重读经典/154

雪夜行船到天涯/157

最软的岩石/160

在路上/162

悲悯/164

为精神找个家/166

雪霁/168

文学与自然/171

感恩神仙池/173

心灵之约/176

花自飘零水自流/178

关于岁月的随想/180

雪恋/182

迷醉花湖/185

弓杠岭的风雪/188

雪后草原/196

策马草原/199

北方/201

怀念雪豹/203

一条河带给我的沧桑/205

莫名的危机/207

黑夜里没有悲悯/209

时光如水夜如酒/211

等待暴雨/21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215

关于水的几个形容词/218

女人的美丽/220

思念总是秋意浓/223

雪花纷飞/225

写在冬季/227

植物与小动物之间的战争/230

生命的问答/232

一些旧事/234

一只蝴蝶/236

海底捞金/238

有一份感动叫盛夏/240

夏天的魅力/243

生命如河/245

秋来情深/247

月在中秋/248

生命中的软弱/250

一腔柔情话自然/252

梳理/254

昨夜降雪/256

内心温度/258

醉记/260

灾难降临时/262

命中注定/264

大录的冬天/266

倒春寒/269

飞临雪山/271

我的朝圣(代后记)/274

试读章节

在岸上渴望在水里的游荡,在水上却又向往在岸上的安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面对自然的矛盾心态。船在前行,而天空却在我的头顶旋转。从青藏高原飘来的云洁白得像羊子的毛。时而似牧犬的形状,时而似稀奇古怪的情态。我的双臂如灌了铅似的沉重.索性停了下来,任凭从老人柏那边吹来的风推着橡皮船向着彼岸漂移,我在柔软而紧贴着水面的船上小坐一会儿。

森林深处风过之处发出阵阵的喧哗,两岸的雪线以下全是针叶松和混交林。仙女池就藏在对面的深谷里,传说的美丽使人产生几分的怀疑。为什么仙女会选择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居住?或者只是这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民族的一种带有幽默味道的传说.就像是这个民族的服饰、建筑般悦目和靓丽。

仙女在这高海拔的地方,她冷吗?

仙女长得什么样子?

这真是聪明之极的诱饵,使人在相信有仙女的前提下,在这自然山水的怀抱中,听任想象的翅膀飞翔。在心里人人都是画家,不论是用油画、素描,还是国画、白描,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仙女。在松弛的心境状态,为这个并不存在的美女倾注自己的情感。

拥有仙女的民族,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民族。

还是继续划船,暂且收起这漫无边际的遐想。

水底是什么在吸引着目光。在长达近五公里的水域。长海置身于群山的怀抱,像是一座天然的水库,蓄积着清澈见底的水。这水随着阳光的变化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远处的水,蔚蓝和碧绿相间,近处的水,宝石般的璀璨而透明。经年的枯木沉在水底,肯定不是人为的力量使然,而是在山坡上被大风和雷电折断的结果。想象一下,当一棵上百年的松树在断裂的瞬间发出“咔嚓”的声音时,来不及喘息就从山坡滚下坠人海子里,跟着发出树与水}[合时那巨大的“哗啦”声,那该是怎样的悲壮和轰轰烈烈,不亚于灵魂的一次惊心动魄的震荡。然而,这并没有算完,随着那声剧烈的入水声,掀起了几尺高的波浪,山谷问的岩壁还留下了对这次大风和雷电的记忆。

而地动山摇的雷声一定惊醒过水中的那条黑蛟龙.强烈的闪电一定照亮过独臂老人的脸庞。

划过一道湾,彼岸就映人眼帘。

艰难的处女航就要大功告成,一片绿色的水草在代表长海欢迎我的到来,这是我在九寨沟最后到达的一块地方。从此,我就可以骄傲地说,我到过九寨沟的每一个角落。

上岸后,回首波光粼粼的长海,我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横卧岸边的枯木丛中,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上岸后的喜悦还来不及独享,一丝阴影就在心间掠过,我发觉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地上岸。长海原来水线的遗址,让我仍留在历史的水中。

不知多少年的沧桑变幻.原来长海的水就在现在我需要爬上一段小坡才能抵达的原始森林边。至今我都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在长海的那一边,感受最多的是它的烟波浩渺。而在此刻,我的心中涌上了历史的沉重感。

在九寨沟居住和工作的日子,我总有种纯自然的满足。对于历史却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感受强烈,一道水线的痕迹,给我带来了对九寨沟的那种自然历史的认同感。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我才有点儿弄明白,这是自己所受教育的局限。我关于自然历史的知识几乎就是空白,而对九寨沟的历史我又了解多少呢?  九寨沟,在县志上仅这两句:“羊峒番部,林岚倒影”。由此可见九寨沟历史上就为藏族人民所认识。在历史上,松赞干布的大军横扫了整个的高原,其中,有一支来自阿里的羊峒部落,随着东征的队伍抵达了松潘高原。此后不久,在唐王朝的和亲政策下。文成公主不远千里之遥,翻越了唐古拉山,到达红山下面的拉萨。

长海其实在整个的青藏高原中,还算不上最大的高原湖泊。比起西藏的玛旁雍错神湖,长海仿佛实在是微不足道。P018-019

序言

这就是白林,都快到了,才打一个电话说,我在路上.快到成都了,晚上有没有空啊。叫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我正在去机场,准备前往深圳,去网站上视频聊世界杯。这已经是第二回了.我正要离开成都的时候,他却比较迟地宣布他的到来。

第一回,我很直截地说:我不在成都,我要去某某地方。

这一回,又这么说吗?自己都觉得是在故意推托。不想见到现在走动已不太频密的老朋友一样。人家难得出山一次.第一回你不在,第二回你又不在?自己都觉得是在说假话了。于是,心里先觉得对不起人,因而底气不足,因而语气也变得吞吞吐吐,说:“你看,我又,又在外地了。就是那个足球。”

不想,这个好面子的人比我更吞吐,但总算说清楚了:他把扎在九寨这么多年来所写的有关九寨的文字都集结起来,要出一本书,要我看看,然后写点儿话在这本书前面。我听明白了,我也知道,这本书有没有我这些文字在前面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但还是当即应允下来。上飞机坐稳当了,自己又哑然失笑。前几天刚刚暗下决心,不要充大头,一定要硬下心肠,不再在别人的文字前加写那种叫做序的文字了。这一回,却一点儿都无挂碍地答应了。答应之后,却叉想起来曾经下过的决心,又一回,要自己掌嘴了。有些后悔,却也没有后悔到要从飞机上破窗而出的地步。

这天半夜要看球赛,想趁飞行时间睡上一觉,睡不着,好像又睡着了。眼睛闭着却分明看见了云白水蓝的九寨.树绿风清的九寨。看见几个人在那些美景中行走。其中有年轻时代的自己。也有白林,也有龚学敏,还有其他人。飞机颠簸时,我睁开眼。知道自己恍惚梦到九寨,梦回了一次年轻时代。

就是在九寨,与白林相识——那时,他还是一个刚从外地分配到那里的大学生,后来再去九寨,就有当地的女朋友了,第三次去九寨的时候吧,一同游览风景的时候.他已经带着漂亮活泼的女儿了。再后来就来往日多。再后来,我这样的土著离开了故地.他作为一个外乡人却长久地待在那里,日益变得像一个当地的土著。而且一如既往对那片土地一往情深。这样的来去,迁移,扎根,我想正是大地与生命永远产生故事与活力的秘密所在吧。

所以,我都等不及看到那些集结成书的文字了——好在好多文字都在集结以前,断续地看过,我就迫不及待,在白林到达成都,而我却离开了成都的这个外地的夜晚,等待一场深夜的足球赛开赛的那段时间把这些文字写下来。

我要申明,这段文字是关于情感的。两个从年轻时代就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而相识相知的人的情感和一个外乡人对于一片土地好奇,凝视,融入,以致产生深切关怀的情感,而不是关于这些文字水准高低的评判。评判是一件客观的事情,但说到白林这样年轻时代就结成的朋友,我想自己始终是主观的,始终以为他是很好的。

我只是想说,相对于他在一片不属于他故乡的土地上的全部工作与生活,文字于他并不是唯一的事功,但我却愿他与文字终生有缘,因为在这精神荒芜的世间,文字,真的就像九寨那些蔚蓝湖泊,是人心海中一块碧波荡漾的福田。

后记

我的朝圣(代后记)

想到这个题目,其实内心还是有着一丝犹豫。

我所说的朝圣,显然不是特指在路上经常看到的情形。而更多是带着精神层面的追问。曾经在与许多朋友聊天时,一会偶问到。譬如西藏、寺院,你会想到什么?答案大同小异。他们都会说到一个词:神秘。

西藏神秘么?

对此,我通过他们无不神往的神情得到了答案。前几天,也就是在五一节假期中,几个朋友驾车连夜赶路至天亮来看我。在内心感动之余,又谈到脚下这片土地。

那天,阳光灿烂。我们坐在新落成的叫做新区的一处宽大阳台内,沏好一壶茶,谈天说地。或许是久病初愈吧,我虽气色不佳,却也兴致颇浓。记不得什么缘由,说到了朝圣。其实,朝圣在我更是一种精神的坚守。

在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时,我却越来越注重心灵生态环境。

首先是目标的确定。既然有了目标,就应当坚持下去。这就是我自己在高原的朝圣。

朝圣是一种自觉,是身体力行的行为方式。但不论是以什么方式,抵达一直是心中的愿望。因此,每年不惜花时间,继续在高原大地上漫游行走。眼里的一切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目睹着这一变化过程,在我却是越加坚定。

内心的充实,四季的变幻,人生的难测。皆是自己经历的。因此,朝圣由最初眼中看到的行为,潜移默化地转换成为心灵的底气,继续用文字把留在眼中的一切记录下来。

这就是我的朝圣。

2010年6月修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寨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31141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3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1
16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