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农业论(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吴广义、刘振邦和王秀奎合著的这本《现代农业论(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道路)》共分六章,分别研究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手段及其配合方式、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农业一体化与供产销、现代农业的土地政策、政府的作用,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现代农业的体系、现状、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目录

引言

一 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经验教训

二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态

四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五 本书的宗旨、观点与建议

第一章 现代农业的生产手段及其配合方式

 第一节 农业“四化”、“五化”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农业“四化”、“五化”与现代农业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资本替代劳动

一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二 农业人口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

三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步骤

四 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示

五 关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第四节 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发展阶段

一 农业生产四大要素

二 农业四个发展阶段

第二章 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

一 现代农业的产业层次

二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食物安全和粮食

一 食物不等于粮食

二 “人畜共粮”和“粮—猪农业”的困惑

三 增加动物性食物是食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四 种草养牛是缓解我国粮食压力的有效途径

五 发展马铃薯产业也可以缓解粮食压力

六 用草田轮作分担粮食储备库的功能

 第三节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态

一 全球生态文明观的提出

二 生态文明观在中国的确立

三 生态农业的定义与特点

四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五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

六 发展生态农业的主攻方向

七 草食农业兼顾食物生产与生态建设

八 发挥草原的生态效益

九 生态农业的研发与实践

 第四节 人工牧草——通往现代农业的桥梁

一 人工牧草的生物产量多

二 人工牧草的经济效益好

三 人工牧草的生态效益好

四 种草与现代乳业的关系

五 关于草种育种公司百绿集团的案例

 第五节 饲料谷物——现代种植业的第二大产业

 第六节 现代农业的半壁江山——牛

一 牛业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 我国发展牛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三 我国奶牛发展的方向

四 关于沈阳牧源公司发展和牛的案例

五 关于德国宝牛公司的案例

六 建议

 第七节 猪、鸡——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

 第八节 水果、蔬菜、葡萄和酒——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 关于广东惠州市特色效益农业的案例

二 关于南丰蜜橘的案例

第三章 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

 第一节 要素市场

一 土地流动和集中

二 农民的培训

三 资本市场

四 科技市场

 第二节 农业与食品加工业

 第三节 现代销售方式——合同销售和章程销售

 第四节 多种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竞争发展

 第五节 农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的基石

一 农业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市场体系中的作用

二 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社及其章程与法规

三 我国流通领域农业合作社建设势在必行

 第六节  商品流通与耕作制度、生产构成、农业结构的关系

一 商品流通与耕作制度

二 商品流通与生产构成

三 商品流通与农业结构

 第七节 借鉴法国农业流通渠道的经验教训

一 农业流通渠道和耕作制度的关系

二 转移农业人口与农业一体化

三 农民的经济组织与农业流通渠道

四 农业流通领域的畅通有赖于整个社会体制的支持

五 解决农业流通渠道的国际贸易途径

六 农产品标准化和商品流通渠道的关系

第四章 农业一体化与供产销

 第一节 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一体化经验

 第二节 农业一体化是解决供产销问题的最好形式

一 农业一体化能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配置

二 农业一体化可扩大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三 农业一体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四 农业一体化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发展农业一体化的障碍

一 农业企业经营水平不高

二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太小

三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功能不强

四 农户、企业、农技组织缺乏联系机制

五 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

六 农业支持保证体系薄弱

 第四节 我国发展农业一体化的途径

一 走有特色的农工商一体化道路

二 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倡导农民自主自立的组织形式

三 走科教兴农道路,巩固完善农业支持体系

四 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推进农业一体化

 第五节 用农业一体化引领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

一 发达国家乳业一体化的经验

二 我国乳业的困境及化解之道

三 建议

 第六节 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农业

一 都市农业的类型与布局

二 都市农业的特征

三 各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

四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五 建议

 第七节 发展农业一体化的案例

一 通过农业一体化发展大豆产业

二 达茂旗马铃薯“北繁南种”模式

第五章 现代农业的土地政策

 第一节 世界农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节 各国农用土地政策

一 法国的农用土地政策

二 美国的农用土地政策

三 德国的农用土地政策

四 日本的农用土地政策

五 苏联、俄罗斯的农用土地政策

六 印度的农用土地政策

七 拉美国家的农用土地政策

 第三节 各国现行农地政策的特点

一 制止农地的进一步分割和分散

二 鼓励和健全土地经营租赁制度

三 促进土地适度集中,防止两极分化

四 制定限制雇工的政策

五 鼓励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

六 制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法规

七 重视土壤和环境保护

 第四节 土地流动和集中是现代农业的核心

 第五节 我国农地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

一 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

二 要使土地完全商品化,给农民以安全感和自由流转的权利

三 对土地进行整理,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 注意保护农地资源,走持续发展农业的道路

第六章 政府的作用

一 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

二 助推农业劳动力转移

三 扶持农民合作组织

四 提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五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六 提供科学技术推广和市场信息服务

七 案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农业论(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广义//刘振邦//王秀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3136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1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0.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29:23